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湯

滋陰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羅氏會約醫鏡》卷九。主治肝腎虛弱,不時失血,背痛,咽乾,咳嗽,便短,倦怠,遺精。

組成

熟地6克,淮山藥4.5克,麥冬2.4克,當歸(酒洗,去尾)3.9克,白芍(酒炒)3克,甘草(炙)1.8克,阿膠(蛤粉炒)3克,茯苓3克,杜仲(淡鹽水炒)3克,丹參3.9克。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煎,早、晚服。服之而順,可以多服,但中午時必須服溫脾湯以佐之。

主治

肝腎虛弱,不時失血,背痛,咽乾,咳嗽,便短,倦怠,遺精。

加減化裁

咽乾而五心熱者,加元參3.6克;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3.9克;血熱妄動者,加生地4.5克,青蒿3克;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4.5克;咳嗽有痰者,加款冬花3克,川貝母(微炒,研末)3克;血來盛者,加童便100毫升,藕節汁或絲茅根汁合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