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繩槍時代

火藥是中國人的四大發明之一,發明於春秋之際,最早的運用是在唐代。而經過五代十國之亂後,到了宋代則出現了世界上被第一種被軍隊正式認可且列入正式裝備的武器:震天雷。而之後的明代更是將火器向朝廷直轄的野戰部隊大規模推廣。

名詞解釋

雖然明代的單兵火器質量不高。但是在火炮方面則與同時代的歐洲相比則毫不遜色。。。但是清代之後中國軍隊的火藥類武器被弓馬所代替。。。而火藥也從殺人的利器變成歡慶佳節的慶吉之物。。。殘念。。。就在我們玩煙花的時候,歐洲在做什麼了?這個問題被1840年鴉片戰爭的硝煙所回答。。。但是歐洲是如何超過我們的呢?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內容。。。

火藥

火藥的成分大家都相當地熟悉了。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一硝,二硫,三木炭”。(這個。。。不知道說對了沒有。。。)其中已經明顯得說明了火藥的成分和配製比例。而在高中的化學課上我們也都知道了硝石就是硝酸鉀。火藥確確實實的是中國人發明的。根據記載是在唐代與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的恆羅斯之戰後傳入到阿拉伯世界。與他們一同傳入阿拉伯世界的還有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說是“傳”,其實是此戰唐軍的被俘人員被阿拉伯人當作奴隸一樣的使用。。。這點雖然在許多的書籍里沒有提到。但是看看當時阿拉伯帝國的社會風氣再加上是以被俘人員的身份。。。是可以現象的出來。。。(好象又偏題。。。以後還是少灌些水吧。。。)
而歐洲人是從十字軍時代從阿拉伯人那裡學到。但是根據一些資料顯示在十字軍之前。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個人就通過了各種非正式的渠道得到了火藥的配方和製作工序。只是這種東西只被當時的極少數人當作一種科學,而非巫術或是什麼奇蹟。但是正式的記載是在1250年,歐洲人首次使用了火藥。。。
早期的實用火藥並不可靠而且價格昂貴。這是歐洲遲遲不肯裝備的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只是其中之一。。。)火藥的成分其實已經在前面說過了。但是由於硝、硫、炭三者的物理性質不同,所以在運輸的過程中較重的硝石就會跑到下面去,而較輕的炭則會跑到上面。這樣的結果就將造成火藥的性能下降。雖然可以在使用的時候加以攪拌。但是如果遇到突然的一÷情況或是事先沒有經過準備。那么威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有的時候會變成空談。。。
另外原始火藥的問題還不僅僅是一點。通常的裝填方法是將火藥塞滿,理論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事實上這種裝填火藥的方法實際上並不能完全的發揮火藥的威力。因為火藥之間沒有一定的空隙,於是藥倉里不同部位的火藥燃燒的時間也不相同。這點不僅僅是對昂貴的火藥的一種浪費。而且最致命的地方是在戰場上,這會造成火藥威力的不足進而影響武器的命中率。
不過這個問題在後來得到了解決。歐洲採用了粒式火藥。。。這種火藥由於是以一種固定的比例所配製的。所以其的成分比例相當地穩定。而且由於是粒式,所以火藥之間有一定的空隙可以保證火藥幾乎是同時被點燃。。。這樣保證火藥的威力並改良火藥武器奠定了基礎。。。
(此文對於火器的研究,也就以此為一個時間斷代吧。。。)

火藥武器

歐洲的火藥武器是如何出現的。。。這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但是我現在卻沒有辦法回答你們的問題。理由很簡單。。。沒有確切時間的資料。原始的火槍是無何發明的?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據說是歐洲人發現將火藥裝在一端開口的管狀容器里並點燃會產生相當的威力。。。但是這種說法小刀我覺得並不完全的準確。。。小刀我更加相信歐洲的火藥武器是參考了中國火炮技術的說法。
蒙古帝國西征的時候曾經在東歐使用過火炮。但是歐洲人從這個途徑獲得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從火藥武器最先裝備各國部隊的時間來看是自西向東的。所以歐洲從金帳汗國獲得可能性不大。而另一個途徑就是穆斯林方面。據說當年在蒙古帝國走過強盛期的之後在波斯一帶敗給了穆斯林軍隊。此戰也導致了兩個後果。。。一、將一些蒙古帝國成員吸引成了穆斯林並最終被同化;二、蒙古軍隊所使用的火藥武器被穆斯林軍隊繳獲。對火藥並不陌生的穆斯林軍隊開始試著仿製和改進。估計就是那個14世紀之前就流入到了歐洲。依靠歐洲自己的些許發現,加上所獲得火藥武器的原理,最終出現了歐洲自己的火藥武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