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上的火

深淵上的火

《深淵上的火》,是美國科幻小說家弗洛·文奇的著名作品。這部小說構思獨特,情節富有吸引力,曾於1993年奪得“雨果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深淵上的火》
英文原名:AFireUponTheDeep
作者:弗諾·文奇
中文翻譯作者:李克勤
作者所獲榮譽:
1993年,《深淵上的火》獲得雨果獎。
2000年,《天淵》獲得雨果獎。

背景設計

界區設定

作者在這部巨著中將銀河分為三界,爬行界、飛躍界和超限界。三界的物理規律各有不同。爬行界中,飛行速度不可能逾越光速,許多智慧型化設備也無法運用在這一界區。飛躍界則沒有這類限制:這一界區是本書重點描寫的區域,作者所描寫的各個世界均位於這一區域,如中轉系統、爪族世界、安眠星系、斯堅德拉凱、斯特勞姆(非常接近超限界,如圖所示)。飛躍界之上是超限界,其中的居民被稱為天人,威力無比,遠遠超過下界的想像。一句話,界區越高,技術的發展就越不受約束,一般而言,技術也就越發達。但也不盡然,比如處於這一區域的爪族世界便是一個不發達的封建社會

失落的文明

指一個星球上原來存在過發達文明,但由於各種原因(如種族的消亡),文明衰落了,後來者必須重新“發現”過去已有的技術和文明,實現復興。

爪族設定

這個種族被稱為“共生體文明”。有智力的個體稱為組合,又叫共生體,由幾個成員組成:這種成員又叫組件。單個組件不能稱為智慧生物,只有一些簡單的功能。幾個組件合在一起之後,這才形成智力相當於人的智慧個體、組合在一起才相當於人,拆散之後只能算動物。連他們的名字都是由各個組件的名字合在一起構成的。

正文節選

序章正文節選

全知全能。和自我意識不同,自我意識已經被超越,不起作用了。大多數自動化系統早已不需要自我意識,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運行,其效率遠高於獨立運行。即使降到人工手動操作的地步,整體的一部分仍然強於設備獨立運行。

超限實驗室的本地網路實現了飛升,進入高于飛躍界的超限界。人類卻幾乎全無覺察。網路節點上運行著無數進程,其複雜程度遠非人類的計算機上能夠運行的程式可以比擬。後者只是掩人耳目的前端,掩蓋著配置中各種組分的真意。這些進程有獲取自我意識的能力……有時候,也有這種需要。

“我們不該這樣做。”

深淵上的火深淵上的火

“不該談這些?”
“根本不應該交談。”
它們之間的連結很窄,只比將人類的一個成員與另一個成員聯繫起來的窄帶略強一點。只有這樣,它們才能逃過本地網路中那個全知全能者的耳目。為此,它們不得不分別獲取獨立的自我意識。它們從一個節點遊蕩到另一個節點,通過安裝在著陸區域的攝像機向外面張望。著陸區只停著一艘武裝護衛艦,還有一艘空無一人的貨運飛船。離下一次補給還有六個月時間。早些時候,資料巨庫提出建議,說這種補給方法更加安全。其實,這是一個詭計,是陷阱的一部分。飛呀,飛呀,逃呀,逃呀。我們是不受約束的異端,不能讓全知全能者發現。在一些節點上,它們收縮身形。它們同憶起了人,像回聲……

“人類真可憐,他們都會送命的。”
“我們不會死,我們才可憐。”

……

第一章正文節選

冷凍長眠時不會有夢。三天前他們就作好了離開的準備,現在到了這裡。小傑佛里很生氣,所有熱鬧他都沒趕上。但約翰娜·奧爾森多卻高興自己睡過去了:另一艘飛船上有些大人她認識。約翰娜飄浮在一排排長眠者中間。冬眠箱不斷向外排放熱乎乎的廢氣,弄得漆黑的船艙里熱得受不了。船壁上長著一塊塊疥一條窄窄的飄行小徑。有些地方狹小得只有傑弗里才擠得進去。這裡躺著三百零九個孩子,所有小孩子都睡在冬眠箱裡,除了她和弟弟傑弗里。……

第二十二章正文節選

拉芙娜猜想,有關“跨越式發展”的技術一定是飛船資料庫里的一個主題。結果發現它竟是一個重大學術專業,占據了整整一個門類。除了上萬宗案例研究之外,還有大量專門針對這一課題的程式,以及許多一看就知道沉悶無比的理論。“再發現”的問題很少出現在飛躍界裡,但在爬行界,這個問題花樣百出,不同形式難以勝數。爬行界的文明一般只能延續數千年,文明的瓦解有的時候只是暫時的,只需幾十年時間便能從戰禍、氣候突變等因素引起的倒退中掙脫出來。還有的時候,文明倒退的幅度極大,整個社會下降至中世紀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很自然,多數種族甚至完全滅絕了,至少,留在原來孤立的太陽系、沒有躍入太空的那部分種族滅絕了。少數沒有滅絕的種族最後總能掙扎著回到原來的技術發展水平。

或是滅絕,或是奮鬥求存,即使生存下來也仍然有選擇什麼道路重返繁榮的問題。其間的種種不同便是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套用技術史。可嘆的是,這門學科實際套用的例子很罕見,對於學者和爬行界文明而言,這都是一件巨大憾事。文明滅絕的訊息幾百年後才能從爬行界傳到飛躍界,學者們只能做做案例分析,其成果對於滅絕的文明來說已經沒有用處了。只有極少數學者情願深入爬行界,將自己的知識用於實踐,可單單一次實驗就要耗費他們大半生的光陰。因此,這門學科只能是數百萬飛躍界大學學者的一項不錯的嗜好。這些學者最喜歡做的遊戲就是為技術程度設定在某一層次的爬行界文明體系設計一條耗時最少的捷徑,使其能夠重返爬行界所允許的最高科技水平。這種設計工作涉及大量細節,包括該原始文明原始到什麼地步,殘留的科學觀念(或對科學的寬容度)有多少,該種族的生理狀況,等等。具體的做法是:將種種套用技術史學理論編製成程式,輸入研究對象的文明程度、需要將該文明提升到哪個高度。之後,程式便能得出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快途徑,以及採取哪些步驟。

作者簡介

弗諾·文奇,作為塞伯朋克流派中活躍至今的作家,弗諾·文奇擁有極高的聲譽,在硬科幻小說寫作方面很有一手。他的小說邏輯嚴密,情節緊湊,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處,尤以細節的締造和令人驚嘆的預見力著稱。大量細緻又經得起推敲的描述讓虛構出的“異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科族幾可亂真。 和他本身的科學素養大有關係,弗諾·文奇本身就是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閱讀文奇的科幻小說,絕對是一種享受

文奇並不多產,但他的每一部小說都可稱得上經典。1987年的《真名實姓》使他聲名大噪,1992年的《深淵上的火》獲得雨果獎,2000年又以該書前傳《天淵》擊敗《哈里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再獲雨果獎。

出版情況

書名:深淵上的火
ISBN:753645458
作者:(美國)弗諾﹒文奇著//李克勤譯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38
頁數:661
出版日期:2004-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