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衛南運河水系

漳衛南運河流域是海河流域五大河系之一,涉及晉、冀、魯、豫四省及天津市,流域面積37584平方公里。本流域上游有漳河和衛河兩大支流。河北省境內漳河、衛河控制流域面積3732平方公里,本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5O毫米。

簡介

漳衛南運河流域是海河流域五大河系之一,涉及晉、冀、魯、豫四省及天津市,流域面積37584平方公里。本流域上游有漳河和衛河兩大支流。河北省境內漳河衛河控制流域面積3732平方公里,本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5O毫米。

水庫

漳衛南運河系在河北省境內共有小型水庫11座 ,有大型1座水庫(岳城水庫)歸海委管理。

行洪河道

漳衛南運河系共有5條主要行洪河道,漳河、衛河、衛運河、漳衛新河、南運河,河道總長777.5公里,有主要堤防(一、二級)13條、長1081公里,一般堤防2條、167.1公里。
1、漳河 漳河自岳城水庫起至漳衛河匯流口徐萬倉全長119公里。京廣鐵路橋至徐萬倉段長104.9公里,左堤自磁縣高莊至徐萬倉長99.7公里,右堤自臨漳縣西太平至徐萬倉長101公里。漳河大部分險工己除險,堤防達到50年一遇設計洪水標準。漳河現有大中型穿堤閘涵22處,其中左堤10處,穿堤涵管29處,其中左堤7處。
2、衛河 在河北省境內長76.4公里,左堤長62.l公里,右堤長40.21公里,流經我省的魏縣、大名兩縣。按照50年一遇洪水標準,安陽河口-徐萬倉段設計流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汛內溝口-徐萬倉段設計排澇流量700-1000立方米每秒。衛河左岸有穿堤閘涵10處,右岸有6座;衛河穿堤涵管112處,其中左岸71處。
3、衛運河 為河北、山東兩省的界河,長157公里,左堤在我省境內,長162.4公里,流經我省的館陶、臨西、清河、故城四縣。河道設計行洪能力達到50年一遇標準,設計流量為4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為5500立方米每秒,深槽三年一遇排澇流量1150立方米每秒。衛運河左堤共有穿堤建築物97處,其中館陶25處,臨西23處,清河7處,故城42處。
4、漳衛新河 是漳衛河水系的入海尾閭,全長243公里 ,為河北、山東兩省邊界河,北邊為河北省。河北省境內河道長187公里,左堤長187公里,右堤長20.3公里。30多年來,河道內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淤積,泥沙主要淤積在各攔河節制閘上游附近河段。
5、南運河 是漳衛河的入海尾閭之一,南運河經山東省德州市、河北省衡水市、滄州市到天津市金鋼橋上匯入海河入海,全長309公里,河北省境內長241.5公里,呈半地上河。遇漳衛河50年一遇洪水時,南運河限泄流量300立方米每秒。南運河建有4座攔河節制閘,即安陵閘、代莊鬧、北陳屯閘、周官屯閘,由河北省南運河管理處負責管理。

蓄滯洪區

漳河大名泛區處於大名縣城下游,位於衛河與漳河匯流的三角地帶,北倚漳河左堤,南界衛河左堤,承擔本地區滯瀝和漳河洪水的滯洪任務,是漳衛河系綜合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名泛區包括3部分,即漳河行洪道、魏縣東王村分洪口門以下的分洪區和滯洪區。大名泛區內有大名縣城,是大名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區共涉及大名、魏兩縣17個鄉鎮、321個村、57849戶,26.6021萬人,耕地面積42.4萬畝。
大名泛區有台莊20個,避水台203個、救護台184處52188平方米;避水樓房30700平方米;修建撤退道路5條47.7公里。可解決9.2956萬人的安全避險問題。同時在衛河和漳河建橋樑6座以方便疏散民眾。

樞紐工程

漳衛河水系大型樞紐工程有四女寺、辛集擋潮閘、捷地-北陳屯樞紐、穿運樞紐、高塵頭擋潮閘。其中四女寺樞紐及辛集擋潮閘由漳衛南運河管理局管理,後3座由南運河河務管理處負責管理。

漳衛南運河水系的河流

漳衛南運河水系位於海河流域南部,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流域範圍涉及晉、冀、魯、豫、津四省一市,流域及防洪保護區內人口達4570多萬,耕地7030萬畝。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