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鑒類函

淵鑒類函

《淵鑒類函》全名《御定淵鑒類函》,由張英、王士禎、王惔等人編撰,凡四百五十卷。康熙四十年進表。《淵鑒類函》有45部,內容有天部、歲時部、地部、帝王部、后妃部、儲宮部、帝戚部、設官部、封爵部、政術部、禮儀部、樂部、文學部、武功部、邊塞部、人部、釋教部、道部、靈異部、方術部、巧藝部、京邑部、州郡部、居處部、產業部、火部、珍寶部、布帛部、儀飾部、服飾部、器物部、舟部、食物部、五穀部、藥部、菜蔬部、果部、花部、草部、木部、鳥部、獸部、鱗介部、虫部等。《淵鑒類函》卷數不及《太平御覽》二分之一,但由於每卷篇幅大增,實際字數則遠勝之。

概述

淵鑒類函淵鑒類函》是清代朝廷編的類似《藝文類聚》和《太平御覽》的類書。《淵鑑類函》張英王士禎王惔等撰,書前有寫與康熙四十年的“進表”。有編此書的“職名”康熙四十年成書。

內容

全書內容浩瀚,堪稱“萬寶全書”。目錄為:天部、歲時部、地部、帝王部、后妃部、儲宮部、帝戚部、設官部、封爵部、政術部、禮儀部、樂部、文學部、武功部、邊塞部、人部、釋教部、道部、靈異部、方術部、巧藝部、京邑部、州郡部、居處部、產業部、火部、珍寶部、布帛部、儀飾部、服飾部、器物部、舟部、食物部、五穀部、藥部、菜蔬部、果部、花部、草部、木部、鳥部、獸部、鱗介部、虫部。
聖祖敕謂:“類書從無善本,惟《唐類函》略稱贍備,宣推其體例,漱潤增華。”故此,是書即以《唐類函》為藍本,並蒐集《太平御覽》.《事類合壁》.《玉海》.《孔氏六帖》.《錦繡萬花谷》.《事文類聚》.《山堂考索》.《潛確類書》.《天中記》.《事詞類奇》.《山堂肆考》.《記纂淵海》.《問奇類林》.《王氏類苑》.《翰苑新書》.《唐詩類苑》.《文苑英華》及二十一史,子集稗編等而成,全書分四十三部,各目亦仍《唐類函》之舊,每部之下分類計2500餘類,每類以釋名.總論.沿革.緣起居首.典故.對偶.摘句.詩文最後。以時代先後為次,其下各註明出處。凡《唐類函》原有之文字,在前面標一“原”字;增補部分則標“增”字。所有典故.對偶.摘句等,以明嘉靖年間為下限,引文均標明出處,詩文部分大多標篇名,遠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一目了然,頗為實用。其卷數雖不及《太平御覽》二分之一,然每卷篇幅大增,故實際字數實倍於《太平御覽》。更數倍於《唐類函》。
御定淵鑒類函四百五十卷---出《四庫總目提要
康熙四十九年聖祖仁皇帝御定。類書自《皇覽》以下,舊本皆佚。其存於今者,惟《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六帖》為最古,明俞安期刪其重複,合併為一。又益以韓鄂《歲華紀麗》,而稍采杜佑《通典》,以補所闕,命曰《唐類函》。六朝以前之典籍,頗存梗。至武德貞觀以後,僅附見題詠數篇,故實則不及焉。考《輟耕錄》載趙孟頫之言,謂作詩才使唐以下事便不古,其言已稍過當。明李夢陽倡復古之說,遂戒學者無讀唐以後書。夢陽嘗作黃河水繞漢宮牆一篇,以末句用郭汾陽字,涉於唐事,遂自削其稿,不以入集。安期編次類書,以唐以前為斷,蓋明之季年,猶多持七子之餘論也。然詩文隸事在於比例精切,詞藻典雅,不必限以時代。漢去戰國不遠,而詞賦多用戰國事,六朝去漢不遠,而詞賦多用漢事,唐去六朝不遠,而詞賦多用六朝事。今距唐幾千年,距宋、元亦數百年,而曰唐以後事不可用,豈通論歟?況唐代類書原下括陳、隋之季,知事關勝國,即屬舊聞。既欲蒐羅,理宜賅備。又豈可橫生限斷,使文獻無徵。是以我聖祖仁皇帝特命儒臣,因安期所編,廣其條例,博採元、明以前文章事跡,臚綱列目,薈為一編,務使遠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一一燦然。計其卷數,雖僅及《太平御覽》之半,然《御覽》以數頁為一卷,此則篇帙既繁,兼以密行細字,計其所載,實倍於《御覽》。蓋自有類書以來,如百川之歸巨海,九金之萃鴻鈞矣。與《佩文韻府》、《駢字類編》皆亘古所無之巨製,不數宋之四大書也。
張英,字敦復,號樂圃,生明崇禎九年(1636)卒康熙47年(1708),安徽桐城人。康熙6年進士,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入直南書房。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