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溺

溲溺(sōu niào),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意思是解小便。

基本信息

詞語讀音

【拼音】sōu niào

【注音】ㄙㄡ ㄋㄧˋ

引證詳解

(1).解小便。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司馬貞 索隱:“溲即溺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柁工謀財酷報》:“是夜客到船尾溲溺,柁工推而墮之於江。”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大通和尚》:“我食則食,我溲溺則溲溺,是眠則眠,汝能照樣行乎?”

(2).尿;糞便。

《說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齊 褚澄 《褚氏遺書·津潤》:“發泌欬血,滲人喉;愈滲愈欬,愈欬愈滲。飲溲溺則百不一死,服寒涼則百不一生。”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大通和尚》:“進士骨節酸楚,腹中雷鳴,溲溺俱下。”

葉聖陶 《未厭集·一包東西》:“隨後就是慘酷的拷問……躺在溲溺浸漬的泥地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