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地震

淺層地震

淺層地震(shallow earthquake),是指地震震源在深度60公里以內的地震,餘震多,破壞力大。

簡介

淺層地震數據分析淺層地震數據分析

淺層地震(shallowearthquake),具體是指在地球深度30至70公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另外,將0~30公里的震源深度稱為極淺層地震,也劃為淺層地震範疇。

淺層地震的發震頻率高,占地震總數的72.5%,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內的占多數,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這種地震的影響範圍可以廣達700至800公里以上,造成嚴重傷亡的機會比較大。

相關概念

地震震源深度在0~30公里者稱為極淺層地震(veryshallowearthquake)。

在31~70公里者稱為淺層地震(shallowearthquake)。

在71~300公里者稱為中層地震(intermediateearthquake)。

在301~700公里者稱為深層地震(deepearthquake)。

分布特徵

淺層地震分布範圍淺源地震大多分布於島弧外緣,深海溝內側和大陸弧狀山脈的沿海部分。

實例

汶川餘震

西班牙發生震源深度1公里的淺層地震西班牙發生震源深度1公里的淺層地震

地球上淺於3公里的地震非常罕見,但在汶川地震的餘震區東北段,有相當多淺層地震,接近地球的表面。還有一些地震地表根本看不見。如,2008年8月5日汶川即有6級地震,發生在地面沒有破裂的地方,卻非常淺。對於淺層地震,研究人員通過合成孔徑雷達就能看見。但在汶川地震前,淺層地震學術界極少發現。

地表1公里處地震

西班牙東南部穆爾西亞自治區2011年5月11日連續發生兩次地震,造成8人死亡,至少167人受傷。樓房建築大面積損壞。西班牙此次發生的地震震源深度僅有1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雖然震級並不太高,但卻能造成較大的破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