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泥泉子鎮

滋泥泉子鎮

滋泥泉子鎮位於阜康市東部46公里處,地處東經88°27′—88°41′,北緯44°06′—44°25′。南依天山,北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與吉木薩爾縣接壤。

基本信息

滋泥泉子鎮位於阜康市東部46公里處,地處東經88°27′—88°41′,北緯44°06′—44°25′。南依天山

滋泥泉子鎮滋泥泉子鎮
北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與吉木薩爾縣接壤,西與上戶溝哈薩克族鄉田比鄰。

地形地貌

平均海拔585米,地勢呈南高北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其中南戈壁地帶坡度較大,自然坡度在0.2~10%之間。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四季變化明顯,年日照時數為2932.7小時,平均氣溫13.5℃,年均降水量248.4mm,年平均蒸發量1553.2mm,凍土深度202mm,無霜期174天。土地肥沃而廣闊,歷來為阜康的重要產糧區。

名稱由來

滋泥泉子”地名之產生,顧名思意是依據該地從地表中流出的泉水有一種滋泥味,人們在開發該地生產活動

滋泥泉子鎮滋泥泉子鎮
中,依據這種地貌特點,天長日久,開拓者習慣的稱該地“滋泥泉子”。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派遣大軍開赴新疆伊犁討伐準葛爾貴族集團武裝叛亂,在戰爭時期,為適應軍事的西部要,在沿途為傳遞文報,轉運軍糧,僅從哈密經巴里坤到烏魯木齊就設台站十九處。滋泥泉子是必經口之一,設白楊驛,在軍事行動結束後,轉向大量移民,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將為軍事服務的台站,裁撤後為地方管理的驛站,來往驛運的車馬行人,在今滋泥泉子鎮要通過一條南北向的陰溝(今滋泥泉子鎮中溝一村)十分困難,過往的行人旅客以該地滲出的泉水有一種滋泥味,故稱滋泥泉子,天長日久滋泥泉子就成為固定的地名,人們以“滋泥泉子”替代了“白楊驛”。

發展重點

今年,阜康市滋泥泉子鎮按照市委政府擴牛羊興雞禽大力發展奶牛業”的思路,以雞禽、肉羊、生豬和牛羊育肥為發展重點,全力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該鎮堅持“企業帶動、小區帶動、基地帶動和大戶帶動”的模式,由農民散養逐步走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促進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方面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入股的形式,引導養殖戶與福康源禽業有限公司合作,新建雞舍2棟,新建孵化社1棟。另一方面,引進大企業落戶本地,建成年出欄生豬5300頭的養殖場,加快了畜牧產業化進程。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