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州

滑州

隋置,治白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銷白馬縣,又改州為縣。今縣治在舊治西,原為道口鎮。現在的滑縣,行政區劃上屬於河南省安陽市。

基本信息

簡介

隋置,治白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銷白馬縣,又改州為縣。今縣治在舊西,原為道口鎮。現在的滑縣,為河南省直管縣,縣城為道口,特產有道口燒雞、老廟牛肉、八里營壯饃、牛屯大​火燒、木板年等。隋朝末年的瓦崗寨起義原址就在該縣瓦崗寨鄉;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發生在該縣東南桑村鄉東北部後胡莊村。
“滑”,蓋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縣誌》記載:“周公次八子伯爵封於,為滑伯。”滑伯本姬姓,後裔改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為壘,後人增以為城,臨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經注》曰:“舊說,滑台人自修築此城,因以名焉。”
秦漢之時,滑境稱白馬縣,隸屬東郡。隋至明初,滑縣稱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七年降滑州為滑縣。清雍正三年,滑縣改屬河南衛輝。中華民國3年(1914年),裁併府、州,滑縣隸屬豫北道。17年,改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劃專區。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1月,縣政府自萬集村遷至道口鎮,隸屬平原省濮陽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縣復歸河南省,仍屬濮陽專區。1986年2月,改屬安陽市。2014年1月1日,河南省將滑縣由原安陽地區轄制改為省直管。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

滑州,靈昌。望。開元戶五萬三千六百二十七。鄉一百五。元和戶八千五十六。今為鄭滑節度使理所。
管州二:滑州,鄭州。縣十四。都管戶二萬二千。
《禹貢》袞州之域。春秋時為衛國,《左傳》曰“狄滅衛,衛立公以廬於”,今州城東北五裏白馬故城,即衛之曹邑也。衛文公自曹邑遷於楚丘,今衛南也。衛成公又遷於帝丘。今濮州濮陽縣是也。戰國時,其地屬魏。始皇五年,拔魏二十城,初置東郡。漢因之。後漢末,袁紹以曹公為東郡太守。東晉時,慕容德自鄴徙滑台,僭號南燕,都於胙城,至超徙都廣固,為宋所滅。宋武帝既平慕容之後,盡得河南之地,於此置袞州,仍置東。宋之北境守在此,其城在古滑台,甚險固,後屬後魏,宋文帝使王玄謨圍,二十日不能取。隋開皇九年,又於今州理置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取滑台為名。大業三年又改為東郡。
武德元年罷郡置滑州,二年陷,四年討平王世充,依舊置滑州。
州境:東西二百三十六里。東北一百四十九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四十里。東北至濮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汴州二百一十里。正西南至衛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鄭州三百里。北至相州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曹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方紋綾。賦:綿,絹。元和貢:方紋綾二十匹。
管縣七:白馬,韋城,衛南,胙城,靈昌,酸棗,匡城。
白馬縣望。郭下。本衛之曹邑,漢以為縣,屬東郡,因白馬津為名。隋開皇三年屬汴州,九年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縣又屬焉。
白馬山,在縣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曰:“有白馬群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津與縣,蓋取此山為名。
黃河,去外城二十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