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泰山醫學院濟南臨床學院)創建於解放戰爭時期的1946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任務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7.5萬㎡,開設床位680張,附設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有在職職工104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60人,兼職教授、副教授130人,每年承擔600多人的進修、實習等教學任務。

基本信息

簡介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泰山醫學院濟南臨床學院)創建於解放戰爭時期的1946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任務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7.5萬㎡,開設床位680張,附設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有在職職工104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60人,兼職教授、副教授130人,每年承擔泰山醫學院、濱州醫學院等院校400多人的進修、實習的教學任務。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骨外科二組是以腰背痛綜合治療為特色,在頸肩腰腿痛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特別是在頸椎病、頸性眩暈、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脊柱側彎畸形等疾病治療方面有其獨到之處,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該科室主攻疾病之一,已積累了3000餘例常規手術治療經驗。為順應國際脊柱外科有限化、微創化的發展趨勢,99年在省內首家採用美國九十年代末最新高科技--椎管鏡微創技術,治療各類腰椎間盤突出症近500例,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療效可靠、住院時間短、綜合醫療費用低的特點,其治療水平居國內領先。在注藥治療頸椎病及頸性眩暈、綜合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交叉半錐板切除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等方面,亦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近來,骨科二組在內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經皮頸椎、腰椎間盤切吸術,使椎間盤疾病治療形成系列,成為濟南地區腰椎間盤疾病治療的特色專科。

光輝歷史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1946年渤海軍區衛生部為了加強幹部療養工作,抽調部分醫務人員,成立了渤海軍區衛生部幹部療養所,地址設在山東省陽信縣趙家集一帶,共有工作人員54人,病員80餘人,主要任務是負責渤海、華東等地的幹部療養工作。1948年8月,為了迎接全國解放,大軍南下,接受野戰十四醫院的傷病員,以干休所為基礎,擴編為五個所,成立休養院,後來又將渤海二院三所改編為休養院六所,同時,以後勤部一院六所為基礎,擴編為三個所,並成立醫療隊,於10月份調渤海二院之七所,渤海辦事處之療養隊,十四醫院休養隊歸屬醫療隊領導。該兩單位於1948年12月份合編為渤海軍區衛生部休養院下轄三個大隊、九個所。全院共有工作人員871人,收治傷病員1000餘人。並於1948年年底將院址遷至山東省濱縣北鎮一帶。

1951年,為了適應抗美援朝的需要,加強對現有傷病員的治療及管理和迎接新任務,於1951年7月,山東省衛生廳對原有八個醫院的組織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以山東省第一醫院為主體,與山東省第三醫院、第二醫院的一個室、第四醫院的一個室,合編為山東省人民政府衛生廳第一康復醫院。總院下設四個分院,分散駐紮在恆台索鎮一帶十餘個村莊,居住民房約800餘間,共有休養員1102名,工作人員953名(包括民工122名)。

1953年,由中央撥款,並經省衛生廳批准,以第一康復醫院為基礎,在濟南建立一所全科性醫院。同年12月底竣工。建築面積7779.87平方米。投資總額為80億零6336萬8174元(舊幣)。設病床300張,宿舍可容納194人。1954年4月,第一康復醫院經過整編後,開始向濟南新院址搬遷。至1955年5月全部遷入新院址,設病床300張,共有職工297人。

省衛生廳於1956年5月將康復醫院移交濟南市,其黨組織關係交濟南市委,行政業務交濟南市衛生局,並根據性質的轉變,撤消原有政委制度,設黨委書記。1957年4月15日,該院辦理了正式的移交手續,同時根據濟南市人民委員會指示,將山東省衛生廳第一康復醫院改名為濟南市立第四醫院。

經市委及市衛生局批准,於1958年5月10日將濟南市立第四醫院與省交通工人醫院合併,仍稱濟南市立第四醫院。並將天橋區衛生所劃歸四院領導,改為該院第一門診部。在原交通工人醫院院址,設全部門診及小兒、婦產科、五官科,病床90張,觀察床20張。院部設在原四院院址,並設內、外、結核等病床180張,簡易病床40張及手術室等。共有職工322人。1961年10月份,根據工作需要,上級決定將山東省交通工人醫院原人原物交回山東省交通廳。同年11月份移交完畢,移交後仍稱濟南市立第四醫院,編制、床位數同合併前。

1973年接上級指示,將濟南市立四院改名為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當時醫院機構設定基本同與省交通工人醫院分院時相同。仍由濟南市衛生局領導,院址在濟南市師範路104號。1980年,我院占地面積由原來的96畝,擴大到123.86畝,建築面積22886平方公尺。共有30個建制單位,451名職工,成為我市醫療設備較完善的綜合性醫院。

1990年醫院並稱為“泰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4年又更名為“泰山醫學院濟南臨床學院”。1993年我院順利通過了由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組織的創建“愛嬰醫院”達標檢查。1994年我院積極準備爭創三級甲等醫院,經過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最後終於順利通過了評審,國家衛生部授予“三級甲等醫院”。

2003年底開始至2006年,我院用了2年多的時間,建起了一座12層、3.6萬平方米的智慧型化病房大樓。各臨床科室於2006年1月份正式搬入大樓。並於同年9月28日舉行了隆重的建院60周年暨病房大樓啟用慶典儀式。

各科室方面

內科
心內科(32人/可諮詢3人)呼吸內科(10人/可諮詢2人)神經內科(14人)消化內科(10人/可諮詢2人)內分泌科(6人)腎內科(3人)肝病內科(1人)高壓氧科(2人)血液科(4人)

外科
骨外科(21人/可諮詢6人)普通外科(15人/可諮詢4人)心血管外科(6人/可諮詢3人)泌尿外科(6人)胸外科(5人/可諮詢1人)神經外科(11人/可諮詢4人)肛腸科(1人)

婦兒
兒科(18人)婦產科(17人/可諮詢3人)

其他
腫瘤科(9人/可諮詢1人)眼科(9人)中醫科(13人/可諮詢1人)口腔科(13人)麻醉科(10人)燒傷整形外科(6人)重症監護室(2人)皮膚科(3人)耳鼻喉科(5人)放療科(9人/可諮詢1人)檢驗科(1人)理療科(2人)核醫學科(1人)針灸科(5人)急診科(2人)心理諮詢科(1人)口矯科(1人)病理科(4人)特檢科(9人)幹部病房(4人)放射科(13人)

特色診療

骨外科醫護人員通過HIS系統查詢病人的用藥情況骨外科醫護人員通過HIS系統查詢病人的用藥情況

肛腸科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肛腸科是醫院臨床一級科室,該科技術力量雄厚,科主任王玲君主任醫師是濟南市醫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濟南市中醫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並常年坐診。我科擁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名、肛腸專業碩士2名,本科生3名,床位15張,擁有美國大力神全電腦數碼肛腸綜合治療儀、雷射治療儀、微波治療儀、紅外線痔瘡治療儀、肛門測壓儀等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

我科以痔瘡、肛瘺、肛裂、肛周膿腫、息肉、直腸脫垂、尖銳濕疣、各種便秘、急慢性結、直腸炎以及大腸癌等肛腸疾病的診斷、治療為主。採用中西醫結合,手術、先進儀器聯合治療。特別是對環狀混合痔、嵌頓痔、複雜性高位肛瘺、肛門濕疹、直腸脫垂、便秘、慢性結、直腸炎的診斷治療有獨到之處。

每年來我科就診治療各種肛腸病的患者達上千人,均取得滿意的療效。我科在王玲君主任醫師的帶領下積極學習先進的診療技術,始終本著"質量第一,服務至上"的原則,全心全意為廣大肛腸病患者解決病患痛苦。
胸外科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胸外科成立於1985年,濟南市衛生局科教興醫先進科室,開放床位20張,擁有食管狹窄治療中心,技術力量雄厚。現有正、副教授3人,研究生6人。胸外科目前完成食管癌、肺癌和縱膈腫瘤等各種胸部外科手術5000餘例,為眾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胸外科集手術、內鏡下微創治療於一體,利用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綜合治療食管癌、賁門癌。開展內鏡下微創治療技術20餘年,利用微波、擴張、支架和局部注射等,治療食管、賁門癌術後吻合口狹窄、食管化學灼傷後狹窄、先天性食管狹窄、賁門失馳、吻合口癌復發等8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心血管外科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是濟南市心血管病治療中心,心外科早在八十年代末就成功地開展了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聘請國內外知名的教授擔任顧問並定期進行技術指導,科內擁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人、研究生3人。擁有國內一流的進口體外循環機、呼吸機、麻醉機、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等價值500多萬元的世界先進設備。共獲得國內外先進水平的科研課題4項,發表省級以上文章近20篇。手術主要治療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目前能開展1個月的嬰幼兒到到70多歲老人所有病種的心臟手術。其中心臟跳動下的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室間隔缺損修補術、法樂氏三聯症修補等的手術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並成為心外科的特色項目。由於心臟不停跳而減小了心臟損傷,減少了手術後強心藥物的套用和監護住院時間,加快了術後恢復,術後5-7天就可以痊癒出院,住院費用較以前減少20-30%,手術成功率達99%以上。同時開展了小切口和刀口不拆線的微小創傷新技術,心臟不停跳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及各種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傘堵新技術。"海爾"式的隨訪服務,使病人享受終生的健康諮詢服務,高超的醫療技術、合理的手術價格深受患者歡迎,已成為濟南市衛生系統的名牌專業之一。

骨外科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骨外科是濟南市生局重點專業之一,學術氣氛濃厚,專業技術梯隊合理,整體醫療技術水平高。2003年設立了濟南市脊柱外科研究所。目前科室擁有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名,青年學術帶頭人2名,主任醫師1名,副教授3名,具有碩士學位者6名,擁有美國後路椎管鏡微創設備,德國關節鏡、椎間盤切吸器械等先進微創設備。幾十年來,我院在頸肩腰腿痛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展大量常規手術和在鏡下的微創手術,對脊柱疾患和關節疾病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已治癒10餘萬例脊椎病人,僅腰椎間盤突出症,已積累近6000餘例常規手術經驗,特別是脊柱疾病微創治療居國內先進水平,在省內率先開展了椎管鏡技術,已治癒1000餘例患者,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療效可靠、住院時間短、醫療費用低的特點。

收治病人覆蓋周邊十餘個省市,深受患者讚譽。對股骨頭壞死,骨腫瘤和脊柱、四肢創傷的治療亦具備豐富的經驗。先後開展系列脊柱相關疾病研究,13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發表論文50餘篇,著作2部。其中"椎管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並側隱窩狹窄"的研究獲濟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目前承擔濟南市科技局立項重點科研項目"交感神經在頸椎病眩暈發病中的作用及臨床意義"的研究。主要診治疾病:各種類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性眩暈、腰椎管狹窄症、脊柱及四肢創傷、腫瘤、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各類關節疾病。

設備方面

萬元以上的主要設備有全身CT、美國惠普彩超、德國西門子多導生理記錄儀、日本島津3200X光機、高壓氧艙、鈷60治療機、後裝機、模擬定位機、體外反搏、動態心電圖儀、動態血壓記錄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血氣分析儀、全能麻醉機、呼吸機、各種內窺鏡等總計150台(套)。

開展的新型業務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孫玉凱舉行的學術報告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孫玉凱舉行的學術報告

1、全身照射技術(TBI):主要用於治療白血病和某些晚期已經廣泛轉移的對放射線較為敏感的惡性腫瘤,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實體瘤,近年來主要作為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前預處理措施之一。

2、氬氦靶向腫瘤治療技術(氬氦刀):主要套用了氬氣靶向製冷,氦氣靶向復溫,生物感測,實時監控和微創靶向治療及多項電子計算機和航天技術,在臨床肺癌,肝癌,腦腫瘤,腎腫瘤,泌尿生殖系統等實體腫瘤的局部消融治療方面,取得理想的療效。

3、調強適形放射治療(IMRT):套用於對三維適形放射治療進行調能和調強,提高對原發腫瘤的局部控制,可能使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大約15%。運用電子計算機進行逆向計畫設計,大大改進高劑量區與靶區形狀的適合度,進一步縮小治療體積,最大限度減少正常組織的照射劑量。其將是本世紀放射技術的主流。

4、全身熱化療技術:在全身麻醉條件下,通過紅外線體表照射,認為升高體溫,以實現誘導腫瘤細胞的調亡,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增強化療、放療療效,抑制腫瘤血管形成和轉移傾向,刺激免疫系統和骨髓保護作用的一項新的腫瘤治療技術。

5、冷循環微波刀(PMCT):套用微波介入技術,使腫瘤組織的蛋白質變性凝固,導致其不可逆壞死,同時局部微波治療可以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擴散。具有遠期療效好,復發率低,操作簡單,病人負擔輕等優點。

6、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海扶刀):套用超音波良好的聚焦性和定向性,結合海扶刀所產生的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空化效應等生物學效應,針對不同組織存在的不同效應,對治療肝癌,乳腺癌,惡性骨腫瘤等實體腫瘤有直接作用。還對化療有增敏作用,刺激機體免疫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尤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的良性病也均能有好的療效,超聲治療作為一種新技術正在全世界興起。

7、體內Υ-刀:通過微型放射性粒子微創植入進行腫瘤組織間放射治療。

學術成果

近幾年,共完成重大科研成果52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41項,國家專利34項,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88項,發表市級以上學術論文993篇。還與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醫學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重點專業

心血管專業是濟南市重點專業,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在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搶救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心胸外科專業能開展體外循環下二尖瓣、主動脈瓣雙瓣同時置換術,以及冠狀動脈搭橋術等,是濟南市的“拳頭”專業。

骨外科專業在腰背痛及骨股頭壞死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特別是採用椎管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濟南市重點專業。腫瘤專業設化療科和放療科兩部分,擁有國內最先進的腫瘤治療設備和治療技術,已形成集腫瘤診斷、手術、化療、放療為一體的完整體系。

婦產科專業、神經外科專業、普外科專業、消化內科專業、呼吸專業等以自己較雄厚的實力和業務特長贏得了患者的信賴,享有較高的聲譽。

服務特色

濟南四院開展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健康義診活動濟南四院開展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健康義診活動

積極創新特色服務
在滿足社區居民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我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亞健康和健康人群的保健和基本素質的提高上,採取多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全民健康教育活動,對社區居民生活行為進行健康干預和指導;為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搞活健康教育,我們成立了“巾幗腰鼓隊”,由社區女同志自編自演節目,利用“高血壓日”等世界衛生日做好各種宣傳工作。積極開展“專家進社區·健康大課堂”活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知識水平,健康教育的普及,使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甚至不生病”,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落到了實處。我們以“巾幗展英姿,工作創一流”的工作精神,用心設計了中心的標誌,創辦了《社區簡訊》,工作人員自勉《百字歌》,制訂了《巾幗文明崗服務承諾》,大家團結一致,學技術,搞科研,寫論文,編著作,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婦女組織”活動。我們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向社區、農村貧困女童伸出援助之手,主動捐贈款物,奉獻一片愛心。通過為居民提供溫馨、細心、愛心、耐心的服務,贏得了居民對我們的尊重和認同,構建了新形勢下“和諧的醫患關係”,充分體現了“細節決定成敗,用心才能做好”的四院精神。

“六位一體”是工作的基本點
在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創新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我們一直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卓越目標,扎紮實實做好“六位一體”工作,同時將中醫技術融入“六位一體”的每一個環節,配備了煎藥機隨時為病人煎藥,成立了以針灸推拿按摩、肢體功能鍛鍊為主體的康復中心,免費為轄區內的殘疾人進行康復指導;我們對居民健康檔案進行了網路化管理,精心編制了“慢病健康教育”“育兒錦囊”等宣傳手冊,將產前檢查、預防接種門診、兒童智慧型干預、產後訪視及健康教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服務,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8%,預防接種率達到了100%,兒童智慧型干預率達到98%以上;我們定期進行婦保、兒保講座,指導家長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開展了兒童洗浴、兒童游泳、兒童系列智慧型開發、兒童樂園等特色服務,每年“六一”節,我們組織“陽光寶寶”爬行、拾豆等比賽,不斷開發寶寶的智力。對社區重點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人實施了動態監測和管理,建立了高血壓、冠心病等慢病干預網路,通過系統干預,對有關病人及亞健康人群,在運動、飲食、心理、藥物各方面給予了具體指導,從改變生活方式、飲食入手,糾正了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和不利於健康的行為,降低了慢性病的發病率,增強了居民的信譽度,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

家住西苑三區的慢病患者梁樹青大娘深有感觸地說:“我家住在山西和你們是同行,本想落葉歸根,可沒想到是你們把我們全家給留住了,住在這個小區我感到很幸福,小病不用出小區,大病及時轉四院,病倒在家大夫來,所以我們在這買了房子不走啦”!

惠民措施為落腳點
北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處工人新村北村,居民呈現“三多一低”的狀況,即特困戶多、低保戶多、下崗職工多,居民經濟收入低。針對居民情況,我們開展了愛心醫療救助活動,為轄區內617名低保戶發放了愛心卡,免費為低保戶進行了B超、心電圖等檢查,僅查體就減免費用4萬元;長期與特困戶結成幫扶對子7戶,每逢大型節日他們自發捐款買來雞蛋、麵粉等生活用品走訪慰問他們。在“情注背街小巷·構建和諧社區”活動中,多次開展了“白衣天使社區行”大型義診活動,受益人群2275人,贈送藥品7709元;我們還連續四年為轄區內的50名環衛工人進行免費查體,贈送防暑藥品及生活用品;老年節為轄區內70歲以上1860名老人免費查體;全國助殘日,社區醫務人員自發捐款為殘疾人奉獻自己的愛心,社區衛生服務的美譽度和知名度顯著提升。自2005年12月惠民醫療工程啟動到目前為止,惠民醫療受益人群4980人,減免費用總計134228.19元。

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實行“一站式”服務,簡化服務流程,以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細化服務措施,設身處地的從服務對象的就醫需求出發,不但在費用減免上使他們感受到實惠,更讓他們感受到就醫程式上的方便,時時處處體現對惠民對象的人文關懷,切實做到醫療服務惠及百姓。76歲的郭秀英老人是工人新村北村西區的一位低保戶。今年一月份,經社區醫生一再勸說,老人在兒媳的陪同下到北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一次全面查體。查完所有項目後,老人驚喜地發現,在這裡沒她最擔心的排隊擁擠,一句話說上幾遍大夫也不嫌煩,查體項目都設定在一樓不用登台階,不到1小時,老人該查的項目只花費64元就全部查完了,比預想的費用低了許多。

目前發展

目前,醫院共占地約75000平方米(南院土地使用面積65495.70平方米,北院土地使用面積7311.20平方米),開設床位680張。2008年全院總收入26030萬元,業務收入23694萬元。總資產43310萬元,固定資產14412萬元。設有職能科室16個,臨床科室40餘個,門診科室30餘個,後勤科室20餘個,還附設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在職職工101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81人,專業技術人員941人,兼職教授、副教授92人,正高級職稱30人、副高級職稱197人、中級職稱350人初級以下364人,專業技術人員中衛生技術人員825人,其他副系列人員116人。博士4人、碩士50人、本科337人、大專285人、中專242人、高中以下23人。每年承擔400多人的進修、實習等多項教學任務。設有“濟南市心血管病治療中心”、“濟南市腫瘤治療中心”、“濟南市放射介入治療中心”、“濟南市內窺鏡治療中心”、“濟南市臨床檢驗中心”、“濟南市脊柱研究所”和“濟南市食管狹窄治療中心”。並建有全省一流的病毒實驗室、製劑大樓和全市醫院首家電子閱覽室。

目前,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科室設定齊全,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任務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評價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為了努力構建健康和諧的醫患關係,“把愛心獻給居民,把溫馨留給居民,把實惠送給居民”是我們不斷的追求。我們提倡感動式服務、親情式服務,從服務的每一個細節做起,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服務,創新了雙向轉診服務模式。家住北村西區24號樓的魏大爺,今年已80歲,是家庭病床的老病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自從2001年以來,魏大爺一直在北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理家庭病床,同時也是中心的契約戶。

魏大爺每到冬天天氣變冷時,冠心病、房顫、心衰就會加重,近6年來,每年都要辦家庭病床,每次大約在4個月左右,根據病情,我們每周2-3次查房,一次上門只收5元錢出診費,特殊情況打電話,隨叫隨到,每次家庭病床的醫藥費用在3000元左右。今年2月份,魏大爺心絞痛發作頻繁,打電話給社區醫生,家庭醫生立即入戶為老人進行了檢查,由於病情加重,我們立即用救護車將他轉到醫院住院治療。住院20多天以後,病情穩定,轉回社區繼續治療,家庭醫生又為他辦理了家庭病床,每周3次查房,測血壓、聽心肺,做心電圖,查血糖等,家庭醫生為老人進行了系統干預,綜合調理,老人非常高興,逐漸地對我們產生了依賴。

8月的一天,家庭醫生帶領山大護理學院的本科實習生到魏大爺家巡訪時,進行了常規檢查,用藥指導,衛生知識教育。這天魏大爺需要檢查取藥,老人便拿出銀行工資卡交給家庭醫生並告訴她密碼,讓她到銀行取錢。同學們驚訝的問:“大爺!您把存摺交給醫生,放心嗎?”老人笑道:“有啥不放心的,他們比自己的孩子還親,比自己的孩子還關心俺,經常幫助俺買菜、倒垃圾……我早已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了!”

單位成員

岳慶祝局副巡視員、院黨委書記

主持醫院黨委工作,全面負責醫院黨群組織建設、思想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醫院文化建設。

賈如意院長、黨委委員

主持醫院全面行政管理工作,直管院辦公室、財務科、審計科、人事科、網路(包括微機中心)、信息統計、幹部保健、公費醫療、重點學科建設和發展工作。

袁玉偉黨委副書記

協助黨委書記工作,分管組織、宣傳、工會、共青團、老幹部、統戰工作。

韓慶森副院長、黨委委員

後勤保障、安全與保衛工作,分管總務科(包括物業、保潔公司的管理)、設備科、基建、保衛科、愛衛會、放射科工作。

許孝新副院長、黨委委員

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分管醫務科(含病案、圖書)、中醫藥、衛生應急醫療救援、120分中心工作。

苑廣盈副院長、黨委委員

門診、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分管門診部、院感科、醫技科室、消毒供應中心建設工作。

秦冬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負責紀檢監察、廉政建設、婦委會、反邪教工作。

左金良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負責工會工作,分管社區衛生工作,協管重點學科建設和發展。

戴炳副院長、黨委委員

護理和科研教學工作,分管護理部、科教科、醫保、新農合工作,協管重點學科建設和發展。

專家介紹

學科帶頭人杜文建主任
杜文建,女,45歲,研究生學歷,工會副主席、門診黨支部書記、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科主任,主任護師,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濟南市第八、九次黨代會代表。

曾榮獲創建全國示範區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個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衛生系統醫德標兵、山東省巾幗建功崗位明星、濟南市先進工作者、第二屆泉城巾幗十傑等十多項榮譽稱號。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7年來,以“居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工作”為服務理念,積極帶領大家走街串巷,熱情周到的為老百姓服務,在“情注‘背街小巷’·構建和諧社區”等活動中成績突出,多次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以及老百姓的廣泛讚譽。

近年來開展科研6項,獲濟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主編著作2部。

所獲榮譽

1994年被國家衛生部定為首家"全國醫院綜合信息管理試點醫院"

1986年以來,醫院連續七年被評為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命名為“愛嬰醫院”1994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

山東省醫院百科(一)

安丘市第二人民醫院

安丘市人民醫院

安丘市白求恩醫院

安丘市皮膚病醫院

安丘市第四人民醫院

安丘市婦幼保健院

安丘市第三人民醫院

安丘市風濕病醫院

濱州市中心醫院

博興縣第二人民醫院

濱州市白癜風研究所

濱州市人民醫院

博興縣人民醫院

濱州市中醫院

濱州市立醫院

濱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成武縣第三人民醫院

昌邑市骨科醫院

成武縣第二人民醫院

昌樂縣第四人民醫院

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

成武縣婦幼保健院

茌平縣人民醫院

昌樂縣第三人民醫院

蒼山縣紅十字會醫院

長島縣中醫院

昌樂縣中醫院

昌邑市中醫院

昌樂縣人民醫院

蒼山縣文峰山人民醫院

成武縣中醫院

曹縣職工醫院

茌平縣精神病醫院

茌平縣中醫院

成武縣人民醫院

曹縣第二人民醫院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東阿縣婦幼保健院

單縣第二人民醫院

單縣慢性病醫院

東平縣中醫院

定陶縣第二醫院

單縣婦幼保健院

德州市經濟開發區醫院

德州市德城區中醫院

東平縣婦幼保健院

東營市河口區人民醫院

定陶縣婦幼保健院

東營市婦幼保健院

單縣第一人民醫院

東明縣公費醫院

曹縣民族醫院

茌平縣皮膚病防治院

昌樂縣第二人民醫院

昌樂縣婦幼保健站

曹縣中醫院

蒼山縣婦幼保健院

德州市人民醫院

德州市立醫院

肥城市汶陽醫院

費縣人民醫院

肥城礦業集團第二醫院

肥城礦業集團中心醫院

肥城市邊院醫院

肥城市中醫院

肥城市人民醫院

高唐縣骨科醫院

高青縣第二人民醫院

高密市第二人民醫院

高唐縣人民醫院

高唐縣婦幼保健院

廣饒縣中西醫結合醫院

高青縣中醫院

高密市供銷職工醫院

桓台縣中醫院

海陽市精神病院

菏澤市中醫院

惠民縣婦幼保健院

海陽市鳳城康復醫院

惠民縣人民醫院

惠民縣縣直機關醫院

海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惠民縣中醫院

桓台縣起風整骨醫院

菏澤市牡丹區人民醫院

桓台縣婦幼保健院

菏澤市婦幼保健院

海市傳染病醫院

莒縣中醫院

莒縣人民醫院

巨野縣謝集醫院

濟南鐵路中心醫院

金鄉縣中醫院

濟南皮膚瘡瘍醫院

膠南市第三人民醫院

即墨市第七人民醫院

膠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濟寧市中區人民醫院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

巨野縣第四人民醫院

莒南縣人民醫院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膠南市中醫院

膠南市人民醫院

濟南市大腸肛門病醫院

濟南市槐蔭區西郊醫院

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

鄄城縣第二人民醫院

濟南市兒童醫院

濟南天坦醫院

濟南市天橋醫院

膠州中心醫院

嘉祥縣人民醫院

金鄉縣婦幼保健院

濟南柴油機廠職工醫院

鄄城縣中醫院

鄄城縣婦幼保健院

濟寧市任城區中醫院

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膠南市正骨醫院

濟南友誼醫院

濟南明水眼科醫院

濟南監獄醫院

濟南軍區總醫院

即墨市第四人民醫院

嘉祥縣婦幼保健院

濟寧市中醫院

濟寧市傳染病院

墾利縣人民醫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