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金山寺

《滿江紅·金山寺》是清代詩人朱彝尊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信息

原文

巨石孤根,作弄出、寒潮嗚咽。映焦山遠樹,蒜山晴雪。水品中泠誰載取,鐘聲兩岸何曾歇。試層層、路轉妙高台,簾齊揭。
哀笛響,風鳴葉。樓船靜,沙沉鐵。望揚州一片,海雲明滅。浪里江豚空自舞,天邊塞雁飛相接。把題詩、張祜問山僧,猶能說。

注釋

金山寺:在江蘇鎮江西北的金山上,金山舊在江中,後漲沙成陸,與南岸相連。寺舊名澤心寺,又名龍游寺,清康熙帝賜名為江天寺。
巨石:指金山。孤根:指金山矗立於江邊,如紮根水中。這句意思是說:江潮拍打山腳,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響。
焦山:在江蘇鎮江東北,屹立江中,與金山對峙。相傳漢末處士焦光隱居此中,故名。
蒜山:在江蘇鎮江市西,臨江絕壁,以山多澤蒜得名。朱長文《春眺揚州西崗寄於員外》:“蒜山晴雪照揚州。”為詞句出處。
中泠:中泠泉,在今江蘇鎮江西北石山簿東。唐 劉伯芻認為泡茶的泉水以中泠泉為天下第一。
鐘聲兩岸何曾歇:唐 張祜《題潤州金山寺》:“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此句即用其意。
妙高台:在金山的最高處,宋僧了元所建,一名曬經台。
風吹葉:風吹葉響。
樓船: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故稱樓船。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沙沉鐵:兵器沉埋於泥沙中。語出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指戰爭結束。
明滅:時隱時現,忽明忽暗。語本唐 李紳《卻入泗口》詩:“煙樹寂寥分楚澤,海雲明滅滿揚州。”
江豚:長江中的一種鯨類。由唐 許渾《金陵懷古》中“江豚吹浪夜還風”變化而來。
空:徒然。
塞雁:邊塞之雁。
把題詩、張祜問山僧,猶能說:偶問起曾在金山題詩的張祜,寺里的老僧居然還記得,並與我談論起有關他的往事來。

詞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註:(1)“平”表示此處用平聲,“仄”表示此處用仄聲。“(平)”與“(仄)”表示此處可平可仄,但宜用括弧中所標註的平聲或仄聲。【韻】表示其所處位置前一字須用韻。(2)本詞牌雙調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

作者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代官吏、學者、文學家。康熙十八年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與修《明史》,對體例多所建議,學問兼工詩、文、詞、經學考據,有《曝書亭集》、《經義考》、《日下舊聞》、《明詩綜》、《詞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