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科技職業學院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即原漳州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天福茶業集團投資興辦的全國第一所民辦茶學普通高等專科職業學校,已於2007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校。學院坐落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盤陀鎮,國道324線旁。校園總占地面積1,200畝,首期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學院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教學設施先進,辦學特色鮮明,就業前景寬廣。著名茶學家、博士生導師劉勤晉教授任首屆校長,名譽校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學家、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陳宗懋教授。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漳州科技職業學院

漳州科技學院,校址在福建省漳州市國道324線(廈深高鐵漳浦站)旁,占地面積1300畝,校舍面積18萬平方米。學校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是具有獨立頒發高等教育畢業證書的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  

學院綜述

學校學制三年,下設茶學院、商學院、食品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及國家援外培訓項目承擔高校、國家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及國家農業部、國台辦批准培訓項目實施基地、全國婦女創業就業培訓示範基地、全國第一所具備招收外國留學生、台灣學生資格的高職院校。學校與集美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閩南師範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等本科院校開展“專升本”學歷教育,並與台灣高苑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育達科技大學、國立藝術大學和美國托馬斯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開展校際合作和出國留學業務。
2015年12月,我校成為全市高校中唯一榮獲漳州市屬學校“5A級平安校園”與“學校安全標準化”一級達標學校稱號的高校;在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我校成為漳州市唯一優秀等級的高校和通過省人社廳大學創業孵化示範基地驗收;截止2015年8月,我校共有3個專業獲評為省級示範專業,4個專業進入省級前10名,2個實訓基地獲選為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專利發明52項,被授予漳州市工業設計創新中心。2013年參加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獲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2014年參加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1個一等獎、1個三等獎;福建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015年參加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獲2個二等獎;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2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
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國內外各大媒體皆多次對我校進行詳細報導。

教師風采

吳長彬

吳長彬,男,福建泉州人,1947年8月生,教授。197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數學系。曾任三明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現任漳州科技學院校長。1975 -1978年,在三明師範學校任教。1978-2005年,在三明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先後擔任數學系主任、成人教育處處長、發展規劃組組長、副校長等職務。2000-2005年任《三明高專學報》主編,並擔任籌建三明學院校內工作小組常務副組長。2005-2006年,主持並參與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的籌建工作,擔任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籌建工作組常務副組長,2006-2009年任三明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1975年起,擔任《數學分析》、《高等幾何》、《空間解析幾何》等課程教學工作,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三明市首屆“十佳教育工作者”。曾任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福建省職業技術研究會理事、福建省高校體育協會副主席、三明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三明市泉州商會榮譽會長。

主要學術成果:
主持參與多項省級研究課題,其中課題《關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研究》獲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參編福建省師範專科學校數學專業教材《解析幾何》;發表《具有冪等零空間的運算元》、《關於運算元組聯合逼近的一些結果》等多篇學術論文。

陳宗懋

陳宗懋,浙江海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產品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漳州科技學院名譽校長、校務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術成果是:
在國內率先開創茶葉農殘降解規律研究,主持、創建 “茶葉中農藥殘留控制”和“茶園昆蟲化學生態學”等新型學科分支。先後論證世界茶樹病蟲區系的組成及演替規律,提出主要茶樹病蟲害防治指標,茶園適用農藥、農藥安全間隔期、茶葉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合理施藥技術、無公害茶葉的生產原理和方法等,構建茶園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體系。先後制定出多種農藥在茶樹上的安全使用標準,其中18項作為國家標準,5項作為部級標準,在全國推廣實施。據測算,茶樹病蟲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對茶葉增產的貢獻率達到25%以上。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從事農藥殘留預測研究,建立各類農藥在茶樹和茶葉中降解的預測模型技術。研究成果被公認為具國際先進水平。領導、建立的實驗室還被歐盟確認為中國茶葉出口歐洲唯一認可檢驗實驗室。90年代後期起,還開創了茶樹害蟲化學生態學研究領域,進行了茶樹——害蟲——天敵三層營養關係的化學通訊聯繫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提高害蟲綜合治理提供理論基礎
曾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和參加編寫《中國茶經》、《中國茶葉大辭典》等專著6本,其中《中國茶經》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茶葉大辭典》獲第四屆國家辭書一等獎和第五屆國家圖書提名獎。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91年批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獲中國科協授予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8年又獲中華農業科教獎。1997年和2001年兩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農業科技先進個人稱號。已培養多位碩士、博士。

李瑞榮

李瑞榮,台灣南投人,教授。1941年2月生。美國芝加哥伊理諾理工學院化學博士,芝加哥市立大學擔任化學教授11年,阿岡國家研究所擔任教授研究員5年。在美國化學雜誌,J.A.C.S及化學動力學等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十篇。現任漳州科技學院食品加工技術系特聘教授。專長有機化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
烏龍茶之品種,採收季節、發酵、焙火程度,不同嫩度茶葉製品與主要成分,咖啡因,多元酚含量之關係研究;多元酚當保健品、藥品添加物之效果研究。

李華鈞

李華鈞,重慶市人,1947年10月生,教授。1982年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茶學專業。曾任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系、食品學院副系主任、副院長、院長。

專長茶葉生產加工理論與技術:
1982年起,在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食品學系茶學專業任教。1987年10月起,受國家教委公派赴法國蒙彼利埃國立高等農學院學習;1989年3月學成回國至今,在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茶學系從教,擔任茶樹栽培育種碩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成果:
《中國茶樹品種志》(地方品種篇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茶樹育種學》參編。論文有《析茶樹的野生型、栽培型、過渡型》(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滲透脅迫對茶樹幼苗葉片脯氨酸累積和水分含量的影響》等。
作為第三屆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樹專業委員會成員,以及首屆全國茶樹品種鑑定委員會常委,多次參與國家級、省級茶樹新品種審定和品種推廣套用成果鑑定等工作。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獲西南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稱號。此後多次受到表彰,2004年因教學工作成績突出獲校“教學督導組推薦獎”。1997—2007年期間任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重慶市茶葉學會副理事長、名譽副理事長。

鄭劍順

鄭劍順,福建仙遊人,1945年10月生,教授。1969年7月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曾任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廈門大學工會副主席、廈門市政協委員。現任漳州科技學院教授、旅遊管理系主任,廈門市台屬聯誼會理事,廈門市思明區台胞金胞台屬聯誼會副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理事,福建省嚴復學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林則徐研究會理事,廈門市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 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經濟思想史、近代史料學、史料目錄學教學和研究。
獲得成就:
講授的中國近代史課程被評為“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課程”。出版著作《甲申中法馬江戰役》、《福建船政局史事紀要編年》、《中國近代人才思想研究》、《福州港》、《晚清史研究》等;在《學術月刊》、《光明日報》、《廈門大學學報》、《史學月刊》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著作《中國近代史料學概論與史料書籍匯錄》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第二次優秀科研成果評獎著作類二等獎,《中國近代人才思想研究》獲福建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福州港》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第四次會員優秀作品評獎著作一等獎;學術論文《中國近代史上幾個問題的“情”與“理”》、《論洋務官員的人才觀》分別獲廈門市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商務觀念與洋務企業的成敗》獲廈門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曾獲廈門大學“華為獎教金”獎勵及“優秀工會工作者”稱號等。
工作:
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旅遊政策與法規等教學和研究。出版著作六本,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成果獲省級獎勵2項,市級獎勵3項。
曾獲廈門大學“華為獎教金”獎勵,獲福建省、廈門市優秀盟員稱號,多次被評為廈門大學工會工作先進個人,獲廈門大學工會授予“奉獻獎”工會幹部稱號,被評為廈門市優秀工會積極分子,獲廈門市政協授予“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被民盟廈門市委評為宣傳信息先進工作者等。
受聘天福茶學院後,負責旅遊管理系的籌建、教學管理、專業建設等,制訂教學計畫,招聘、指導年青的專業教師,研究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研究茶文化旅遊,在教學、科研、專業建設等工作中有突出成績,榮獲校級“教學名師”稱號。
近年來,在《廈門大學學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旅遊法規教學若干問題管見》,在《老教授論壇》發表學術論文《黃炎培的職業教育觀》、《民辦高校發展中若干問題管見》等多篇論文,參編並任副主編的著作:《簡明國學百題》出版,任主編的教材《茶文化旅遊設計》出版。
2010年3月,出席“福建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高級研修班”,獲得由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頒發的“結業證書”。

楊芝萍

楊芝萍,女,漢族,1957年2月出生於江西南昌,教授。1980年底於清華大學高分子化工專業大學畢業,並獲“清華大學優良畢業生”稱號。1980年12月至2002年9月在江西省宜春學院化學系任教、2002年9月調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工作,並擔任食品與生物工程系系主任(2006.3-2012.3)。現任漳州科技學院食品加工系系主任、食品檢驗工高級技師。

成就:
先後主持省級科研課題2項和漳州市科研課題一項、參與國家級、市級或校級科研項目多項;主持了省級精品課程1門、負責了省級精品專業、省級教學團隊和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各1個;承擔了《套用化工技術》國家教學資源庫“傳質與分離設備操作與控制”課程的膜分離模組的建設任務;在各級學術刊物上先後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其中核心刊物20篇, SCI收錄19篇;編寫教材4部。
先後獲國家級優秀教師、福建省第四屆教學名師、漳州市第一批優秀人才等榮譽和稱號10餘項。
在高職院校擔任系主任工作多年。作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重點專業的項目負責人,主持並親自參與了重點專業及其所在專業群總體建設方案的撰寫,負責帶領全系各專業教師進行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和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和校內外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等示範性建設工作;制定了科研、教改、教師培養、優質核心課程建設、工學結合教材編寫等工作計畫;組織帶領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設了一批校外實訓基地。
獨立完成了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套用化工技術和高聚物生產技術等多個新專業的申報;起草和修訂了食品和化工類多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畫);承擔了食品和化工類多門專業和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標準(教學大綱)的制定。
擔任了福建省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庫專家和福建省食品安全專家庫專家和福建省高校系列高級職稱和漳州市中級職稱評審工作,並多次參與了省教學名師、省精品課程、省精品專業、省套用技術工程中心等質量工程項目的評審。

蔡榮章

姓名:蔡榮章
出生年月:1948.02
籍貫:台灣擔任
課程:茶思想研討
經歷:
198102創新設計泡茶專用無線電水壺。
198103創新規劃“小壺茶法”。
198210創新設計泡茶專用茶車。
198305創辦泡茶師檢定考試制度。
198912創辦無我茶會。
199910創車輪式泡茶練習法。
200010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副會長。
200211中華茶人聯誼會名譽理事。
200501第二屆台灣陶瓷金質獎評審委員。
1980-2008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907武夷茶文化研究會顧問。
200210安徽農業大學客座研究員。
200212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客座教授
200412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顧問。
200711福建農林大學客座教授。
20080425寧波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榮譽副主任。
20090701天福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00500陸羽泡茶師檢試評審
姓名:蔡榮章
出生年月:1948.02
籍貫:台灣擔任
課程:茶思想研討經歷:
198102創新設計泡茶專用無線電水壺。
198103創新規劃“小壺茶法”。
198210創新設計泡茶專用茶車。
198305創辦泡茶師檢定考試制度。
198912創辦無我茶會。
199910創車輪式泡茶練習法。
200010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副會長。
200211中華茶人聯誼會名譽理事。
200501第二屆台灣陶瓷金質獎評審委員。
1980-2008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907武夷茶文化研究會顧問。
200210安徽農業大學客座研究員。
200212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客座教授。
200412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顧問。
200711福建農林大學客座教授。
20080425寧波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榮譽副主任。20090701天福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00500陸羽泡茶師檢試評審
著作:1980-2008《茶藝》社論。
198404《現代茶藝》。
199103四語《無我茶會》。
199503《現代茶思想集》。
199909《無我茶會180條》。
199912《台灣茶業與品茗藝術》。
200006《茶學概論》。
200102陸羽《茶經》簡易讀本。
200209《茶道教室-中國茶學入門九堂課》。
200510《說茶》。
200604《茶道基礎篇-泡茶原理與套用》。
200609《茶道入門三篇-制茶.識茶.泡茶》。
200703《茶道入門-泡茶篇》。
200811《茶道入門-識茶篇》。
200910~《海峽茶道》專欄44期~。
201002《中英茶學術語》。
201012《中日文茶學術語》。 
201102《茶席·茶會》
201104~《茶博覽》96期~蔡榮章專欄
l 論文:
2007從茶道之本體結構看茶文化系的課程安排
2007論文集
199810無我茶會
200304茶文化在茶產業中的地位
200311茶具機能性要求與陸羽茶藝中心之茶具研發記要
200404中華茶藝茶道健康持續發展
200409茶葉品飲上的一些觀念
200502現代台灣人的生活茶事情
200506茶道上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200510現代茶道應談些什麼
200710無我茶會是要求精緻的一種茶道體系
200805茶道詮釋
201009現代版曲水茶宴

黃繼軫

黃繼軫,教授,研究生導師,當今仍在執教的中國著名資深茶學教育家之一。曾任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食品廠廠長、校科研督導組成員、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專家大院首席教授、池州市人民政府及霍山縣人民政府科技顧問,眾多茶葉深加工企業技術顧問。現任天福茶學院實驗中心主任、陶瓷原料研究室主任。天福茶學院專任教師。
黃繼軫從教四十餘年,其中在“太平五大學”(文革時期的職業教育學校)執教4年,天福茶學院校執教4年。 教學、論文、著作(含教材和譯著)及科研成果頗豐,曾獲教書育人、課程與教材建設、科學進步等多種獎,2003年被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主要從事茶葉生物化學、茶葉深加工技術、天然飲料加工、陶瓷原料加工、天然產物提取與純化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研究。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為地方人民政府、企業提供科研與新產品開發服務。桃李累累,其中不乏有成就者,如現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副秘書長,中科院茶葉研究副所長,國家名校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合肥工業大學教授,省級重點高校教授、副教授、校長、副校長,茶業行業龍頭企業總裁、副總裁,企業經理,省級茶葉學理事長、副理長等等。
近年來,在研究陶瓷原料加工的同時,加大對茶文化與茶陶學科的融合研究。

王同和

王同和,男,1948年12月出生於安徽廬江,中共黨員、副教授、國家高級評茶師、碩士生導師,現任天福茶學院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系主任。
1974年8月畢業於安徽農學院茶葉系留校任教。1974年—1981年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982年至今主要從事教學工作。其中,1979年8月—1991年4月分別在安徽農學院79級研究生班、全國茶學助教進修班學習、北京經濟函授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92年8月—1994年9月任黃山市黟縣人民政府科技副縣長,1994年10月~1997年10月兼任合肥市日高飲品有限公司經理等職,2010年7月至今,任天福茶學院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系主任。
王同和副教授主要從事制茶工程與品質、茶葉感官審評與標準化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承擔並主持安徽省科委、商業部科研項目及安徽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等六項;獲安徽省星火、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四等獎1項、商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安徽農業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主持安徽農業大學重點課程建設1項。主編或參編教材5本;發表論文20餘篇。

專業介紹

茶學院
茶學院設有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文化傳播方向)、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專業(茶葉加工與行銷方向、茶葉審評與質量管理方向)。
目前,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和茶文化專業獲評為省級示範專業;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實訓基地獲評為省級財政支持項目與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茶文化實訓與推廣實訓基地獲評為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擁有省級教學名師和多名國家高級評茶師、國家高級茶藝技師、國家高級考評員,雙師型教師90%;國家級多項培訓由我院負責實施;校企合作優勢顯著。2014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中華茶藝技能競賽一等獎;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中華茶藝賽項一等獎;2015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中華茶藝技能競賽二等獎;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中華茶藝賽項一等獎。畢業後可直接上崗就業,實現100%就業,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專業(茶葉審評與質量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重點掌握茶葉品質的評價與質量管理的原理與方法,企業生產茶葉加工過程、貯藏與管理的基礎理論及專業知識,茶葉感官審評、茶葉理化檢驗,品質控制的最新理論,培養茶葉行銷實際工作技能,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縣、市茶葉質量技術監督事業部門,茶廠(場),茶葉公司、門市部,茶葉市場等單位工作。在校可考取高級評茶員、高級制茶工、中級茶藝師。
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專業(茶葉審評與質量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重點掌握茶業經濟管理原理與方法,貿易實踐技能,具備茶葉行銷管理、品牌管理、連鎖加盟運行、專業店運作、休閒產業經營管理,茶葉企業經營管理和茶藝館運營,培養茶葉經營實際工作技能,有一定開拓思路與能力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茶葉行銷企業、茶葉行銷店、茶葉連鎖店、茶館及事業單位、茶葉進出口公司等單位,從事茶葉經營管理崗位。在校可考取高級茶藝師,高級評茶員職業資格證書。
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熟知中華茶文化,掌握茶葉行銷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各項茶藝技能,具備茶藝表演、茶藝編創能力,能夠策劃組織不同形式的茶會茶事活動,能夠從事茶藝館經營、茶藝編創、茶會茶事活動組織策劃、茶葉行銷等領域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茶業行政管理,茶葉生產銷售,茶樓、茶藝館的經營與管理,茶藝表演,茶文化研究與傳播、推廣等工作。
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文化傳播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熟知了解茶文化知識,熟練掌握茶葉品鑑、泡茶技藝、品茗環境設定、各種茶會舉辦,中國各民族茶俗文化與套用,培養茶文化推廣機構教育工作,既懂茶知識又具表演藝術才能的高素質茶藝專業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茶企業的行銷與管理、茶葉連鎖店、茶企文化店、茶文化培訓機構等單位從事茶文化培訓、推廣及文化創意工作。在校可考取評茶員、高級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
商學院
商學院設有市場開發與行銷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物流管理專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旅遊管理專業、會計與審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商務英語專業,主要培養商貿、財會、旅遊行業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2015年,市場開發與行銷專業獲評為省級示範專業。學院擁有優越、方便的實訓、實習條件。
2014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場行銷技能賽項三等獎,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場行銷技能賽項二等獎與企業沙盤模擬經營競賽項目三等獎;2015年榮獲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場行銷技能賽項二等獎、現代物流賽項二等獎、報關技能賽項、會計技能賽項、企業沙盤摸擬經營賽項三等獎。
學院重視雙師型隊伍建設,不僅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副教授等專業教師,而且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高技能型教師。目前,畢業生均實現100%就業,普遍得到社會各界與用人單位的好評。
會計與審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熟悉會計基本理論及相關經濟管理知識,掌握會計核算技能、財務分析和審計技能,以及常用財務軟體的操作,能較地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中外合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服務機構從事。會計核算崗位、財務管理崗位、審計崗位等。在校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
會計電算化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熟悉我國財經政策和會計法規,了解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慣例,具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會計電算化套用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套用及操作技術,能在相關部門和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及審計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在校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
就業方向:在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業務、會計諮詢和服務業務,在各類企業(外資、國有、民營等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出納、會計、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維護、開發設計及銷售等工作,也可從事各企業(外資、國有、民營等企業)、事業單位的統計工作,倉儲管理、產品行銷工作等。在校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
旅遊管理專業(酒店、會所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旨在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基礎知識、現代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旅遊法律法規,能勝任高星級旅遊飯店、餐飲企業、旅遊部門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高星級酒店管理、餐飲企業經營、旅遊公共信息和諮詢機構、旅遊諮詢中心等單位。在校考取旅遊飯店高級服務員證。
旅遊管理(導遊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旨在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基礎知識,熟悉旅遊法律法規,熟練掌握導遊服務技能、旅行社經營與管理能力等專業技能,能勝任導遊、領隊、景區景點講解、茶文化旅遊設計、旅遊市場行銷、旅遊部門服務與管理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導遊與旅行社管理、旅遊景區開發等管理、旅遊公共信息和諮詢機構、旅遊諮詢中心等。在校考取導遊證。
旅遊管理(乘務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掌握紮實的國際航運經營管理、國際航運法規的基礎理論及專業知識,從事空乘、星級豪華郵輪及動車組乘務倉服務人員工作,具有綜合分析能力、經營決策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套用型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國內民航、鐵路、國際豪華遊輪,從事乘務員、乘服員、營業票務員等崗位工作。
市場開發與行銷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生產、建設、
管理和服務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備市場行銷、市場開發與管理能力,能夠從事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的商品銷售、行銷策劃、市場調查、客戶開發、行銷管理、銷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①銷售(茶商品、汽車、房地產等行銷),從事行銷精英、業務主管崗位;②客戶管理(企事業單位的客戶部等工作、從事客戶經理崗位);③市場策劃(企業形象品牌、市場調研等策劃崗位);④渠道開發與管理(市場的開發、產品銷售渠道開發、品牌店加盟、實體店開發等管理崗位)。在校考取行銷師。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結算、國際商務談判等現代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掌握計算機、網路等現代經營技能,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從事國際貿易、商務談判、進出口商品報關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從事國際貿易、商務談判、進出口商品報關等工作。可從事報關員、報檢員、外貿業務員、國際商務單證員等。在校考取外貿單證員、外貿跟單員。
物流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物流管理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倉儲與配送及各方面管理能力,掌握物流管理信息技術、物流流程運作、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維護等技能,可勝任採購倉儲管理、質量檢驗管理、安全運輸調度管理,物流企業結算業務和核算業務人員、物資行銷人員、物流企業管理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第三方物流企業、港口、倉儲中心、各類物流企業、管理諮詢公司以及其他與物流相關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採購、運輸、貨運代理、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系統等崗位操作和綜合性管理工作。在校期間考取物流師。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連鎖經營管理基礎知識,具有連鎖經營市場行銷策劃能力、商務溝通能力、電子商務技能、經營管理能力,能從事市場調查研究、產品連鎖推廣、商務溝通、連鎖購銷業務、連鎖店行銷策劃與管理、超市連鎖經營管理、連鎖店電子商務運營與管理、連鎖店物流管理、公關與廣告策劃等連鎖經營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企業連鎖總部的管理崗位、連鎖門店店長、連鎖門店信息管理、客戶管理、採購等崗位。在校考取店長從業資格證。
財務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系統財務管理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較全面的財
務管理工具與技能,注重財務管理信息的開發與利用,熟悉有關經濟法律法規,能勝任各類企事業單位以及金融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從事財務管理、會計、審計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各類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事業單位以及金融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財務管理、會計、審計、財務信息化專業等崗位。在校期間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
電子商務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經濟管理和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網路行銷的運行規則與特點,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網際網路使用和網頁製作能力,商品、行銷、物流、談判、管理能力,能夠勝任電子商務企業、傳統企業電子商務部門和其他行業電子商務部門的電子商務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從事銀行後台運作(網路運作)、企事業單位網站的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編輯、維護和網路行銷(含國際貿易)、企業商品和服務行銷策劃等專業工作,或從事客戶關係管理、電子商務項目管理及活動策劃與運作、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與維護工作,或在呼叫中心從事電話行銷、電子商務助理等文職的工作。
食品科技學院
食品科技學院設有食品加工技術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由國家級教學名師、教授、學者以及國(境)外教師組成。2014年榮獲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工業分析檢驗項目三等獎。
學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擁有完備的實踐實訓場所。學院現有校外實訓基地16個。目前畢業學生均受到用人單位與社會各界普遍的好評。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天然健康綠色的食品生產工藝流程和關鍵技術點,掌握食品分析檢驗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食品質量管理三方面能力的符合食品行業企業需求的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在大中型食品企業的罐頭、飲料、焙烤食品、保健品等生產管理工作。在大中型食品企業的品管部、化驗室從事、化驗檢測工作;在食品藥品監督、衛生防疫、環境保護、商檢等質檢部門從事分析檢測方面的技術操作工作。在校期間能獲得食品檢驗工、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等職業資格證書。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食品科學、營養學、衛生學、微生物學、毒理學的基本理論,對食品中危害或潛在危害人體健康因素能夠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能夠在食品生產加工進行食品營養強化和平衡膳食設計;在食品運輸儲藏過程中,保存食品的營養物質和保健成分,減少流失;能夠在流通和消費領域從事食品營養價值評價、食品安全性評價、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質量管理;能夠根據國家標準、企事業標準嚴格、準確地對產品進行檢測以及分析,能夠使用大型分析儀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對農殘進行檢測、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對重金屬等食品有害成分進行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在大中食品企業從事食品營養強化、平衡膳食設計、食品營養指導工作工作;在食品企業的品管部化驗室從事食品營養成分、有害物質的分析檢測工作;在食品儲存、流通過程中能夠從事食品營養的評價和評估食品安全性的工作;在商品檢驗機構、檢驗檢疫、環保、防疫、工商、技術監督等相關部門的檢驗崗位從事食品分析檢測工作。在校期間能夠取得食品檢驗工、公共營養師、營養配餐員、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內審員、西式麵點師職業資格證書。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事業發展需要,具備優良職業素質,掌握食品質量管理與安全檢測技術的基本理論、技能,熟知現代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和標準,能夠在食品生產、經營、消費過程中從事食品質量控制及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接受從食品原料生產到產品加工乃至貯運、消費。
就業方向:在大中型食品企業從產品加工乃至貯運、消費全過程的安全監控與質量控制;從事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及加工製成品安全及質量控制、無公害食品生產模式設計、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和監督管理;在大中型食品企業擔任質量管理員、食品安全管理員,從事生產過程的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的工作。在校期間,能夠取得食品檢驗工、公共營養師、營養配餐員、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內審員等職業資格證書。
藝術設計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設有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方向)、產品藝術設計專業、攝影與攝像藝術專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網路技術與影視動畫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潮流與趨勢,畢業後可直接上崗就業,均實現100%就業,,為網路、影視、藝術及設計等行業輸送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實用人才,普遍受到用人單位與社會各界的好評。
 
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藝術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室內設計與製作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識讀房屋建築設計圖紙並按照設計要求繪製室內設計製作圖,能在指導下從事室內設計與製作、工程施工與裝飾、景觀規劃與房地產開發項目管理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園林設計、景觀規劃或相關的行業(如裝飾公司、建築事務所、景觀規劃、房地產開發部門、園林建築施工單位等)從事室內外環境設計工作。在校期間可考技能證書:室內設計師。
攝影與攝像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紮實的攝影與廣告設計能力,能從事商業廣告攝影、影視劇製作、策劃設計、文宣等工作,服務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於廣告公司、影視劇製作公司、新聞媒體、報社雜誌期刊社、出版社,婚紗影樓、網站商品拍攝與製作、文化宣傳部門和其他相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在校期間可考技能證書:設計師、攝影師。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網路技術與影視動畫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掌握網路技術與影視動畫基本理論知識,熟練地掌握網站管理和二維動畫、三維動畫、漫畫創作、遊戲美術設計、影視後期製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網路公司、軟體開發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廣告公司、廣告設計工作室,企事業單位的網路相關部門等從事網路維護,網路美工,網站建立,網頁設計等相關工作。從事動畫、卡通、漫畫、插圖、遊戲美術設計、影視廣告後期製作、網路動畫設計,動畫產品行銷等崗位工作。在校期間可考技能證書:設計師、攝影師、二維動畫設計師C、D級、網頁設計師。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系統掌握景觀設計理論基礎知識,重點學習景觀設計方法,具有紮實的社會實踐能力,有較高的手繪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能從事園林規劃設計、環境規劃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領域的工作以及滿足本專業其他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到園林景觀、建築、規劃等設計院、政府國土管理及相關部門、房地產開發等單位從事從事環境景觀設計、旅遊規劃、風景園林規劃、施工管理等。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設有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建築工程管理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建設工程監理專業。2015年榮獲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建築CAD賽項二、三等獎。
學生畢業後能在建築施工企業擔任土建專業技術負責人或從事工程項目組織、現場施工管理、質量驗收、施工安全、材料檢測、技術資料及工程造價等方面的技術工作,也可在事業單位的建設單位、建設行業管理部門、監理、設計和物業房管單位從事技術、管理、評估等工作,畢業後2年可獲取助理工程師技術職務。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從事建築工程施工與設計管理、工程監理、工程預算、質量檢測、安全管理、材料試驗、招投標代理等專業實際工作能力和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工程設計單位、施工企業、工程監理企業、房地產企業和企事業單位的建設管理部門等工作。工作期間可考技能證書:施工員、造價師、資料員、質量員、安全員、監理員。
建築工程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建築工程理論和知識,具備崗位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優良,實踐能力突出,能進行施工圖的識讀,工程測量的放樣,工程材料檢驗與管理,工程質量控制、檢查與驗收,施工現場技術指導與組織管理,從事建築行業緊缺型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建築施工企業、建築工程監理企業及建築行業諮詢、招投標諮詢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工作。工作檯期間可考技能證書:施工員、造價師、資料員、質量員、安全員、監理員。
工程造價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熟悉建築、安裝工程施工與管理,建築結構的基本知識,了解價格原理與工程造價計價基本理論和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熟悉招投標與契約管理業務。突出技術套用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生產、建設、管理需要,以建築行業緊缺的材料員、造價員、資料員的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工程建設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為培養重點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企事業的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工程造價諮詢、招標代理、工程項目管理等中介機構,從事施工圖預算、工程量清單報價、工程結算編制等工作。工作期間可考技能證書:施工員、造價師、資料員、質量員、安全員、監理員。

政府社會支持

學院籌建以來,得到黨和國家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與大力支持。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回良玉,福建省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等都到茶學院視察工作,給予指導。學院還得到中國茶業界多位著名專家的鼎力相助,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祖生教授、安徽農大王鎮恆教授、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學檬教授、湖南農大博士生導師施兆鵬教授、福建農大詹梓金教授等擔任校務委員。學院決心秉承以德治校,崇尚一流之宗旨,努力培養品德高尚、學業精良的學子,把中國茶送往五洲四海,讓東方神韻賜福世界和平。

配套設施

配套設施齊全,生活環境優雅。 學生宿舍依湖而建, 內部設施按照高校的學生公寓標準建設,每間宿舍住4名學生,內設衛生間、浴室; 每位學生有獨立的衣櫥、電腦桌及電話、網路等連線埠。 學生食堂可容納3,000人同時就餐。校園西側的活動交流區作為對外開放的視窗,內設有學生活動中心、商場、賓館、餐廳等。其中學生活動中心作為學院學生間。
各種團體組織的活動場所;商場內將設有購物超市、銀行、郵局、醫務室等設施;賓館按三星級標準建設、裝潢和管理,對外營業的同時也作為學院學生的實踐基地。

圖書館

概述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圖書館是一座適應當代教學需要的新型圖書館。她座落於天鵝湖畔,建築雄偉,環境優美,樓高6層,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在創辦人和學校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圖書館硬體設施配備一次到位,館藏圖書文獻資料建校4年來不斷充實完善。現有圖書文獻總量達14萬多冊,報刊雜誌600多種。設有綜合閱覽室、借閱流通書庫、特藏書庫等專業部門,文獻信息資料齊全。以及多間自修教室,能同時容納上千位讀者。
通過積極有序的資源建設,我館形成了以茶學科為主要特色,其他各類學科並重的多類型、多載體的文獻信息資源館藏體系。今後根據學校發展需要,我館在不斷加強傳統文獻資源建設的同時,將電子化、數位化資源建設作為文獻資源建設的重點,逐步實現期刊、電子圖書的線上閱讀和檢索。目前茶學院圖書館機構設有兩室三科:館長室、學報校報編輯室、綜合科、流通科、期刊教材科,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為宗旨,在“共享文化資源、構建和諧校園”的實踐中,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服務,為學校的發展與創新服務,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盡心竭力,作出特有的貢獻。

館藏分布

樓層 室名 館藏範圍或服務簡介
一層 自修室 供學生自修使用
學生活動室 供學生開展社團活動
儲藏室 存放教材及過期的報紙
二層 綜合閱覽室 包括部分圖書及各類的期刊、報紙、雜誌等,實行開架閱覽,不外借。
借閱書庫一 收藏G、H、I類的圖書,讀者憑校園一卡通入庫選書借閱。
三層 借閱書庫二 收藏A~F類的圖書,讀者憑校園一卡通入庫選書借閱。
過刊閱覽室 存放過刊
四層 借閱書庫三 收藏J~Z類的圖書,讀者憑校園一卡通入庫選書借閱。
電子閱覽室 提供各種電子資源、館藏多媒體光碟檢索、瀏覽、下載服務。
五層 特藏書庫 包括四大類圖書:茶學類書、兩岸及地方文史資料書、特藏書及工具書。僅供閱覽,不外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