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美

溪美

溪美村位於福鼎市東南部,距市城57公里,村域面積9.68平方公里,有大小16個自然村,聚居著漢、畲、回等民族,全村有1120戶,3946人截至目前,該村已有500多戶居民獲得省、寧德市、福鼎市及店下鎮各級文明創建榮譽。溪美村也先後多次被評為福建省文明村、敬老模範村;寧德市文明村、小康明星村、美德在農家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鎮溪美村

溪美村位於福鼎市東南部,距市城57公里,村域面積9.68平方公里,有大小16個自然村,聚居著漢、畲、回等民族,全村有1120戶,3946人,(其中中心村常住人口3020人、暫住人口1356人),黨員78人。近年來,溪美村“兩委”在市委、鎮黨委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實踐“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立足當地、抓住區位、人文優勢,自創一條“精神文明來引路、黨員民眾帶好路、能人民眾共致富、基礎設施鋪好路、引進外資快致富”的具有溪美特色農村致富奔小康新路子,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

福鼎溪美村福鼎溪美村
全面開展創建文明村活動,促進全村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2007年實現全村社會總產值達 1.16億元,村財收入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100元。曾先後獲的省級“文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小康明星村”、“優勝村莊”、“社會治安模範村”、“省級園林式村莊”等各種榮譽稱號30多次。1997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200個創建文明村建活動之一。2003年被省、地、市婦聯、文明辦列為首批“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原省委書記賈慶林的題詞,時時鼓舞、鞭策著溪美人。
福鼎市店下鎮溪美村被文化部、全國婦聯聯合授予“全國美德在農家活動示範點”榮譽稱號。
福鼎市店下鎮溪美村確定以鄰里團結、移風易俗、家庭和睦、環境衛生等十個方面標準開展爭創“十星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美德在農家”等系列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及依託重大節日和老年活動中心、村圖書室、科技夜校等場地開展經常性文化體育生活,使文明之風長吹不息。
福鼎溪美福鼎溪美
截至目前,該村已有500多戶居民獲得省、寧德市、福鼎市及店下鎮各級文明創建榮譽。溪美村也先後多次被評為福建省文明村、敬老模範村;寧德市文明村、小康明星村、美德在農家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鎮

概況

溪美街道位於市區中心,面積65km2,轄15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8.1萬人,海外僑親1.2萬人。2006年出生率10.80‰,計生率93.20%。主要礦產有花崗岩、高嶺土等近10種,儲量大,品質高。植物有120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41%。西溪、藍溪兩條河流流經境內,水源充沛。先後被評為泉州市“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鄉鎮”、泉州市“愛國擁軍模範單位”等。白沙崎社區被省社區辦評為“福建省社區建設示範社區”。

經濟

2006年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工農業總產值16.92億元(其中工業16億元,農業0.92億元),工商稅收6182萬元,人均純收入6497元。用電量度19865.9萬千瓦時。 工業:企業316家。支柱產業:水暖消防、針織鞋業、機械鞋業、食品罐頭等。工業項目區情況:市成功科技項目區占地1500畝,入駐企業42家;鎮山、貴峰、崎峰、頂溪美、宣化、湖美等6個工業項目(小)區總占地1450畝,入駐企業95家。龍頭企業:福建省天廣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消防器材;南安市三晶矽品精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高純度金屬矽;南安市軸承有限公司,主要產品軸承;福建省成功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果蔬保鮮罐頭。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體系企業24家:南安軸承有限公司、三晶矽品精製有限公司、天廣集團公司、成功果蔬有限公司等。中國馳名商標2枚:福建省天廣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的“天廣牌”和南安軸承有限責任公司的“FK”。省著名商標1枚:仙境食品有限公司的“仙境”。省名牌企業4家:三晶矽品精製有限公司、天廣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軸承有限公司和仙境食品有限公司。有17個項目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型專利。

農業

耕地8000畝(人均0.1畝),山地107722畝(人均1.3畝),果園12000畝(人均0.14畝)。名優特農副產品:蔬菜、楊梅、花卉等。農業基礎設施:蓮塘糧食自給工程、鎮山片國家級節水增效示範項目、溪美片農業綜合開發工程等。生產基地:蓮塘、彭美等。

鄉鎮建設

溪美鎮為南安縣城,溪美鎮政府駐地柳新路,由原縣委黨校舊址改建擴建,有六層辦公樓和會場、宿舍等配套設施,組成鎮政府大院。
住房建設:村落比較集中,房舍比較稠密,多系土、石、木結構的“五間張”、“七架仔”,少數為石、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平房或樓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改建、擴建的住房增多。70年代,鎮區內新建房屋12萬平方米,80年代,鎮區內新建房屋19.5萬平方米。石、木、磚結構及鋼筋水泥的四層以上樓房達10萬平方米,人均住房10平方米。
公用建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溪美鎮發揮縣城優勢,至80年代末,共建街道有:南北向的新華街、中山街、民主街和新美路、湖中路;東西向的環城南北路、西美路、防堤路。1984年至1988年,在鎮區內先後新建榕橋中學、城關中學(改為職高)、西溪中學、霞光中學和柳城中學。新建溪美衛生院、溪美糧站、溪美供銷社、溪美僑聯、溪美旅社、溪美工商所、溪美稅務所、溪美公安派出所等。新華街的街心公園為綠化中心,綠化帶向各條街道延伸。
經濟建設:80年代建第一、第二市場,增設蓮塘、象山、榕橋三個農貿市場,又著手興建帽山、杏蓮兩個工業區。新建變電所、變電站各一個,可保證民用及工業用電,安裝自動電話1500門。198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621.9萬元。

其他產業及社會事業

(1)其他產業:交通運輸發達便利,省道308線、南同公路貫穿全境。有溪美房地產公司、南安大酒店、華僑大酒店、成功大酒店、必利達、聚樂園等商業企業230多家,就業人數3000多人,極大地滿足商旅、政務客人的多層次需求。
(2)教育事業情況:5所中學、11所國小、10所幼稚園。省一級達標南安一中
(3)衛生設施情況:綜合型醫院2所(南安市醫院、溪美衛生院),保健站2個(市婦幼保健院、市衛生防疫站)。
(4)僑親捐資歷年累計3100萬元,主要鄉賢:王式聰(居住印尼)、洪祖持(居住台灣)。
(5)供水、供電、通信、有線、村級水泥路鋪設情況:有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4座,有110千伏變電站和日產20萬噸的自來水廠;郵電通信實現電話程控化和傳輸數位化,行動電話覆蓋率達到100%;實現村村通公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