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村

澄江村

澄江村為一地名,在我國江西、雲南、福建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天地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 ,據楊筠松國師記載,大門張貼此對聯風水好。

基本信息

1、江西省于都縣葛坳鄉澄江村

澄江村位於江西省于都縣葛坳鄉,地處江西省東南部屬於于都縣境北邊,北近寧都縣交界處西依興國縣境東靠瑞金。澄江村東面有青塘河由北往南流入梅江。距贛州市約需兩個小時車程,由319國道葛坳鄉路段右轉小路往東約步行15分鐘路程可達,處於東經115.7度與北緯26.4度間,海拔高度約近三百米。

村莊村莊

這是一處偏僻寧靜的小村莊,整個村境周圍有如密閉形的盆地般,四周山巒壘壘幾與外界隔絕,澄江村首建於後唐時期,次建於北宋仁宗時期,興於宋元明清四朝數百年間。是一處歷史悠久的風水古村。其村圍設東、西、南、北三門的門額銘石收藏,其中“北門”題名落款是宋末的文天祥。據《于都縣志》記載,遠在幾百年前的宋朝某年冬夜,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在澄江村譚氏祠堂門外,昏倒一個奄奄一息的少年。村中樂善好施的財主譚光道路過,見那少年頭上環繞祥光,認為此人不凡,趕緊救起。待少年醒後,細問來歷,方知此少年叫做文天祥,年僅十二歲,廬陵富田(即今江西吉安)人,為尋找因屢試不中功名而背井離鄉的父親,辭別母親獨自踏上了艱難困苦的路程,一路打聽,一路乞討至此。譚文景聽後,拉著文天祥來見正在私塾講課的先生文革齋。文革齋正是文天祥之父,父子相見,悲喜交加。後來譚文景收留了文天祥,讓他一邊放牛,一邊伴三個兒子讀書。文天祥勞動勤快,又聰明好學,三年後,文天祥與譚家的三兒子譚廣清一起參加縣試,分別以第一、第三名考中秀才。德佑年間,文天祥中狀元,後放任贛州知府。為了報答澄江村鄉親父老的知遇之恩,親臨澄江致謝,並在這個小村里築了方圓兩百米的城牆,還修了東南西北四大城門,並在城門上親筆題詞。

2、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溫泉鎮澄江村

澄江村隸屬於溫泉鎮官莊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溫泉鎮西邊,距離官莊村委會2公里,距離溫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國土面積有4.1平方公里,海拔1818米,年平均氣溫14.6℃,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251.4畝,其中人均耕地0.96畝;有林地5875.21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1戶,有鄉村人口256人,其中農業人口242人,勞動力2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0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6.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3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收入為主。

澄江村歷史

澄江村位於江西省于都縣葛坳鄉,地處江西省東南部屬於于都縣境北邊,北近寧都縣交界處西依興國縣境東靠瑞金。澄江村東面有青塘河由北往南流入梅江。距贛州市約需兩個小時車程,由319國道葛坳鄉路段右轉小路往東約步行15分鐘路程可達,處於東經115.7度與北緯26.4度間,海拔高度約近三百米。是一處偏僻寧靜的小村莊,整個村境周圍有如密閉形的盆地般,四周山巒壘壘幾與外界隔絕,初次探訪者如無熟人帶路恐難以尋得路徑進入。

澄江村首建於後唐時期,次建於北宋仁宗時期,興於宋元明清四朝數百年間。是一處歷史悠久的風水古村。澄江村初起是由唐末風水名師、中國風水文化創始人楊筠松之高徒劉江東,為其女婿譚文謨所選址布局的,也是譚文謨家族的起基繁興之地。歷經數朝發展,數百年間人丁茂盛人才輩出。今澄江村已成為江西省首屈一指的風水名村。 筆者李魁斗於偶然機會中,輾轉認識現住江西省于都縣城的、曾任於都縣委宣傳部長、譚文謨第37代裔孫譚年清先生,始由譚年清先生帶往尋訪,而能一窺唐末之風水大師劉江東所選址並規劃布局的風水名村。

譚氏本為姬姓始於周朝。當時周王三子之兒名虢仲為文王同母之弟,受封於陝西省寶雞市為西虢王。傳第六世孫西虢侯之三弟名懿官拜車騎將軍,因平東方諸侯之亂而建有功勞,遂受周穆王賜封於今山東濟南歷城縣的譚國為王,子孫世襲生息多代至譚子在爵位時,因齊國入侵無力抵禦遂逃往今山東莒縣的莒國,乃以子爵為名譚國為姓而暫借莒國繁衍生息。譚氏傳至第十七代孫譚文英時,乃遷徒湖南定居,再至南朝宋元嘉末年時,其裔孫譚衍昌科中元嘉末年進士官任都蔚,後因暗留妃子於家中而獲罪出貶於江西撫州,後便定居於撫州譚坊。至唐寵宗元和年間譚衍昌第十六代孫譚寅郎階其兒子譚全播再由撫州遷徙至寧都的斫柴崗。

譚全播於唐僖宗朝科中進士官至太蔚封金紫光祿大夫,後於後梁乾化二年(912年)受後梁帝賜封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居於贛州城內。延至次子譚文謨因襲其父親爵位又續住於贛州城內。

唐朝末年黃巢之亂入侵長安城時,當時在唐都長安城任職金紫光祿大夫的楊筠松亦隨軍出城南逃。半路於投宿旅店中結識時任武昌太守的廖鑾也因黃巢之亂而想回鄉避難,因同朝為官而相談,又兩人皆為性情中人故話語投機而後相偕同行。及至江西廖鑾家鄉時,因受廖鑾極力慰留又見廖鑾家鄉屬地風水及佳,遂暫借居於廖鑾宅內,楊筠松心想有待時日亂象稍安再回廣東信宜家鄉亦不遲。 

黃巢之亂中有一洛口鎮鎮人氏名盧光稠,因一心保衛鄉人遂偕其表兄譚全播組織防衛軍據贛稱王,廖鑾有一族親名廖爽便任職於盧光稠軍中任一武將後升任刺史,盧光稠因聽得廖爽提及族親廖鑾之名便前往廖鑾家拜會,而同時認識與廖鑾同座的楊筠松。

唐僖宗鹹通十五年(874年),盧光稠父親盧卓死亡,盧光稠便前往廖鑾家禮聘楊筠松為其父親卜葬於八都球田崗之坳塘,又名長嶺里的旗形山的旗尾穴內墓坐酉向卯,葬後數月盧光稠因受旗形之火山感應快速之力量,即升節度使加平章統行事之爵位。事過六年後的唐廣明元年(880年)時,盧光稠母親曾氏過世,盧光稠又禮聘楊筠松前往卜葬於寧都縣洛口鎮麻田村龍馬形的鉗穴內,墓坐辛向乙,此墓更使盧光稠子孫發官貴十數代而不隨。盧光稠本人從此更加聲勢日旺,不但擁兵數萬且威鎮贛州主政長達26年之久。

盧光稠母親曾氏外家有一名為曾文辿的人是盧光稠表弟,就在盧光稠軍隊內任職參軍,見楊筠松之堪輿術如此專精便偕其大哥曾文遄及其三弟曾文迪等,同拜在楊筠松門下學習堪輿秘旨,同時譚全播次子譚文謨之岳丈劉江東,聞訊後也經譚文謨介紹而拜進楊筠松門下學習堪輿精術。而後譚全播便聘請楊筠松前往堪查其祖墳,經楊筠松堪查譚全播各門祖墳後發現譚全播祖父及父親的墳墓皆稍有缺失,遂央求楊筠松為其祖父譚胡的骨骸改葬於葛坳鄉的連狸吐舌形穴內,又將其父親譚寅郎骨骸改葬於光化里表富塘的中元夫子嵊穴內。此後譚全播便於乾化二年(912年)受後梁帝賜封為虔州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從此執政虔州長達七年,直至85歲死亡為止。

譚全播死譚文謨接掌父親職位,執政虔州而續父親居住於贛州城內。譚文謨因娶劉江東之女劉氏為妻因而得到劉江東傳授堪輿秘笈,而後自行卜居於潭布,後又遷徙三坳之石橋頭,時岳父劉江東前往堪查後因覺不甚理想,便出面為其女婿譚文謨尋得澄江之風水寶地而再次遷徒澄江定居。自此譚氏一門開使人丁大旺,後因人口眾多便有裔孫外遷散居各地,有的遷回原居地石橋頭,有的遷至異邑也有遷至洛口及瑞金產龍的,可說於數代間開枝散葉繁茂無數,同時官貴無數富商亦分布於各地。

譚文景為譚文謨第九世孫,原出生於寧都石上鄉斫柴崗,於宋代時官任都指揮使出鎮於漢陽,於宋仁宗時辭官還歸故里,譚文景因亦習得先祖譚文謨延傳下來的堪輿秘旨精華,故當回祖居地澄江堪查後發現澄江確是一塊非常難得的風水寶地,便回遷澄江祖地開基發展而成為今澄江之始祖。

澄江村興旺時期,譚氏子孫人丁眾多,家家外出營商或為官皆有所成,也都能拿錢回鄉建設。宋代時期還曾因為莊內富有恐怕引起盜賊入侵,而將村莊四周築城圈圍只留北東南三個城門以供村民出入,可見澄江村當時有多富有。當時譚氏族人對於文學方面亦相當重視,宋朝時期文天祥父親還曾受譚氏族人禮聘前往澄江教書,兒時的文天祥也曾跟隨父親在澄江村生活了數年,而成為譚氏族裔的玩伴,出名後的文天祥在宋淳祐年間,于澄江村築城圍村時還受邀為譚氏族人在三個城門題詞,並於宋淳祐三年為譚氏族譜撰寫序文。

譚氏一族代代有人繼習堪輿術,除偶有為人扦葬外還常有外人求教但皆疑於祖傳之規而不予授教。直至淵傳至第十八代裔孫譚舉寬時已近元朝末年,譚舉寬雖學得一身天象堪輿及卜巫之精華,但疑於世局不穩致並未外出發展而隱於澄江潛修。平日除偶於受鄉人之邀而外出為人卜葬外,余時皆留于澄江過著詩書寫作平靜的日子。直至譚舉寬年老時適有其表侄婿劉基前來求教,此時的譚舉寬正因其子並未繼其志而學習堪輿術,而孫輩又年紀尚幼正恐於此術失傳之際,適有劉基前來求教,譚舉寬心想,劉基雖為外人但亦為其表侄的女婿,雖為姻親的晚輩,但也可論為親人。又見劉基之長相骨架貴氣甚重,且見劉基之個性頗為隱重談吐也頗有內涵,於是譚舉寬自渡如今而將祖傳之堪輿功夫傳予劉基相信祖靈必能諒查才對的,便收劉基為徒並將其先祖所留之堪輿正宗之觀龍查脈及點穴之法盡授予劉基。

現狀

澄江村至今繁衍人丁十數萬之從散居國內外,歷代裔孫官貴無數,營商致富亦不在少數。當筆者李魁斗前往澄江村探訪時發現,澄江村之地點偏僻遠離塵囂,深藏於層層這萬巒山景深處,村境可說地理天成,不但來龍龍勢活躍地屬真龍正結(見圖),開帳後的龍穴亦結成陽宅之平陽局,地勢坐西朝東堂局寬闊明朗,砂護案朝齊備且明堂四周山勢自然形成有似城廊般四圍緊密,水勢由左流入過明堂後向右九曲而去,天門有開且地戶不見出口,江水清澈而流勢緩慢。放眼四望山體完整不但少有崩破現象且草目青翠滋潤,後龍土質不但滋潤且細緻不粗燥不乾枯,風藏氣聚且氣候四季如春,可說是風水名村之必備最佳條件也。

3、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英林鎮澄江村

澄江村位於晉江市英林鎮南部、圍頭畔西北部,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澄江又稱伍堡村、嘉排村。澄江謝氏肇基始祖為千祿公(墓葬柯坑)。宋末元初時,謝氏自泉州謝衙(金魚)巷遷居南門外晉江縣十一都澄江鄉。至今繁衍子孫已有二十餘世,歷經700餘載,子孫後代人丁興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