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者象傳研究

清代學者象傳研究,作者:何奕愷著,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11-01。本書為考察清代及民初文化史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清代學者象傳研究清代學者象傳研究

《清代學者象傳研究》是清代學者的傳記集和肖像資料庫。此書特殊的編撰體例,以及編者特殊的學術背景,為我們考察清代及民初文化史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何奕愷以《傳記·肖像·文化史:〈清代學者象傳〉研究》為題,以文獻學、史源學、肖像學和傳記學等多種視角,對《清代學者象傳》展開了多維的觀照,進行了專題研究。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清代學者象傳》的體例及特點

第一節 以人物馬中心的清代文化

第二節 人物排序

第三節 傳文格式

第二章 《清代學者象傳》傳文史料考及其文獻價值

第一節 傳文史料來源

第二節 史料取捨及加工

第三節 傳文之文獻價值

第三章 《清代學者象傳》肖像考及其文獻價值

第一節 肖像之主要參考資料來源

第二節 肖像主要資料依據取捨之理由

第三節 肖像參考時所作調整

第四節 肖像之文獻價值

第四章 超越形似:肖像學與圖像學視野中的《清代學者象傳》

第一節 《象傳》肖像與各種圖象類別、肖像版本之比

第二節 肖像中的服飾、襯景、附屬物(attribulcs)等

第三節 晚清及後人眼中的清代學者文人形象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像傳體研究

第一節 中國像傳體發展概述

第二節 中國古代像傳之類型與特點

第三節 肖像與傳記:兼論對“圖文體”(iconotcxt)之反思

參考文獻舉要

附錄:論清代學者絕句六十首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清代學者象傳》的體例及特點

第一節以人物為中心的清代文化史

一、“清代”、“學者”:選錄原則

我們今天無從確切地知道《象傳》編著者具體的人物選錄原則是什麼,第一集之編著者葉衍蘭未曾說明,但可知其當有原則,因葉恭綽雲其“選擇至精慎”,①而第二集編者葉恭綽只於第二集“略例”中提到幾條,卻未觸及到底是哪些方面的人物符合條件。單從書名提供的線索來看,必會想當然地以為就是選錄志學之士、有學問的“學者”,其實不然。在比較詳盡地論析之前,單縱觀所收人物,便可知葉恭綽所云此書為“清學術史之先河及縮景”②只說對了一半一一“先河”是對的,但《象傳》所收顯然已超越了學術範疇;還可見文學家、藝術家等等,因此所反映者已不局限於學術史,而是更寬廣的“文化史”層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