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崗聖廟

學堂崗聖廟

學堂崗聖廟位於長垣縣城北 5 公里的滿村鄉學堂崗村東,,197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 名勝志 》載:“昔孔子聘列國與四弟子(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 ) 弦誦於此,故曰學堂崗”。後人在崗上建廟,以作紀念。

來源

學堂崗聖廟 學堂崗聖廟

該廟始建於漢,唐、宋漸盛,元遭兵火無存,明天順三年( 1459 )重建,經明、清兩代十數次增修,逐漸成為豫北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有: 欞星門、大成殿、古壇亭、“ 春風、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現存杏壇亭、杏壇亭、杏壇碑亭和明、清碑刻6通.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的祖上是宋國貴族,因避內混,遷居魯國。孔子一生勤奮好學,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在政治思想上衛護奴隸制,主張“仁”和“禮”。孔子少年家貧,青年時代做過小官,55歲時做過魯國大司寇。因與掌實權的季桓子政見不同,孔子棄官出走,開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他先後到過衛、魯、鄭、宋、陳、蔡、楚等國,力圖使其政治主張得到實施,但未受到各國國君的重視。以後,他專事教育和典籍的編訂整理工作,成為我國古代私塾教育的開創者。學堂崗聖廟就是孔子在衛國講學之處。

學堂崗聖廟 學堂崗聖廟

學堂崗聖廟在今長垣縣城城北5公里處,是後人為紀念孔子在此講學而建。唐宋時期規

新鄉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新鄉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古稱庸國,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古蹟依存;孔子講學“杏壇”猶在,比干廟、潞王陵、白雲寺、百泉、萬仙山、八里溝、京華園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 
景點比干廟 | 百泉風景區 | 白雲寺風景區 | 寶泉風景區 | 萬仙山風景區 | 青龍湖景區 | 八里溝景區 | 學堂崗聖廟 | 望京樓 |姜太公故里 | 陳橋驛風景名勝區 | 郭亮村 | 同盟山 | 新鄉市博物館 | 潞王陵景區 | 跑馬嶺休閒生態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