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馬

渤海馬

渤海馬是從1953年以來引進蘇高血、蘇純血、奧爾羅夫等輕型和乘挽兼用型父本,對本地土種馬經過20多年的雜交改良而成的挽乘兼用型馬種。主要分布於壽光北部。壽光渤海馬分乘挽兼用和挽乘兼用兩個品系,既具有輕型馬的氣質和靈活性,又具有重挽馬的溫馴和穩重。因此,渤海馬有大而不笨,結構勻稱,緊湊結實的兼用型特點。

基本信息

概述

渤海馬產區西部各縣有悠久的養馬歷史,農民富有養馬經驗,也是山東省商品馬、驢和的繁殖基地之一。近年來,在中心產區的廣饒縣城南約15公里的舊臨淄城區,發掘出的東周殉馬坑,一次殉葬馬六百多匹,說明當地養馬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從這些遺骨分析,古代至今五十年代初期,該地區所飼養的馬匹,都是屬於蒙古馬類型的地方品種。據1952年局部調查,當地馬的體高約為127cm,因體格較小,挽力較差,不能很好適應五十年代當時當地農村和國營農場農耕、運輸的需要。遂於1952年開始引入外來良種公馬,對當地馬進行雜交改良。其形成歷經三個改良育種階段:
1.引入輕型的蘇純血和蘇高血改良地方馬。山東省農林廳於1952年從河北省察北牧場調入10匹蘇純血和蘇高血公馬,當年在廣饒、壽光、無棣、濰縣、慶雲五縣,各建一處馬匹人工授精站,利用人工授精方法配種,至1956年共生產各齡一代雜種馬約2000匹。根據一代雜種馬的體型結構,既肯定了雜種體尺明顯增長的改良效果,也發現體型過輕、挽力不足和持久力差的缺點。於是又引入各類型良種,建立良種馬繁育基地,採取輪迴雜交方式,開始更大規模的改良工作。
2.建立良種繁育體系,利用輕、重良種公馬,以複雜雜交方式,進行輪交。1956—1958年,又引入蘇高血母馬6匹、公馬4匹,撥給廣北農場進行純種繁殖;引入頓河母馬10匹、公馬8匹,先後由齊河畜牧場和支脈溝牧場繁殖。1959~1960年引入阿爾登母馬l?匹、公馬2匹和蘇維埃重挽母馬13匹、公馬3匹,分別撥給廣北農場和昌邑種馬場進行純種繁育。 在繁育和推廣良種的同時,還從外省引進奧爾洛夫、阿爾登、蘇重挽三個品種的種公馬多批,為在產區、各縣和主要公社建立的馬匹人工授精站配備大量各類型種公馬。1962年時,產區15個縣,共擁有蘇高血、阿爾登和蘇重挽等品種公馬104匹。

產地及環境

渤海馬渤海馬

渤海馬主要產於山東省東北部的惠民、昌濰、煙臺三地區和濰坊市沿渤海各縣,以廣饒、壽光和墾利三縣為中心產區。在產區的西部各縣,如無棣、霑化、墾利、廣饒、壽光、昌邑及廣北農場、墾利馬場等農牧馬場,位於渤海灣南岸和萊州灣的西南岸。由於黃河在此多次變遷入海,而形成大面積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5~10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1.7~12.9℃,無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產區農業發達,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穀子、花生、棉花等各種作物,農副產品豐富。農民有種植苜蓿的習慣。近海處有4百多萬 畝的濱海草場和鹽鹼地,生長蘆葦、羽茅等多種天然牧草,適於牧馬。產區東部沿膠東半島的掖縣、黃縣、蓬萊、文登、榮城、萊陽各縣及掖縣土山牧場,地處膠東丘陵地區,近海處也有小塊平原,氣候溫暖,雨量較西部稍多。農業、林木、果樹及捕撈、編織等業均很發達,農民經濟收入較高,運輸任務較重,馬匹是產區農耕和運輸的主要動力之一。
地理分布
渤海馬分布於產區周圍各縣,並被引入到外省。

品種特徵

海馬屬挽乘兼用型。體質結實,結構勻稱,性情溫馴,公馬有悍威。頭清秀,呈直頭,眼大,耳立。頸長中等,頸肩結合良好。鬐甲明顯。軀幹粗壯,胸寬而深,背腰平直,尻部寬、長而稍斜。四肢乾燥,關節明顯,肢勢良好,蹄質堅韌。毛色以騮毛、栗毛為主,黑毛、青毛等較少,額部多有小星。

品種性能

渤海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分別為:149.7±4.5厘米,154.5±5.2厘米,179.5±7.9厘米,20.7±1.7厘米,成年母馬分別為:143.8±4.5厘米,149.7±5.3厘米,169.3±7.6厘米,19.1±1.1厘米。渤海馬對產區的自然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耐粗飼,戀膘性強,繁殖力高,挽力大,步伐輕快。渤海母馬的正常挽力為63~70公斤,比當地馬的正常挽力提高40%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