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中立

湯中立

湯中立,男,漢族,1934年生,安徽安慶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名譽院長,長安大學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礦產勘查專家,礦床地質學家,一直致力於我國礦產資源勘查和岩漿礦床的研究工作。 1934年10月出生,安徽安慶市人。1952-1956 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近10餘年來,主持或參與的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0幾項,多項獲獎,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李四光地質科學獎l項,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 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士。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湯中立 湯中立

湯中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安大學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礦產勘查專家,礦床地質學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礦產勘查專家,礦床學家。一直致力於我國礦產資源勘查和岩漿礦床的研究工作。任原地礦部高級科技顧問,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顧問,中國礦業聯合會顧問,中國地質學會西部開發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顧問,並任長安大學教授、博導,兼任蘭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校教授、博導。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湯中立(1934.10.30-)地質礦產勘查專家、礦床學家。安徽省安慶市人。1952年畢業於安徽省安慶市第一中學,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甘肅省地質礦產局高級工程師,並任長安大學教授。在陳鑫先生指導下,依據找礦線索,發現金川鎳礦。評價了第一礦區特大型勘探基地。發現第二礦區深部厚大富礦體,致使其躍升為世界第三大銅鎳礦。研究總結了金川礦床模式和中國鎳礦成礦規律,提出了“小岩體成大礦”的學說,促進新的鎳礦勘查工作。以上工作一舉結束了我國缺鎳少鉑的局面,步入了世界鎳資源大國的行列,為金川鎳工業的產生奠定了資源基礎。1981年國務院批准建立金昌市,從此昔日的荒山戈壁,變成了名揚四海的鎳都。

湯中立院士,1934年10月生於安徽省安慶市。出版學術專著10部,譯著2部,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湯中立院士主持或參與的國家級和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0餘項,多項獲獎,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李四光地質科學獎l項,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金川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先後在蘭州大學等高校培養出近3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他們均以優異的成績走向工作崗位,並相繼擔任重要的技術職務,在各自的崗位中為國家再創輝煌做貢獻。

人物生平

1934年10月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同年4月赴地礦部甘肅省地質局祁連山地質隊,從事地質礦產普查等技術工作,任分隊技術負責人。

湯中立 湯中立

1959年—1972年任地礦部甘肅省地質局第六地質隊工程師,大隊技術負責人,地礦局區調隊大隊總工程師,省地礦局副總工程師、副局長、總工程師。

1972年—1980年任甘肅省地質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

1980年—1981年任甘肅省地礦局總工程師兼地礦局副局長;甘肅省礦產儲量委員會副主任;常務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西部開發委員會副主任。

1995年榮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當選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湯中立院士通過數十年對金川礦床成礦模式的深入糸統研究,提出了“深部熔煤離—一一期或多期貫入成”理論,並建立了以甘肅金川、吉林紅旗嶺、新疆喀拉通克、河北銅硐子四個小岩體銅鎳礦床為代表的深部熔離——貫入的組合成礦模式。該理論成果在國內外被廣泛引用,使我國在岩漿硫化物礦床研究領域的科學研究水平躋身於工世界前列。

數十年來,湯中立院士一直致力我國鎳礦事業的研究工作,先後出版和發表了專著5本,譯著多部,撰著和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代表性論著有:《中國鎳礦床》、《金川銅鎳硫化物(含鉑)礦床成礦模式及地質對比》、《中國岩漿硫化物礦床的主要成礦機制》、《中國硫化鎳礦床類型及成礦模式》等。先後榮獲甘肅省委、省政府科技先進工作者;地礦部全國地礦系統勞動模範;甘肅省政府、地礦部聯合授予“祖國鎳都開拓者”榮譽稱號;甘肅省優秀專家;國家出版局著作出版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李四光地質科學家榮譽獎;金川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湯中立院士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言傳身教,嚴謹治學,先後培養出多屆優秀碩士生、博士研究生,他們均以優異的成績走向工作崗位,並相繼擔任重要的技術職務,在各自崗位中為國家再創輝煌做貢獻。

作為我國“鎂鐵岩、超鎂鐵岩及岩漿硫化物礦床”的主要研究者和科學帶頭人,“九五”以來湯中立院士先後承擔的研究課題有“銅鎳鉑找礦攻關”(1996-2000年);“礦山—紹興斷裂帶構造背景與成礦前景”(1998-2000年);“中國大陸重要地質成礦時期大規模成礦作用及時空結構”(1996-2000年);“中國西部鎳鈷鉑族資源潛力及可持續開發利用”(2001-2002年);“不同時期大規模成礦作用”(2000-2003年);“中國超大型岩漿鎳鉑礦床成礦預測”(2001-2002年)等多項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工程院和國家科委重大研究項目。

求學歷程

1934年10月,湯中立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戰事很快波及到安慶。其時,年幼的湯中立學步未穩,但他不得不隨著父母跟著逃難的人群,輾轉到湖南省乾縣所里鎮暫住下來。父親在流亡中學當教員,母親還得幫人漿洗衣服,掙點收入補貼家用。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湯中立讀完了國小。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他又隨著難民隊伍回到了安慶市。

湯中立 湯中立

新中國成立初期,湯中立高中畢業,1952年9月,他進入了北京地質學院,開始了他對地質學的學習、認識和理解。其間,他曾聆聽過李四光、孫雲鑄、謝家榮、尹贊勛、袁復禮、馮景蘭等學者的演講或教誨,他們獻身地質科學的精神,以及在地質實踐中所表現的科學態度,成為他的人生榜樣。尤其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一次講演時,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說,你們應當成為新中國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這番話情切意真,就是希望同學們成為新中國優秀的地質學家,像神話中的“土地神”一樣,熟悉和掌握腳下的地球。湯中立對這次講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還記著李四光講演時的神采。

與此同時,湯中立更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地質理論知識,以優異的成績實踐著自己的諾言,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地質學家奠定著堅實的基礎。湯中立完成對自己理論學習的檢驗是畢業生產實習。1955年秋天,他和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小隊,到山西省五台山區填制1∶5萬比例尺地質圖。他們把圖幅按人頭分成若干塊,每人負責一塊,工作進入誰的領域就由誰當“隊長”,並由其承擔最主要的任務。其他同學在其分派下完成本塊的填圖任務,而且要為“隊長”收集畢業論文的資料。湯中立負責的地域恰好在滹沱河的兩岸,地形呈現為一片廣闊的砂礫。在這樣的地區中完成填圖相對容易,但對於將來要完成的畢業設計卻是相當棘手。然而湯中立卻表現出突出的應變能力。他將同學們組織起來調查果樹的分布範圍、生長年齡和長勢情況,調查水井的水深、水質和歷史變化。最終,他完成的畢業設計是《山西繁峙滹沱河沿岸第四系地質與果樹調查的關係》。這一設計別出心裁,獨樹一幟,獲得了很好的評語。他和同學們共同完成的地質圖,後來被作為五台山區地質圖的一部分公開出版。

地質生涯

1956年春天,湯中立和幾位畢業同學一起來到酒泉,在甘肅省祁連山地質隊開始了他的地質生涯。其時,大西北正是國家建設的重點,急需地質工作者為國家提供各種礦產資源地。這為湯中立實現其地質理想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從1956年起,湯中立先後在甘肅北山地區,祁連山地區和河西走廊兩側山區從事地質普查工作。他先從實習生開始,由於他在工作中表現出的突出能力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第二年就擔任分隊副技術負責人,第三年任分隊長、技術負責人。在此期間,湯中立和他的同事們,在前輩地質專家宋叔和、陳鑫、嚴濟南等人的指導下,通過不同比例尺的地質填圖、檢查古礦坑遺蹟和民眾報礦線索等方法,先後在以上地區發現了銅礦、鐵礦、螢石礦、鎳礦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礦產地。

1956年7月湯中立、陳振興、杜松亭三名實習生組成地質組,由湯中立任組長,在甘肅北山星星峽—白墩子一帶進行1∶20萬路線地質調查。一天,在進行地質路線填圖時,發現一塊含銅礦的轉石:淡黃綠色蝕變岩,除孔雀石外,隱約可見黃銅礦豆點。當時已近中午,他們商定停止路線觀察,改按轉石追索法,沿著戈壁灘上轉石可能的來源方向一步一步追索。他們一直追到一座黑色大山的背後,銅礦轉石突然增多,而且有古人采冶的遺蹟,在這裡,他們終於找到了原生礦露頭。經過觀察,原來這座黑大山的岩性是輝長岩,岩石中也有微弱的黃銅礦化,山背後低凹處是蛇紋石化橄欖岩與底盤白雲質大理岩接觸,就在外接觸帶發育一條北西西向的銅礦矽卡岩帶。於是他們便投入地質填圖和地表工程揭露。嚴濟南工程師和蘇聯專家謝爾巴科夫聞訊從大隊部趕赴現場,指導勘察。根據蘇聯專家建議,當年10月份打鑽,見到深部原生礦。第二年,由甘肅省地質局組隊勘探,求得銅金屬儲量4.3萬噸,Cu品位1.64%;銀93.9噸,品位93.3克/噸。其後,由白銀公司實施礦山開採。

慧眼“卵石”誕鎳都

1958年10月7日,時任祁連山地質隊一分隊分隊長、技術負責人的湯中立,帶領巡迴檢查組王全倉、邱會鴻等一行五人,來到永昌縣河西堡,向縣委設在那裡的大煉鋼鐵指揮部匯報工縣委書記王虎法帶領他們查看民眾的報礦成果。湯中立挑出幾塊感興趣的標本詢問情況。一塊大如卵石、布滿孔雀石的礦石標本引起了湯中立的特別注意。問清礦石標本的來歷後,湯中立和其他同事立即驅車趕到永昌縣,然後又追蹤到寧遠堡報礦人的住地,由報礦人唐東福熱情引路,前往白家咀子含孔雀石的岩體露頭處。此時已近黃昏,他們稍事觀察敲打一陣,在夜色降臨之際安營紮寨。在其後的兩天時間裡,湯中立和王全倉、趙國良對礦化露頭、超基性岩性的範圍、頂底盤圍岩進行了追索和初步圈定,並勾繪了地質草圖。根據當時的工作情況看,只是在超基性岩體(後來的一號礦區)的北側找到兩處氧化礦露頭,每處露頭長20—30米,寬10餘米,兩處露頭之間相距約300米;礦化露頭上,孔雀石、銅藍、錫鐵礦十分發育,黃、褐、藍、綠,色彩繽紛。湯中立面對此種情況,把眼前的發現與兩年前發現的輝銅山銅礦進行了比較:兩者都發育在基性超基性岩體底盤與白雲質大理岩的接觸帶上,此處發育在內接觸帶,彼處是在外接觸帶;按地表礦化程度,這裡比輝銅山的情況更好;輝銅山經勘探證實是一個富銅礦,這裡肯定是一個更有希望的銅礦。在這種對比基礎上,湯中立採集了必要的標本回酒泉大隊部匯報,留下王全倉等人繼續在現場工作。在酒泉,湯中立把他們的發現分別向蘇聯專家扎庫敏聶依和大隊負責人陳鑫工程師作了匯報,並陳述說,這是一個很有希望、需要進一步開展評價工作的銅礦。這一觀點得到認可,他便趕回河西堡,到分隊其他各組抽調人員,加強白家咀子組的力量,開展更大規模的評價工作。

陳鑫工程師來到河西堡,並帶來一份化驗單。陳鑫告訴湯中立,對他帶回的礦石標本進行了銅鎳兩項測定,結果,Cu16.5%,Ni0.9%。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金川銅鎳礦床最早的一次礦石標本分析報告。其後,陳鑫和湯中立趕赴白家咀子現場,布置了地面地質填圖和兩口淺井、六個探槽。湯中立一直留在現場工作,直到1958年12月中旬,幾個探槽均見到了氧化礦。與此同時,第一口淺井打到七八米深時,見到了具海綿隕鐵結構的原生銅鎳礦。1959年元月,省局和大隊組織兩台鑽機施工兩個鑽孔,不久,兩孔深部都見到了厚層原生礦體。這就充分證實了該處是一個大型的硫化銅鎳礦床基地。在以後的兩年多時間裡,湯中立作為大隊技術負責人陳學源的助手,參與組織了金川礦區的地質勘探技術工作,並完成了該礦區最終勘探報告的編制。經全國儲委主持的審查會議批准,提交鎳儲量90萬噸,銅儲量50萬噸。為中國第一個鎳工業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可靠的礦產資源保證。

湯中立 湯中立

1965年,是湯中立任大隊技術負責人的第三個年頭,也是金川鎳礦勘察工作最為關鍵的時期。第一和第三兩個礦區勘探結束,第四礦區普查孔證明是貧礦。在岩體出露面積最大的第二礦區,地表沒有礦化顯示,此前曾按200米行距施工過19個鑽孔,結果僅在岩體東部發現了一些規模不大的隱伏貧礦體;在岩體的西部,每個剖面上的兩個鑽孔都沒有見礦,卻都在200米多深度穿過超基性岩時出現了圍岩。湯中立遇到了困惑:岩體是不是呈一個鍋底尖滅了?如果岩體像鍋底那樣尖滅,那么,金川礦區也就沒有再大的發展前景了。面對困惑,湯中立和同事們經過反覆比較研究,認為這樣尖滅不大自然,因為第一礦區岩體和礦體形態向深部是有較大延伸的,並且在第一礦區見到過含礦岩枝貫入到底盤圍岩中的現象。據此,他和一些同事認為深部值得探索。於是,湯中立主持編制了第二礦區深部找礦設計方案。方案的核心就是設計了一批深度400—550米的鑽孔,找岩體漏向深部“岩枝”中的礦體。

12線ZK22孔的施工設計深度為530米,預計打到岩枝中礦體後將於460米處穿過去進入底盤圍岩。但在實際施工中雖然見到了岩枝,但岩枝中並不見礦,鑽孔卻提前於375.7米打穿岩枝進入圍岩,按常規見到底盤圍岩就可終孔。湯中立和他的同事們的探索精神,他根據所打到的岩石還不是含礦純橄岩,推測主岩體還沒有打到,深部還大有希望。因此他堅持不能終孔,而是要求繼續向深部鑽探。結果在410.71米,又見到第二個“岩枝”。湯中立再次修改設計方案,繼續加深鑽探,終於在566.71米時,見到下部岩枝中的隱伏富礦體。經過多次調整設計深度,並換了一台千米鑽機施工,一直鑽到924.87米時才穿過岩體終孔。結果隱伏礦體厚度達到358.16米,完成了一次對地質科學求知領域進行探索的重大突破。

依據22孔的實踐結果,又在2線至26線一千多米長的地段布置了幾十個鑽孔,幾乎是每個孔都見到了深部隱伏富礦體,這使金川礦床的銅鎳勘察儲量翻了幾番,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鎳礦。

1978年,湯中立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樹立為科技先進工作者;1980年又被評為全國地質系統勞動模範,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評功授獎大會。

1986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和地質礦產部在金昌市公園內建立地質工作者紀念碑,湯中立的名字作為鎳都的開拓者的代表之一,被鐫刻於碑文中。

學術簡歷

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同年4月赴地質部甘肅省地質局祁連山地質隊,從事地質礦產普查等技術工作,歷任分隊長和技術負責人。1959~1972年任地質部甘肅省地質局第六地質隊工程師,大隊技術負責人;1972一1980年任甘肅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1980~1981年任甘肅省地礦局副總工程師,1981—1994年曆任甘肅省地礦局總工程師兼地礦局副局長,甘肅省礦產儲量委員會副主任、常務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西部開發委 員會副主任。1989年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5年榮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當選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2年任長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成就

湯中立 湯中立

1965年作為大隊技術負責人,提出並負責編制、實施了金川第二礦區深部找礦計畫,發現了深部厚大隱伏富礦體,使得金川礦床的儲量翻了幾番,致使金川躍升為世界第三大銅鎳礦,為金川鎳工業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從此,中國就由貧鎳國進入到世界主要產鎳國的行列。

1986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和地質礦產部在金昌市建立《獻給祖國鎳都的開拓者》紀念碑,湯中立的名字作為祖國鎳都的開拓者之一,被鐫刻於碑文中。

湯中立院士長期從事礦產勘查和地質礦產研究工作,是中國鎳礦工業和甘肅省金礦工業的開拓者之一,其重大貢獻是對金川鎳礦的發現和二礦區深部隱伏礦體的勘探和突破,使該鎳礦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鎳礦。

通過數十年對金川等礦床的深入系統研究,提出了“深部熔離——一期或多期貫入成礦”及“小岩體成大礦”等岩漿成礦理論,並建立了以甘肅金川、吉林紅旗嶺、新疆喀拉通克、河北銅硐子四個小岩體銅鎳礦床為代表的“深部熔離一貫人”的組合成礦模式。該理論成果在國內外被廣泛引用,使我國在岩漿硫化物礦床研究領 域的科學研究水平躋身於世界前列。

數十年來,湯中立院士一直致力於我國鎳礦事業的研究工作,先後出版學術專著5部,譯著2部,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代表性論著有:《中國鎳礦床》、《金川銅鎳硫化物(含鉑)礦床成礦模式及地質對比》、《中國岩漿硫化物礦床的主要成礦機制》、《中國硫化鎳礦床類型及成礦模式》等。先後榮獲甘肅省科技先進工作者、地礦部全國地礦系統勞動模範、甘肅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甘肅省優秀專家光榮稱號,1986年被甘肅省政府和地礦部聯合授予“祖國鎳都開拓者”榮譽稱號;2000年以來,湯中立院士主持的國家級和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0餘項,多項獲獎,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l項,李四光地質科學獎l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金川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199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2002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一等獎”。

2006年第八屆全國礦床大會上提出“小岩體成大礦”不僅在(超)基性岩硫化物礦床方面,而且在中酸性岩成礦方面都是主導性的成礦因素之一。提出了(超)基性岩和中酸性岩“小岩體成大礦”的機制、九種成礦類型和十四個實例。為回響國務院加強地質工作的部署提供了岩漿成礦方面的套用理論支撐,也為內生成礦作用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湯中立院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言傳身教,嚴謹治學,先後培養出多名優秀碩士、博士,他們均以優異的成績走向工作崗位,並相繼擔任重要的技術職務,為地質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研項目

“中國大陸重要地質成礦時期大規模成礦作用及時空結構”;“中國西部鎳鈷鉑族資源潛力及可持續開發利用”;“古生代大規模成礦作用”和“中國超大型岩漿鎳鉑礦床成礦預測”等,為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工程院重大研究項目。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版專著

湯中立,李文淵,金川銅鎳硫化物(含鉑)礦床成礦模式及地質對比,地質出版社,1995

湯中立,巴恩斯,岩漿硫化物礦床成礦機制,地質出版社,1998

湯中立,白雲來,徐章華,華北古陸西南緣(龍首山—祁連山)成礦系統及成礦構造動力學,地質出版社,2002

翟裕生,湯中立,鄧軍,古陸邊緣成礦系統,地質出版社,2002

湯中立,錢壯志,任秉琛,中國古生代成礦作用,地質出版社,2005

湯中立,姜常義,錢壯志,中國鎳銅鉑岩漿硫化物礦床與成礦預測,地質出版社,2006

重要論文

湯中立, 閆海卿, 焦建剛, 李小虎.中國岩漿硫化物礦床新分類與小岩體成礦作用,礦床地質,2006-1(被引115次)

湯中立. 中國的小岩體岩漿礦床,中國工程科學,2002-6(被引101次)

湯中立. 中國岩漿硫化物礦床的主要成礦機制,地質學報,1996-3(被引 95次)

湯中立,徐剛,等.岩漿成礦新探索——小岩體成礦與地質找礦突破,西北地質,2012-3

湯中立,焦建剛,閆海卿, 徐剛. 小岩體成(大)礦理論體系,中國工程科學,2015-2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