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陵景區

潞王陵景區

座落於河南新鄉市鳳凰山下的潞王陵,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積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國務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擬將其列入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新鄉市政府正在積極為潞王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概述

潞王陵景區 地理位置潞王陵景區 地理位置

潞王陵,座落於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的鳳凰山下,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積最大的明朝藩王陵墓。

潞王陵是中國明代(公元1368~1644年)潞簡王的陵墓。潞簡王朱翊鏐(公元1568~1614年)是明穆宗的第四子。潞簡王陵墓由神道、潞王墓和次妃趙氏墓組成,總面積達400餘畝。據專家介紹,潞簡王陵墓的主要建築布局與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以宏偉的規模、精美的石刻著稱,對於研究明代後期地方藩王的陵寢形制以及當時的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以其精美的石刻藝術、神奇的民間傳說,吸引著四方遊客。

近四百年來,潞王陵以其獨特旅遊風光,雄偉的古代建築,精美的石刻藝術,神奇的民間傳說,吸引著四方遊客。古人曾作詩讚:“古殿空山裹,名王有舊瑩”,秦陵和漢寢,不及此幽情”,將其同馳名中外的秦漢皇陵相媲美。2002的鹵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親筆提字“中原石頭城”。

2004年11月,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同意並建議,將人大代表提出的“對潞王陵的保護進行立法”的議案,列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並補充進河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加快開展立法工作。2004年年初,河南省新鄉市王守秀等11名省人大代表曾提出議案,應加緊對潞王陵的保護進行立法。

王陵主人

潞王陵新宣傳頁潞王陵新宣傳頁

潞王名叫朱翊鏐,是明穆宗隆慶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潞王的生母李氏是個傳奇式的人物。李氏本來只是個普通的宮女,有一次,她很偶然地遇到了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隆慶只私幸了李氏一次,竟然使李氏懷了孕。嘉靖四十二年八月,李氏為隆慶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統治明王朝達48年的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隆慶即位之後,立即冊立朱翊鈞為太子。母隨子貴,宮女李氏被晉升為貴妃。由於皇帝的寵愛,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李氏又給穆宗生下一個兒子,即潞王朱翊鏐。

隆慶皇帝由於沉迷於色慾,只當了6年皇帝就去世了。年方10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隨即君臨天下,他的生母李氏被尊為太后。作為萬曆皇帝的唯一同母弟、李太后的幼子,潞王朱翊鏐當時是宮中的寶貝蛋。

萬曆十一年二月,潞王娶順天府學生員李得時之女為王妃,在皇宮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據記載,潞王的豪華婚禮花費了9萬兩白銀。當年三月,潞王離開皇宮,搬進自己的王府。

第二年,即萬曆十二年,大臣們開始討論潞王的之國就藩問題。所謂之國就藩,就是藩王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大臣們經過商議,最後為潞王選定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湖廣的衡州,一個是河南的衛輝。萬曆皇帝原定讓潞王到衡州去,但潞王上本,說“臣願就近,庶幾咫尺天顏”,希望到衛輝去。萬曆隨即批准了弟弟的要求。

萬曆十二年六月,皇帝派人到衛輝去給潞王修建王府。潞王府規模宏大,雄偉壯麗,歷時4年才告竣工,共耗費白銀40多萬兩。萬曆十七年三月,潞王離開北京之國就藩。當時,萬曆皇帝親臨皇極門目送,神情依依不捨。

為了把潞王的財產從北京運到衛輝,光船隻就用了500多艘。因為沿途的官員都要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潞王在路上走得很慢。陰曆三月十九出發,一直到四月二十六,潞王才到達他的封地--河南衛輝府。

從到達衛輝的那一天直到去世,潞王沒有再離開過衛輝。明代中後期的藩王都是這樣,沒有多少自由。這和明朝前期的情況不一樣,自從永樂皇帝登上寶座之後,親王就被嚴格限制了自由。

潞王死於萬曆四十二年。他的母親李太后去世後,潞王傷心之下,就一病不起,當年五月十五,在李太后去世整整三個月後,潞王追隨母親而去。第二年八月,潞王葬於衛輝府西的五龍崗,即今天的潞王陵。潞王的墓址,可能是他自己選定的。他當時經常在這一帶打獵,對這一帶很熟悉。可能是某一天,他打獵走到這兒了,一看不錯,就選定為墓址了。

新鄉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新鄉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古稱庸國,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古蹟依存;孔子講學“杏壇”猶在,比干廟、潞王陵、白雲寺、百泉、萬仙山、八里溝、京華園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 
景點比干廟 | 百泉風景區 | 白雲寺風景區 | 寶泉風景區 | 萬仙山風景區 | 青龍湖景區 | 八里溝景區 | 學堂崗聖廟 | 望京樓 |姜太公故里 | 陳橋驛風景名勝區 | 郭亮村 | 同盟山 | 新鄉市博物館 | 潞王陵景區 | 跑馬嶺休閒生態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