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馬尼拉—墨西哥航線

澳門—馬尼拉—墨西哥航線。這是中國與美洲貿易最早的航線,從澳門運往馬尼拉的商品有生絲、絲織品和瓷器,而運回澳門的同樣是充當貨款的白銀。16世紀80年代至17世紀20年代,澳門的轉口外貿盛極一時,當時形成3條主要航線,史稱“絲銀之路”:一是澳門—果阿—里斯本航線。二是澳門—長崎航線。三是澳門—馬尼拉—墨西哥航線。

基本信息

簡介

明萬曆十八年(1590),葡人乘大帆船自澳門出航,橫渡太平洋,抵達墨西哥港口阿卡普爾科(Acapu1co),開闢澳門 - 馬尼拉 - 墨西哥航線。明萬曆十八年(1590),葡人乘大帆船自澳門出航,橫渡太平洋,抵達墨西哥港口阿卡普爾科(Acapu1co),開闢澳門 - 馬尼拉 - 墨西哥航線。
澳門 - 馬尼拉 - 墨西哥航線。葡萄牙人於16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以澳門為基地所開闢的海上貿易三大國際航線之一。(另兩條是澳門—果阿—里斯本航線澳門—長崎航線),是三條國際航線中航程最長的航線,亦是當時世界上航程最長的航線。
1580年,西班牙國王腓力浦二世(費利佩Ⅱ)兼攝葡萄牙國王,居澳的葡商開始有條件從澳門啟航至西班牙占領的馬尼拉進行貿易。明萬曆十八年(1590),葡人乘大帆船自澳門出航,橫渡太平洋,抵達墨西哥港口阿卡普爾科(Acapu1co),開闢澳門 - 馬尼拉 - 墨西哥航線。
1640年12月,葡萄牙本土爆發革命,脫離西班牙獨立,葡萄牙新國王登基,組成新政府,並將全部西班牙人驅逐出境。澳門葡人亦宣誓效忠葡萄牙國王。對此,西班牙進行強烈報復,包括宣布立即停止馬尼拉與澳門的一切貿易往來。葡萄牙人控制和壟斷的澳門 - 馬尼拉 - 墨西哥航線從此中斷。

路線

澳門—馬尼拉—墨西哥航線具體航線是:由澳門出航的大帆船,乘西北風向東南航行,途經東沙群島附近,至呂宋島北部西岸城市密雁,再沿呂宋島西海岸南下,到達菲律賓馬尼拉港,然後乘6月份的西南季風出港,經聖貝納迪諾海峽,北航至北緯37。〜39。之間海域,借西北風橫渡太平洋,在距美國西海岸中部300〜400公里處折向南航,借北風和盛行於美洲西海岸的沿岸流,達到墨西哥西海岸的天然良港阿卡普爾科。全航程需要4〜 6個月。
從澳門運往馬尼拉,墨西哥的貨物相當地多樣,除主要貨物絲和絲織品,瓷器外,還有鐵鍋,銅,錫,水銀,食糖,火藥,棉布,花生,粟子,紅棗,麝香,火腿,鹹豬肉,無花果,寶石,藍玉等,有數十種之多。
由墨西哥,馬尼拉運往澳門的貨物數量和品種都不是很多,主要有白銀,檀香,丁香,蘇木,棉花,蜂蠟,鑽石等。行駛在這條航線上都是大型貨船,平均載重量每艘為250噸,少數商船載重達1000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