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故城

滎陽故城

滎陽故城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區西北古滎鄉。東有鴻溝(戰國[中國歷史時期]魏古運河),以處滎澤西岸廣武山之陽,故稱滎陽故城。自古為軍事交通要地,城垣始建於戰國韓,秦漢屢有修建,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500米。城牆版築,殘高20米,上寬10米,基寬30米。東城牆已被黃河沖毀,僅存東北、東南兩城角。西城牆有三缺口,當為西門遺蹟。故城內發現有房基、夯土台、水管道等設施。

基本信息

簡介

滎陽故城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區西北古滎鄉,城外發現漢代冶鐵作坊遺址。出土器物有馬蹄金、貨幣及銅、鐵、陶器等。

歷史沿革

滎陽故城滎陽故城
今天的滎陽,由歷史上的東虢、京、滎陽、成皋、汜水、滎澤、武泰、河陰、廣武等縣和地區分合演變而成,其所轄的地域,在鄭州城區以西、汜水虎牢關以東、嵩山山脈東段浮戲山以北、黃河中下游分界處的廣武山以南。在這片廣大的地區內,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傑地靈、山川秀美,並且有滎陽關、虎牢關等險關要隘,有廣武山、鴻溝等名山溝川。
滎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立縣歷史已有2200多年,為歷代政治要區和軍事重鎮。滎陽是歷史上的政治要地滎陽東有鴻溝連線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西過虎牢關接洛陽、長安,地勢險要,交通便利,在歷史上是郡治要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秦朝後,在滎陽設定三川郡,轄滎陽、鞏、京等縣;西漢時改三川郡為河南郡,轄滎陽、成皋(今滎陽汜水鎮)、故市(今鄭州西北)、密縣、中牟、新鄭、苑陵等縣。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河南郡為滎陽郡,郡治仍在滎陽。
北魏時,在武牢(即虎牢關)設北豫州部,置滎陽郡。北周滅北齊後,將滎陽及其附近地區組成的北豫州改為滎州,州治所設在成皋(即武牢關、虎牢關)。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將北周時的滎州改名為鄭州,下轄滎陽、成皋、密、內牟(即中牟)、苑陵(今新鄭東北)等縣,鄭州州府治所仍設在成皋(即虎牢)。唐朝時,鄭州的行政建置有所變化,其轄區變為密縣、汜水、滎陽、滎澤、成皋等縣,直到唐太宗貞觀七年(633年),鄭州州府治所才從成皋移至管城(今鄭州市管城區)。
滎陽在歷史上是水運樞紐,糧儲中心大禹於滎澤分大河為陰溝,引注東南。魏惠王開鴻溝,在滎陽北開口(滎口),引黃水經圃田入大梁。秦始皇疏鴻溝以通淮、泗,漕運淮河南北糧食至滎陽敖倉。隋煬帝大規模修治洛、黃、汴河,稱通濟渠,溝通南北,連線東西,是當時的水運樞紐。唐代輸天下之糧於武牢倉、河陰倉,再運至長安。北宋視汴河為國之命脈,漕運四方糧食至汴梁,滎陽人稱為運糧河。當時,滎陽經濟發達,市場繁榮。
滎陽是歷史上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公元前360年,戰國時的魏國在滎陽開鑿了鴻溝,自滎陽引黃河水流向東南,與淮水、泗水、濟水、汝水等匯合,把滎陽同陳(今淮陽)、山東的定陶等著名城市以及江淮一帶連成一個商業貿易網。鴻溝既可以用於水運,又能灌溉農田,在戰國至秦漢魏晉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對促進鄭州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鴻溝與黃河交匯處的滎陽,由於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戰國以後地位日升,西漢至西晉、北魏時期,滎陽一直為郡治之所,管轄今鄭州開封的大部分地區。這時的滎陽,不但是鄭州地區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這是滎陽的繁榮時期。西漢時期主管財政的大司農桑弘羊,就把滎陽列為“天下名都”之一,與薊(今北京市)、邯鄲洛陽等著名城市並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