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瀨鎮

洪瀨鎮

洪瀨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屬泉州半小時經濟圈,晉江東溪橫貫全境,省道307線穿越沃野,與南洪、洪四、洪六公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全鎮面積87平方公里,鎮區面積9.2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其中社區4個,人口總數8.4萬多人,海外僑親5萬多人,自古集市貿易繁榮,是聞名遐邇的商貿古鎮。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洪瀨鎮洪瀨鎮
洪瀨歷史悠久,公元504年,梁武帝置南安郡於豐州城,毗鄰的洪瀨逐漸形成集鎮。隋唐五代之後,洪瀨商埠碼頭開始繁榮。因晉江上游東溪流至西林湖尾時,地勢下斜,溪中多卵礫石,瀨頭洪水湍急,故稱“洪瀨溪”。溪畔的集鎮稱“洪瀨鎮”。

洪瀨人主要以漢族為主,姓氏有80種,主要姓氏有黃、王、戴、張、蘇、陳、徐、林、鄭、蔡、倪、郭等。

洪瀨鎮耕地面積25864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甘薯、大豆、馬鈴薯、花生、蔬菜等。森林面積72480畝,森林蓄積量26503立方米,覆蓋率53%,綠化率93.6%。主要山峰有葵山、玉錦山、雙髦山、大湖山、大陽山(海拔均在500米左右)。

明珠閃爍東溪畔,千年古鎮展新姿。洪瀨鎮堅持以“擴城區、興工業、振商貿、扶農業、強文教”為目標,以推進小城鎮建設、工業項目小區為重點,帶動全鎮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先後投入資金1.6億元,完成了鎮區部分舊區拆遷改造,新建樓房20多萬平方米,新辟商貿大街3條,東溪東側築建3.8公里防洪堤及建設別墅區150幢。

洪瀨鎮熱鬧的慶典
洪瀨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洪瀨鎮有企業1400家,其中年納稅超百萬的企業有11家。主要支柱產業為:化工、鞋帽、針織等。有3個工業項目區:東溪工業項目區、紅宮山工業項目區、揚西科技工業項目區。

洪瀨科教文衛事業蓬勃發展。洪瀨鎮有1所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新僑中學,3所國中校,22所國小,2所中心幼稚園。有設備比較完善的一級甲等中心衛生院1所。民眾文化生活豐富,蜈蚣閣、南音、高甲劇團、西樂隊、舞獅隊等異常活躍。三星級酒店金鹿大酒店聞名遐邇。豐富多彩的雞爪、黑粿、九層粿等風味小吃更使洪瀨聲名遠播,紅毛雞爪、貽慶滷鴨、黑果雞爪等分別被評為泉州“十佳”名小吃、中華名小吃等。

改革開放以來,鎮黨委、政府的領導立足洪瀨實際,大膽探索,加快發展,圍繞抓集鎮帶農村、抓改建促貿易、抓小區興工業的工作思路,扶農業、興工業、振商貿、擴城區、強文教,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該鎮被評為福建省的百強鎮、工業衛星鎮、三連冠“雙擁模範”鎮、泉州市“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歷史沿革

洪瀨鎮美色晉江
洪瀨因溪而得名。晉江的上游東溪流至湖尾時,因地勢下斜,溪中多卵礫石,瀨水湍急洪大,故稱“洪瀨溪”。梁武帝置南安郡,豐州成為南安郡治後,毗鄰的洪瀨逐漸形成集鎮。宋為懷德鄉豐年裡,從政鄉崇化里、靈感里、遵教里,德教鄉趨庭里、崇和里、嘉禾里。元、明、清分屬四、五、六、十八、十九都。民國17年在洪瀨設第三區,轄今洪瀨、豐州、霞美、梅山、康美、洪梅、羅東、東峰、九都、向陽等一帶。民國31年,第三區改為第二區。民國35年置洪瀨鎮。

解放初,在洪瀨鎮設第八區,轄今洪瀨、康美一帶及梅山部分。1956年設洪瀨區。1958年在洪瀨設紅色公社(年底更名為洪瀨公社)。1959年析出康美。1961年置洪瀨區,轄今洪瀨、洪梅、康美一帶。1965年析出康美,設洪瀨公社。1965年5月劃出洪瀨鎮為縣直屬鎮。1968年洪瀨鎮併入洪瀨公社。1979年析出洪梅。1984年10月公社改鄉,同月改鎮。

行政區劃

洪瀨鎮洪瀨鎮

1997年,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8.1萬,轄西林村、前峰村譙琉村溪霞村建洪村集新村壩田村、楊美村、葵山村厝斗村葵星村、東林村、福林村三林村都心村躍進村前瑤村大洋村18個村委會和洪東、洪南、洪西、洪北4個居委會。

經濟狀況

洪瀨鎮桉樹
洪瀨土地、丘陵總面積67720畝,平原面積58950畝。耕地:全鎮現有耕地25864畝,其中水田13385畝,種植水稻、花生、小麥等作物;農地12479畝,種植花生、地瓜、大豆、芝麻等耐旱作物,糧食生產經濟保護區1480公頃。用材林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桉樹,有林面積69992畝,疏林面積99畝,森林蓄積量26503立方米。果樹:有7個規模果林場,果園面積近4萬畝,以四都龍眼為主,全鎮龍眼種植面積28804畝,荔枝種植面積805畝,蘆柑種植面積476畝,此外還有枇杷、柿、栗等。綠色農產品:建立以溪霞、集新、東林、都心等村為主的蔬菜基地,蔬菜複種面積15000畝。現有一個國家級無公害生豬飼養基地(龍峰園農場),一個省級無公害綠色產品基地(維食蔬菜),三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蔬菜、雞蛋、土豆)。

洪瀨鎮域內水資源主要來自東溪。東溪系晉江的東幹流,發源於永春縣北部的雪山南坡,自北西向東南經永春入南安九都、流經碼頭、梅山、洪瀨向南西經康美、美林,至豐州的雙溪村與西溪匯合,沿途納詩溪、淘溪、羅溪和梅溪等支流。東溪經山美水庫調節後,河水沙及污染物質含量少,色碧質清,可作生活用水。水利設施有電灌站2個,小(一)型水庫2個,小(二)型水庫5個,山圍塘36個,灌溉渠道90多公里。

產業發展

洪瀨鎮化工廠
農業資源。洪瀨鎮耕地總面積2.1萬畝,山地面積7萬多畝,其中果園面積1.3萬畝,電灌站2個,小(一)型、小(二)型水庫共9個,灌溉渠道90多公里。農作物主要以水稻、甘薯、花生等為主。洪瀨鎮龍眼種植面積2萬多畝,有七個規模果林場。鎮推進農村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工業方面。洪瀨鎮企業1356多家,以化工、鞋帽、針織為支柱產業。現有三個工業區:一是東溪工業區,規劃3000畝,現已開發1200畝,企業年產值6.2億元;二是紅宮山工業區,占地650畝,企業年產值1.4億元;2002年規劃建設揚西科技工業區,該工業區計畫總投資7700萬,已完成揚西科技工業園2320畝土地總體科學規劃和會審,實施邊開發邊引進,首期已投資1800多萬元用於征地800多畝和建設1.7公里防洪堤基礎工程。工業區內企業347家,有金鹿日化,有足友鞋業,幫登童鞋等10家企業年納稅超200萬元,獲中國馳名商標1家、省名牌產品3家、省著名商標3家、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7家。

鎮區改建

洪瀨鎮洪瀨鎮
洪瀨鎮區改建按照“打開城門、拓寬空間、建改並舉、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設思路,進一步樹立經營城市理念,走好經營城市的發展路子。從1998年開始,鎮區改建進行總體規劃,1999年進行動員搬遷,2000年實施改建。經過這幾年的運作,(1)完成洪東、洪南片區一期和二期改建,其中:一期共拆遷舊區面積5.4萬平方米,拆遷500多戶,新建面積8.5萬平方米,投入資金計500萬元;二期改建拆遷舊區4.7萬平方米,涉及拆遷戶547戶,建築面積13 萬平方米,總投資達9000萬元。(2)投資2300萬元,建設鎮區東溪防洪堤2.1公里,評定為優質工程,經受了較大的洪峰的考驗,在防堤內配套建設沿防洪堤休閒設施,成為東溪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和人們休閒的好去處。(3)總投資650萬元,新建面積5600平方米的美食街一片繁榮,有力地推動洪瀨第三產業的發展。(4)規劃建設規模150幢的江濱花苑別墅區初具規模,區內水電、道路、電信、 有線電視、排水排污等設施陸續完成,竣工和正在興建的已有100多幢,進一步提高了鎮區品位。(5)總投資700萬元,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的濱州商住樓已完成兩幢大樓外裝修。(6)投資650萬元,遷建洪瀨第一中心國小。(7)完成瑞基廣場建設,配套建設150泊位的地下停車場、燈光籃球場、老年體育活動中心、環形跑道。(8)投入800萬,共有攤位200多個的中土爐市場及總投資1500萬元,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傑誠大廈的已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鎮區沿街店面亂排攤設點、占道經營的混亂秩序,並且進一步完善了鎮區現有的商業網點布局,擴大了鎮區商貿規模。(9)投入120多萬元,完成鎮區東大路車站至新大橋段0.8 公里的排水溝擴改工程,從而有效地改變東大路段積澇堵車的現象。

科教文衛

洪瀨鎮義務為村民體檢
洪瀨鎮有四所中學,在校學生數5252人,國小24所,在校學生數8839人,中心幼稚園2所;衛生院1所,敬老院1所;義務教育成效顯著,13所國小54間完成“四室”建設,新僑中學被評為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洪瀨中心國小、譙琉中心國小、第二中心國小先後被評為福建省農村示範中心國小。鎮財投入超1000萬元,社會捐款超1000萬元,用於教育事業,其中遷建第一中心國小等3所及拆舊建新20所國小,面積共13300平方米。2004年該鎮順利通過泉州市創建國小“十配套”達標驗收和省“雙高普九”的驗收。籌集400多萬元建設衛生院住院部和門診大樓,進一步改善了廣大民眾的醫療條件。完成總投資100多萬元,占地20畝瑞基廣場的建設,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多方籌資4000多萬元,累計鋪築鄉村水泥路150公里,拆舊建新村3萬多平方米,推進寬裕型小康村建設步伐。足額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進行五期22戶“二女戶”和四期8戶殘疾人“安居工程”建設,進一步社會保障體系。雙擁共建結碩果,2004年,該鎮獲得省級“雙擁模範鎮”(三連冠)的光榮稱號。積極開展“平安洪瀨”創建工作,精心構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堅決落實計畫生育、環境保護、國土資源“三大國策”,實現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