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脾飲

青皮(去穣,炒) 黃芩(炒) (去皮)

青皮(去穣,炒) 濃朴(薑湯炒) 白朮(炒) 黃芩(炒) 半夏(制) 柴胡(去 蘆) 茯苓 (去皮) 草果 甘草 瘧發時,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大小赤澀,脈來弦數者,此方主之。 此條皆太陰證也,太陰脾主濕,濕生痰,痰生熱,故見上件諸證。脈來弦數,弦為痰飲 ,數為熱也。方曰清脾者,非清涼之謂,乃攻去其邪而脾部為之一清也。故青皮、濃朴清去 脾部之痰,半夏、茯苓清去脾中之濕,柴胡、黃芩清去脾中之熱,白朮、甘草清去脾臟之虛, 而 《機要》雲∶瘧在三陰經,總謂之濕瘧,當從太陰經論之。此言可謂知要。今即古方審擇而 用焉,則本方為切當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