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行省

湖廣行省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1276年名為荊湖行省,治潭州(今長沙),後改名湖廣行省。湖廣始專指兩湖之地,清代稱兩湖總督,亦曰湖廣總督。

簡介

湖廣行省,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昌縣治,領武昌等路三十,歸州等州十三,漢陽等府二,安撫司十五,南寧等軍三,屬州十七,自湖廣至廣西貴州四川南境皆屬焉,即今湖南全境及廣東電白縣以西、廣西河池縣以東、恩陽縣以南全境、又湖北漢川,武昌及興山巴峽以南地,自明分為湖廣、廣東、廣西三布政使司,湖廣始專指兩湖之地,清代稱兩湖總督,亦曰湖廣總督,即因此也,又因省治在湖北,俗遂呼湖北人為湖廣人。

歷史沿革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俗稱湖廣行省,治武昌路。至元十一年(1274)置荊湖為軍前行省,因擬取鄂州而別稱鄂州行省,十二年(1275)置荊湖行省治江陵路,同年徙鄂州路,十三年(1276)徙潭州路,同年徙鄂州路,十四年(1277)江陵改置荊湖北道宣慰司,同年置湖廣行省於潭州路,省鄂州行省入;十八年(1281)徙鄂州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