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辟邪鈕白玉印

清辟邪鈕白玉印

這件清十八世紀時期子母辟邪鈕白玉印通高3.4厘米。 這件子母辟邪紐為白玉質,橢圓形璽。篆面,紐鏤雕子母辟邪,依偎相望。印壁飾螭龍和蝙蝠,印面《文石山方》。

“文石山方”為清雍正皇帝瓷器的堂名。

玉辟邪,自唐代以後極少見,及至清代中期,特別在清乾隆年間,復以新的形式出現。如曾見清中期一件玉辟邪式器,以立雕加鏤雕和浮雕,線刻而為,作子線和大小不同的三辟邪複合為一器。各闢邪皆雙角,背有齒狀凸脊,體光素無紋且無羽翅,頭頂有雙角,頷下有須,形如獅或虎,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近似的辟邪,亦見用其形作一仿古器皿者。

綜觀清代辟邪,計有如下一些情況:

①此期玉辟邪之料,全部用和田優質玉料製作,表面講求平滑的拋光,亦便於保存原玉璞皮色,但總體的神氣,沒有漢魏時期的古樸典雅和威武。

②此期玉辟邪中的具體形態,凡前期的雙角、羊須、猛獸身軀等都保留下來,是知它與前期是有延續和繼承的關係。

③此期玉辟邪亦有一明顯的變化和差異,主要表現為極少見有獨角者(按此期凡獨角神獸,另稱為"角端"),腹間無羽翅,背有齒狀凸脊,蹄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