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驅逐艦

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驅逐艦

專用大型反潛艦是俄羅斯海軍的一大特色,其他國家海軍中沒有這種類型的水面艦艇。俄海軍“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舷號548)對上海進行工作訪問期間,筆者有幸與這艘前蘇聯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無畏”級大型反潛艦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艦艇簡介

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反潛艦長162.8米、寬19.02米,排水量7595噸,續航力7700海里,
..
使命是在以航空母艦或攻擊型巡洋艦為主力的遠洋艦隊中專門擔負反潛作戰任務。該艦攜帶的攻潛武器覆蓋了遠、中、近三層火力:外層為2架卡-27反潛直升機,中層為2座四聯裝SS-N-14“石英”反潛飛彈和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內層則為2座RBU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平時單艦可基本完成周圍12萬平方公里海域的反潛作戰任務。

研製歷史

其實,當無畏級驅逐艦首艦無畏號在1980年加入前蘇聯海軍現役時,著實讓西方國家海軍大吃一驚,因為這些國家當時的驅逐艦與“無畏”號相比幾乎小一半左右。在上個世紀整個80年代,“無畏”級可謂獨領一時風騷,被西方國家稱為“超級驅逐艦”。只是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下水後,“無畏”級才相形遜色起來。前蘇聯海軍1155計畫起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由於成本的問題,各國海軍都停止研究大排水量、單一任務的艦艇。前蘇聯的艦船設計者們採取了一條非同一般的水面戰艦發展思路,同時發展了兩型不同的戰艦,即956計畫驅逐艦和1155計畫大型反潛艦。一般認為,前蘇聯的這項戰艦發展計畫基本相當於美國海軍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只是在防空飛彈和對空雷達的設定上有所不同。勇敢級驅逐艦設計的首要目的是完成反潛的任務,同時還需要具備較長的航程和航行中接受補給的能力,這是為了適應遠洋編隊行動的需要。勇敢級一改以往克里瓦克級護衛艦的缺點。克里瓦克級不能搭載直升機,搜尋能力較低,防空能力也很差。勇敢級則擁有兩個帶有傾斜機庫門的直升機庫和寬敞的直升機甲板,防空系統方面則裝備了8套SA-N-11飛彈發射裝置,AK-630近防炮和AK-100高平炮。

性能參數

艦長:163米
艦寬:19米
吃水:5.2米
排水量:標準6840噸滿載7570噸
動力系統:2座GTAM-9,雙軸,變距螺鏇漿
航速:30節
續航力:6882海里/14節;4000海里/18節
自持力:30天
警戒雷達:MR-320、黃玉-2型、“支柱”對空對海警戒雷達
火控雷達:MR-360、“提高”型艦空飛彈火控雷達、“十字劍”(SA-N-9)艦空飛彈火控雷達
炮瞄雷達:MR-142/145、“列夫”-215、AK-100艦炮炮瞄雷達
搜尋雷達:MR-760、“軍艦鳥MA”、“頂板C”

作戰部署

1995年9月,“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艦艇編隊前往夏威夷群島的珍珠港,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50周年慶祝活動。這是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艦艇首次出訪美國,也實現了兩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歷史性的握手。 2001年1月,“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參加了在印度孟買舉行的“2001年國際艦隊檢閱”活動,與印度海軍艦艇舉行了海上聯合演習,訪問了越南胡志明港,並在往返途中兩進越南金蘭灣進行補給。這也是俄海軍艦艇在撤出印度洋、撤走駐金蘭灣海軍基地的艦艇後,首次對印度和越南進行訪問。2003年新年伊始,“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秘密開赴波斯灣,以“在伊拉克和美國的矛盾升級時捍衛俄羅斯在波斯灣的國家利益”。伊拉克戰爭打響時,“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艦艇編隊已經游弋在波斯灣海域執行相關的監視任務。
2011年6月7日至9日,俄海軍“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舷號548)對上海進行工作訪問,此次訪問上海之前,“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於5月16日至20日訪問了新加坡,參加了在那裡舉行的2011年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並與新海軍舉行了聯合反海盜演習,之後又訪問了印尼望加錫港。
據斯卡巴里艦長介紹,返回位於海參崴的母港休整後,該艦將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為各國商船保駕護航。這也將為其“和平使者”身份增加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