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簡王陵

潞簡王陵

潞簡王陵 中國明代(公元1368~1644年)潞簡王的陵墓 先坐落於河南新鄉市鳳凰山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潞簡王
簡介
坐落於河南新鄉市鳳凰山下的潞王陵,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積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國務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擬將其列入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新鄉市政府正在積極為潞王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潞王陵是中國明代(公元1368~1644年)潞簡王的陵墓。潞簡王朱翊鏐(公元1568~1614年)是明穆宗的第四子。
潞簡王陵墓由神道、潞王墓和次妃趙氏墓組成,總面積達400餘畝。潞簡王陵墓的主要建築布局與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以宏偉的規模、精美的石刻著稱,對於研究明代後期地方藩王的陵寢形制以及當時的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以其精美的石刻藝術、神奇的民間傳說,吸引著四方遊客。
神道
 由“潞藩佳城”牌坊和石刻儀仗群兩部分組成,整個神道氣勢恢弘,雕刻精湛,不僅是潞王陵的精華,也是研究明代石刻藝術的瑰寶,價值巨大,珍貴異常。
城樓門
通高10米,面闊21米,全部用青石砌成,下辟三道拱卷門,屬大型無梁建築,此種建築在明人間建築中較為罕見。城門樓是王陵的門戶,高大莊嚴,雍容華貴。
維岳降靈
“維岳降靈”牌坊,該坊結構為三間四柱,各柱及額坊精雕雲龍寶珠圖案。該坊頂部蟠龍二條,龍首呈正立狀,這是該陵現今保純完整的立龍,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棱恩殿
是墓區的主要建築之一,原始建築已毀,現在看到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復建。整個建築
五供
由香爐、花瓶、燭台組成。香爐雙耳三足,重檐專尖頂,高大精緻。花瓶瓶身精雕鷺鷥荷花圖,其他部位精雕各種花卉圖案。整個建築融圖案設計、繪畫、及刻技術為一體,為明代石刻中的精品。
謹,雖為重建,足見昔日宏偉風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