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湟中縣地處中國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土壤主要是:黑鈣土、栗鈣土、潮土、沖積灌淤土和耕作北方紅土等類型。土壤保肥性、供肥性、濕潤性、適耕性較好,適宜湟中胡麻的生長發育。湟中胡麻果實為碩果,種子扁卵圓形,淺棕黃色,直徑6-9毫米,籽粒飽滿、均勻。湟中胡麻營養豐富,蛋白質總量≥20.50%、脂肪含量≥38.8%、不飽和脂肪酸總量≥20.5%,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湟中胡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湟中胡麻果實為碩果,種子扁卵圓形,淺棕黃色,直徑6-9毫米,籽粒飽滿、均勻。湟中胡麻營養豐富,蛋白質總量≥20.50%、脂肪含量≥38.8%、不飽和脂肪酸總量≥20.5%,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

藥用價值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胡麻籽中α-亞麻酸含量為53%,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在人體內可轉化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α-亞麻酸有抗腫瘤,抗血栓,降血脂,營養腦細胞,調節植物神經等作用,亞麻籽中含有大量多糖,多糖有抗腫瘤,抗病毒,抗血栓,降血脂的作用。亞麻籽油中還含有VE,VE是一種強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有延緩衰老和抗氧化的作用。亞麻籽中含有類黃酮23毫克/100克。類黃酮化合物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良好作用。亞麻籽中鋅的含量也較高,鋅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湟中縣地處中國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其地形地貌兼具二者特點。境內三面環山,祁連山-余脈-娘娘山雄踞於北,拉瘠山脈綿亘西南。湟水由西向東橫貫縣境中部,兩側形成多級河谷階地。全縣境內河谷錯縱,山川相間,地形地貌比較複雜。山地丘陵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9.9%。整個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抬升,最低點是田家寨鎮謝家村,最高點是群加藏族鄉的果石摘山峰,相對高度為2264米,局部高差常為200-700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變化十分顯著。縣境內的土壤主要是:黑鈣土、栗鈣土、潮土、沖積灌淤土和耕作北方紅土等類型。土壤保肥性、供肥性、濕潤性、適耕性較好,適宜湟中胡麻的生長發育。

水文情況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湟中縣地處內陸,一般來說降水不足。但因拉瘠山脈和娘娘山形成南、北兩面由西向東的人字形屏障,對東南季風挾帶的潮濕氣流具有阻擋抬升作用,產生類“濕島”效應,使本縣降水量不僅大於湟水中下游諸縣,而且大於湟水上游的湟源縣,在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屬於降水較豐而受乾旱威脅較輕的縣份。二十年平均年降水527毫米,境內絕大部分地區平均降水量都大於400毫米,而占全縣總面積63%的中高山區平均年降水500-650毫米以上。這不僅可以滿足當地農作物需求,而且為川水地區發展灌溉農業提供了良好條件。由於降水條件相對較好,加之“環山匯水”的有利地形,水資源比較豐富,而且水資源無污染,水質優良,礦化度較低。全縣大小河流15條,境內河流總長331.25公里,水資源總量4.2億立方米。

氣候情況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湟中縣海拔2225-4489米地處中緯度內陸高原,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高,光能資源較為豐富;冬季漫長,夏季涼爽,四季不明顯;氣溫溫差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588.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59%,年總輻射量142.14千卡/平方厘米;年極端最高氣溫29.4℃,極端最低氣溫-31.7℃,年均溫度2.5℃,最熱月均氣溫11-1℃,最冷月平均溫度-10.9℃;日平均氣溫≥0℃積溫900-2578℃;≥5℃積溫700-2158℃;≥10℃積溫0-1307℃;生長季(0—-2℃)85-220天,熱量可滿足一季作物需求,在海拔2500米以下川水地帶,年均溫≥4℃,生長季超過220天,由於氣候溫涼,日照時間長,有利於胡麻的生長。

歷史淵源

胡麻種植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波斯灣、黑海及裏海地區就開始種植胡麻,出現了用胡麻織就的布料。到中世紀時,胡麻籽在小亞細亞地區廣泛種植。

中國對胡麻的利用有2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漢代特使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胡麻種子,在青海、陝西等地開始種植。

2006年,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引進優良品種胡麻在湟中縣進行適應性種植。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2009年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亞麻籽油國家標準》頒布實施。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湟中縣胡麻種植面積達0.16萬畝,總產量40萬公斤。

產品榮譽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湟中胡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湟中胡麻域保護範圍為青海省湟中縣行政區域內,青海省東部,湟水中游。地理坐標為北緯36°13′32〞—37°03′19〞,東經101°09′32〞—101°54′50〞;東與西寧市、平安縣毗連,南與化隆、貴德兩縣交界,西與海晏、湟源兩縣接壤,北與大通縣相鄰。全縣東西長約68公里,南北寬約91公里,幅員面積為27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田家寨鎮、土門關鄉、上新莊鎮、魯沙爾鎮、共和鎮、大才鄉、漢東鄉、多巴鎮、上五莊鎮、攔隆口鎮、群加鄉、海子溝鄉、李家山鎮,西堡鎮、甘河灘鎮地區,是青海省主要胡麻生產區之一。

質量技術要求

大氣、灌溉水、用藥防執行標準GB3095-1996大氣質量標準GB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4285-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選擇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為宜,含鹽量在0.2%以下的鹼性土壤亦能栽培。忌連作。

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選用抗病、豐產、抗旱、耐瘠薄、含油量高的優良品種,建議品種:隴亞10號、隴亞9號、定亞17號、定亞18號、晉亞8號等品種在西寧地區均有良好的表現。播種前進行種子清選、曬種,除菌消毒。

生產過程管理

整地:前茬作物收穫後,徹底清潔田園;深耕細耱,要求土壤疏鬆,地表平整,土質細碎。

施肥:畝施優質有機肥2~3方、磷酸二銨10—12公斤、尿素5~7公斤作基肥。將50%的尿素作為種肥施入。

播種:播種時期為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

條播:播種量為5千克/畝;撒播時可適當增加0.5-1公斤。

播深:一般墒好時適宜播種深度為2~3厘米,如土壤墒情差,適宜播深4~5厘米,不宜超過5厘米。

除草:中耕除草一般進行兩次。第一次在苗高10~12厘米時進行,中耕除草宜淺,要求精耕細作。第二次在現蕾前進行,中耕深度要加深。草害嚴重的田塊可選擇8.8%的精喹禾靈乳油、40%立清乳油50毫升/667平方米藥劑防治。。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炭疽病。防治方法:播前可用70%甲基托布津1:100拌種,生長期用80%的代森鋅600倍液進行防治。主要蟲害為蚜蟲,防治方法:用蚜虱淨800液進行防治。

收穫:當胡麻蒴果變黃、下部葉子脫落、種子變硬時即可收穫。收穫後,放置通風乾燥處,防止雨水等淋濕發霉。帶莖稈充分乾燥後便可脫粒。為了充分利用胡麻纖維,脫粒應儘可能採用脫粒機或者整齊平鋪打碾,脫粒後清理莖稈,扎捆漚制。一般進入水池中7~10天取出曬乾,碾壓4~5遍即可抖出纖維。胡麻地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為宜,含鹽量在0.2%以下的鹼性土壤亦能栽培。忌連作。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標誌使用:包裝採用袋式包裝和箱式包裝兩種。農產品地理標誌明顯,標清產品、品名、等級、重量(毛重、淨重),並註明檢驗人員的姓名或代號。

運輸裝運: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都要清潔、乾燥、無毒害物,並配有防風、防潮、防雨設備。運輸的種子,均應按種子批號附種子品質檢驗單、種子檢疫證和發貨明細表。在運輸期間如發生雨淋、受潮等事故,應及時晾曬乾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