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喜

潘興喜,35歲,共產黨員,陽城煤礦綜採區副區長。

個人簡介

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獲得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2006年、2007年兩年間已獲過5次陽城煤礦、濟礦集團、汶上縣勞動模範稱號。在工作質量和安全方面,潘興喜從不含糊。有一次,他在巡查時發現一名工友在回撤機尾關門柱子時沒有執行規定,正要制止時,突然一塊大煤塊從頂板上落下來,潘一把將他推到一邊,避免了一起事故。工友嚇呆了,過了一會兒緊緊地握著潘班長的手說“謝謝你!”。“你沒有執行‘先支後回’的規定,多懸啊!井下工作絕對不能憑僥倖,寧可慢一些也要保證安全。”由於嚴格要求,潘的班從未發生過一例破皮輕傷。
編輯本段

人物特寫

2000年,27歲的他轉業到落陵煤礦。起初,他滿懷信心,決心乾出一翻事業。“可當我到了數百米井下,那低矮的巷道,火藥味瀰漫的空氣,髒、累、險的環境讓我不由心生怯意。”潘興喜面帶羞愧地“坦白”當時的想法。一些一同入礦的同事看到如此環境紛紛打起退堂鼓,有的乾脆離開了煤礦。他也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度萌生離開的念頭。恰好,礦上開始開展愛崗敬業教育活動。潘興喜看著那些老礦工們無怨無悔奉獻礦山的身影,想起自己在部隊受教育多年,隨即找回了自己的那股子倔勁:別人能行,我為什麼不行?既然下定決心乾出名堂,潘興喜明白自己的不足,便發奮鑽研技術。上班時,他向工區的技術人員和老工人請教,現場摸索;下班後,他借來圖紙和技術書籍,利用別人喝酒、打撲克的時間,鑽研施工工藝、機械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肯學、能幹的他很快成了行家裡手,進礦第一年便被提拔為班長。喜歡鑽研的潘興喜多次對採煤技術進行創新。其中,在陽城煤礦期間,他發現廠家的採煤機牽引變壓器保險接線是銅質壓線鼻,煤機過斷層時產生劇烈振動,經常將銅質壓線鼻振斷,既不安全,也影響生產效率。於是,他提議將銅質線鼻改為導線線鼻,得到了工區領導的採納。
潘興喜工作中搶活乾並不代表他允許工友們消極怠工、拈輕怕重。有位工友剛到工區時,自視家庭條件較好,工作上出工不出力,自然工分低掙錢少。幾個月下來,這位“公子哥”認為潘班長分配不公,放出話來說要找人教訓他,有些工友便勸潘班長,睜隻眼閉隻眼算了,劃分時多劃點,犯不上為工作得罪人。潘興喜當即拒絕說:“身正不怕影子斜,給他輕活、加分,既損害其他工友的利益,影響班內團結,更會助長歪風邪氣。”後來,潘興喜多次找該工友談心,經過苦口婆心的勸導,這位工友逐漸改變了原來的工作態度,工作上認真敬業了。後來這名工友和潘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