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鄉[湖北省崇陽縣]

港口鄉[湖北省崇陽縣]

港口鄉,位於崇陽縣東南部,與鄂贛兩省的通山、修水交界,下轄13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湖北省崇陽縣港口鄉

(圖)楠竹楠竹
港口鄉位於崇陽縣東南部,與鄂贛兩省的通山、修水交界,鄉政府所在地——西牛伴月距縣政府駐地天城鎮22公里。全鄉版土面積248.8平方公里,轄畈上、洞泉、游家、油榨、石嶺、小沙坪、港口、北山、橫嶺、柏嶺、大東港、小東港、塘口等13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6038戶,農業人口25213人,2004年人平純收入2188元,全鄉耕地面積20495畝,其中:水田12708畝,旱地7787畝。
港口交通發達,白界公路橫穿腹地24公里,可直達江西修水,現正在改造達國家二級公路標準,境內村村通公路,公路里程累計達100公里。
近三年來,港口鄉籌集了上千萬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一是港口、塘口兩個小集鎮占地面積達到2.1平方公里,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居住人口2100人,現有門店160個,小集鎮水泥路面硬化1公里,兩旁下水道、花格板、人行道、路燈、廣告燈箱裝飾一新。街道兩旁綠化,固定專人保潔,實現了集鎮的亮、綠、美,教育大樓、港口中學、衛生門診部、供電大樓、供銷商場、廣播電視站、計生服務大樓拔地而起,占地2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繁榮活躍,港口至塘口五公里之間的兩個小集鎮被鱗次櫛比的樓房連成一線,形成了山鄉一道亮麗的風景。二是全鄉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90%,800門程控電話遍布每一個角落,農村電網實現“兩改一同價”,農村醫藥衛生實現“一體化”管理。
港口自然資源殷實,現有山林面積28萬餘畝,楠竹蓄積量2000萬支,楠竹加工增值潛力巨大,國、鄉、村、組、個體聯辦五個層次的林場56個,其中八一林場是全省最大的村級林場,受到國家林業部的表彰。高堤豐富的精製石灰、塊石是極好的建築材料。
境內山林秀麗,空氣清新,風景如畫,是旅遊、休閒、學習和工作的極好去處,尤以白界公路一線風景點目不暇接。畈上的大泉洞,橫堤的木魚洞;游家的朝陽廟、羞月洞、槍水崖;汪家畈的獨燭照青天;塘口金太和、金華袞故居;還有投資20萬元的東港水上漂流業,讓人享樂無窮。
港口依託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結構,工農業發展較快。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現有竹木加工廠21家,煤礦6家,竹地板廠2家,其中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4家,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2家,年實現產值7760萬元。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營機制的轉換,全鄉初步形成了以竹木加工為主的“綠色產業”,以開採煤炭為主的“黑色產業”,以制磚廠為主的“紅色產業”,以燒石灰為主的“白色產業”和以石塊石子為主的“灰色產業”,這些產業的形成為港口鄉經濟的發展和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五彩繽紛的輝煌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