火龍出水

火龍出水

是我國古代水陸兩用的火箭,與飛空砂筒一樣是一種火箭,也是二級火箭的始祖。《武備志》載文大意為:用茅竹五尺,去節,並用鐵刀刮薄。前後各裝上一個木製的龍頭、龍尾。龍頭的口部向上,龍腹內裝神機火箭數枝,把火箭的藥線總連在一起,由龍頭下部一個孔中引出。又在龍身下而前後各傾斜裝著兩個大火箭筒,把它們的藥線也總連在一起,更把龍腹內裝神機火匍的總藥線連在前邊兩個火箭簡的底部,“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里去遠,如火龍出於江面。筒藥將完,腹內火箭飛出,人船俱焚:這就說明:使用火龍出水時,先由“龍”下四個大火箭筒推送火龍前進;當筒藥將完之後,“龍”內若千神機火箭飛出,以射敵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