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

灌漿

1、把漿液壓送到建築物地基的裂隙、斷層破碎帶或建築物本身的接縫、裂縫中的工程。通過灌漿可以提高被灌地層或建築物的抗滲性和整體性,改善地基條件,保證水工建築物安全運行。 2、莊稼生長發育的一個階段。指禾穀類作物開花受精後,莖、葉內的營養物質向正在發育的種子輸送並在種子內積存的過程。

正文

把漿液壓送到水工建築物地基的裂隙、斷層破碎帶或建築物本身的接縫、裂縫中的工程。通過灌漿可以提高被灌地層或建築物的抗滲性和整體性,改善地基條件,保證水工建築物安全運行。

分類①按組成灌漿漿液材料劃分為:水泥灌漿、水泥砂漿灌漿、粘土灌漿、水泥粘土灌漿、矽酸鈉或高分子溶液化學灌漿;②按灌漿所起的作用劃分為:防滲帷幕灌漿,岩石固結灌漿,填充隧洞混凝土襯砌層與岩石之間空隙的回填灌漿,混凝土壩體接縫灌漿,填充鋼板襯砌與混凝土之間縫隙、混凝土壩體與基岩之間縫隙的接觸灌漿,填充混凝土建築物或土堤、土壩裂縫或空洞的補強灌漿;③按被灌地層的構成劃分為:岩石灌漿、岩溶灌漿(見岩溶處理)、砂礫石層灌漿和粉細砂層灌漿;④按灌漿壓力劃分為:小於40×10Pa的常規壓力灌漿,大於40×10Pa的高壓灌漿;⑤按灌漿機理劃分為:採用一般壓力的壓入式灌漿,採用較高壓力將岩石中原有裂隙撐大或形成新的裂隙的劈裂式灌漿。

設計設計前需做好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探,掌握岩性、岩層構造、裂隙、斷層及其破碎帶、軟弱夾層、岩溶分布及其充填物、岩石透水性、砂或砂卵石層分層級配、地下水埋藏及補給條件、水質及流速等情況。進行壩體補強灌漿設計時,摸清裂縫、架空洞穴大小及分布情況。規模較大的灌漿工程需進行現場灌漿試驗,以便確定灌漿孔的孔深、孔距、排距、排數,選定灌漿材料、 壓力、 順序、施灌方法、質量標準及檢查方法等。灌漿壓力是一項重要參數,既要保證灌漿質量,又要不破壞或抬動被灌地層和建築物。一般先用公式算出初定數值,通過灌漿試驗最後選定灌漿壓力。

機具鑽孔和灌漿使用的主要機具有:①鑿岩機,鑽孔孔徑為32~65mm,在岩石中鑽深小於15m;②岩心鑽機,鑽孔孔徑為56~110mm,在岩石中鑽深大於15m;③灌漿泵,按其構造和工作原理分為往復式泵、隔膜泵和螺鏇泵等,主要根據灌漿要求的壓力和流量選用;④漿液攪拌機,分為鏇流式、葉槳式和噴射式,攪拌機要保證機內漿液不沉澱和施工不間斷;⑤灌漿塞,用橡膠製成,緊套在灌漿管上,外徑略小於鑽孔直徑,加壓後,外徑增大可嚴密封堵灌漿段上部或下部。

施工岩心鑽機的鑽進方法,根據岩石硬度及完整性,可選用硬質合金、鋼粒或金鋼石鑽進。鋼粒鑽進時研磨的岩粉或鐵屑常易堵塞孔壁裂隙,影響灌漿質量。在砂礫石層中鑽孔,多採用優質泥漿固壁。在岩基中鑽孔要分段測量孔斜,據以分析灌漿質量。為保證岩石灌漿質量,灌前要用有壓水流沖洗鑽孔,將裂隙或孔洞中的泥質充填物衝出孔外,或推移到灌漿處理範圍以外。按一次沖洗的孔數分為單孔沖洗和群孔沖洗。按沖洗方法分為壓力水連續沖洗、脈動沖洗和壓氣抽水沖洗。沖孔後灌漿前,每個灌漿段大都要做簡易壓水試驗,即一個壓力階段的壓水試驗。其目的是:①了解岩層滲透情況,並與地質資料對照;②根據滲透情況儲備一個灌漿段用的材料並確定開灌時的漿液濃度;③查看岩層滲透性與每米灌漿段實際灌入乾料重量的大致關係,檢查有無異常現象;④查看各次序灌漿孔的滲透性隨次序增加而逐漸減少的規律。

灌漿灌漿

各類灌漿施工都要按規定順序進行,分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隨著序數增加,灌漿孔逐漸加密。單孔灌漿方法有兩種:①全孔一次灌漿法,以灌漿塞封閉孔口,有壓漿液灌入到全孔的岩層裂隙中,適於淺孔灌漿(圖1);②全孔分段灌漿法,將全孔自下而上分成若干段,用灌漿塞將其中一段與相鄰段隔離,有壓漿液只灌入到該段岩石裂隙中,適於深孔灌漿(圖2)。按漿液注入方式,又分為:①純壓式灌漿法,灌入的漿液都壓入岩石裂隙中,不讓其返回地面(圖3),如化學灌漿多為定量灌漿,常採用這種方式;②循環式灌漿法,注入的漿量大於裂隙吸漿量,多餘漿液經回漿管返回攪拌機(圖4)。其主要優點是漿液不易沉澱,有利於保證灌漿質量,帷幕灌漿或固結灌漿多採用這種方式。

灌漿灌漿
灌漿灌漿
灌漿灌漿

灌漿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有:①灌漿中斷;②地面抬動;③串漿、冒漿或繞塞返漿。發生事故後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採取處理措施,必要時停工處理。每個灌漿孔灌漿結束後都要用機械壓漿法封孔。封孔質量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建築物的安全。

質量評價地基灌漿結束若干天后,通常要鑽一定數量的檢查孔,進行壓水試驗。通過對比灌漿前後地層滲透係數和滲透流量的變化,對施工資料和壓水試驗成果逐孔逐段分析,再與其他試驗觀測資料一起綜合評定才能得出符合實際的質量評價。檢查灌漿效果的方法還有: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檢查;②從檢查孔採取岩心試驗檢查;③大口徑鑽孔直觀檢查;④孔內攝影或電視檢查。

規定

1噴射灌漿前應對高壓泵、空壓機、高噴台車等機械和供水、供風、供漿管路系統進行檢查。下噴射管前,宜進行試噴和3min~5min管路耐壓試驗。對高壓控制閥門宜安設防護罩;

2下噴射管時,應採用膠帶纏繞或注入水、漿等措施防止噴嘴堵塞;

3在噴射灌漿過程中,出現壓力突降或驟增、孔口回漿變稀或變濃、回漿量過大、過小或不返漿等異常情況時,應查明原因並及時處理;

4噴射灌漿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監測高壓壓力表,防止壓力突升或突降;

5下噴射管時,遇有嚴重阻滯現象,應起出噴射管進行掃孔,不能強下;

6高壓泵、空壓機氣罐上的安全閥應確保在額定壓力下立即動作,應定期校驗安全閥,校驗後不得隨意調整;

7單孔高噴灌漿結束後,應儘快用水泥漿液回灌孔口部位,防止地下空洞給人身安全和交通造成威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