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源潔

明朝洪武年間官至翰林侍講,與編修馬沙亦黑等編有著名的《華夷譯語》、《元朝秘史》等,還著有《涵芬樓密籍》第四集等。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通曉蒙漢兩種文字的翰林院侍講火源潔與編修馬沙赤黑二人,在光華門附近的會同館裡編纂一部“用漢字譯寫胡語”的詞典,這就是中國工具書史上第一部正規的多文種詞典——《華夷譯語》。 《華夷譯語》中收錄了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包括蒙古、女真、高昌(畏兀兒,即維吾爾)、西番(藏)、倮倮(彝)、壯、百夷(傣)等,古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亦為其一種。

基本信息

簡介

火源潔:(生卒年待考),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內蒙古科爾沁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古代民族文字學家。

明朝洪武年間官至翰林侍講,與編修馬沙亦黑等編有著名的《華夷譯語》、《元朝秘史》等,還著有《涵芬樓密籍》第四集等。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通曉蒙漢兩種文字的翰林院侍講火源潔與編修馬沙赤黑二人,在光華門附近的會同館裡編纂一部“用漢字譯寫胡語”的詞典,這就是中國工具書史上第一部正規的多文種詞典——《華夷譯語》。

《華夷譯語》中收錄了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包括蒙古、女真、高昌(畏兀兒,即維吾爾)、西番(藏)、倮倮(彝)、壯、百夷(傣)等,古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亦為其一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