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大王山

清溪大王山

大王山位於東莞市清溪鎮南部6.7公里處,屬青皇、三中村轄區。山地面積4031畝,主峰海拔約303米。山係為東西走向,東含廟仔頂,河坑,南含大石鼓,西含牛欄窩,北面與青皇村相連。

基本信息

簡介

大王山位於清溪鎮南部6.7公里處,屬青皇、三中村轄區。山地面積4031畝,主峰海拔約303米。山係為東西走向,東含廟仔頂,河坑,南含大石鼓,西含牛欄窩,北面與青皇村相連。山體由花崗岩組成,土壤赤紅,植被以松林、果林為主,植被覆蓋率達95%。因在附近群山中海拔較高,狀如群山之王,故得名大王山。

清溪大王山中古樹參天,藤蘿密布,一年四季都是盎然綠意,置身其中恍如走進了原始森林。山上除了大量普通樹種之外,還有禾雀花以及大面積的樹齡超過百年的古芒果樹、古楊桃樹等珍稀植被。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名滿嶺南的禾雀花。禾雀花在大王山分布非常廣泛,面積約有200畝左右。每年三四月份禾雀花開時,一簇簇白色花瓣有如萬鳥翔集,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大王山“拔窩”禾雀花景點為清溪乃至東莞欣賞禾雀花的最佳景點之一,該處禾雀花樹齡最為古老,樹藤粗逾人臂,非常罕見。

清溪大王山 清溪大王山

大王山上藤蘿密布的禾雀花。

大王山也是清溪著名的革命文化名山。抗日戰爭時期,游擊隊曾以此為根據地,多次組織開展打擊日寇及其走狗漢奸的革命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不少革命戰士曾在此地留下了戰鬥的足跡。至今,山上仍然存有防空洞、革命時期曾作為東江縱隊工作轉運站的“巫森山寨”等革命遺址。

野生“滴水觀音”
在大王山茂密的樹林中,非常普遍地野生著一種芋,葉片翠綠而闊大,莖稈粗而長,三中村村民們稱之為野山芋。記者發現,這些所謂的野山芋非常類似我們經常用來進行室內綠化的滴水觀音。滴水觀音學名又叫海芋,亦有山芋頭、野芋頭等俗稱,很早以前就被作為藥材而記入書中。現在卻常用於室內綠化和觀賞,生長方式也轉為人工栽培,因此,野生海芋也就越來越罕見了。記者在幾株長得較大的野山芋上發現有穗狀花朵,在焰狀花苞的掩映下,頗似觀音坐蓮,與滴水觀音的花如出一轍。

特色

清溪大王山:有東莞面積最大古芒果樹群落

清溪大王山最奇特的是,裡面有2000多棵古芒果樹。

據該村村志記載,200年前,有村民從菲律賓回來,帶回了芒果種子,在大王山里播種。當時帶回來的芒果樹苗,大概就是幾十棵。但經過200年後,居然繁衍到2000多棵。當地村民說,由於森林環境安靜,人跡罕見,古芒果樹的生長沒有被干擾,種子傳播很快就不足為奇了。在前幾天,我市林業專家組檢查這裡的建設情況,他們撿起掉在地上的芒果,咬了一口,情不自禁地說:好甜啊!

據市林業局清點,清溪大王山的古芒果群落,是東莞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的古芒果樹群落。大王山植物中還有野生海芋等,野生樹木種類超過300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