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何香凝美術館

深圳市何香凝美術館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何香凝美術館經中央批准興建;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動工,一九九七年四月建成,四月十八日正式開館。江澤民總書記親自題寫了館名。它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也是繼中國美術館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現代博物館。

場館簡介

何香凝美術館圖何香凝美術館圖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何香凝美術館經中央批准興建;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動工,一九九七年四月建成,四月十八日正式開館。江澤民總書記親自題寫了館名。它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也是繼中國美術館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現代博物館

它坐落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視窗城市-深圳華僑城,毗鄰馳名中外的三大文化旅遊景區“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西門入口緊相連。

場館特點

深圳市何香凝美術館深圳市何香凝美術館
美術館建築面積5000余平方米。其建築設計力求體現何香凝先生一生的品格和莊重、實效、適度的原則。寬廣的廣場,與中國民俗文化村西門入口相連線,是人與人交流、活動的生活化空間,也成為該建築的前奏曲。通過十幾個寬大的花崗岩台階和二十餘米長的人行天橋,將參觀者一步步引入了館內。整個建築採用灰、白兩色調,典雅、莊重;外觀凹進的牆面與凸出的玻璃盒子形成強烈的對比,長長的狐形牆面上開出長方形的洞口,牆後數十株竿青翠竹隨風搖曳。

進入主展廳之前,設計了一個四合院式的中庭,中庭的南北中軸線與人行天橋和主展廳的中軸線相吻合,使該院成為重要的過度空間。中庭三面採用大面積的木欞窗門,摒棄了繁瑣的裝飾,在簡潔、樸素、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散發出現代感。室內設計充分借用外環境的優美景致,當參觀者欣賞二樓的展品後,拾階而上三樓,樓梯的正前方,通透的大玻璃將民俗村的石林借進來,宛若一幅活的山水畫。“天井”中庭,不僅洋溢著東方庭院的逸趣,且使室內、室外互相呼應,從而豐富了參觀者的視覺效果。公共大廳等處的屋頂使用了玻璃天棚。在天棚下,遊人可見藍天、白雲,通過陽光的照射,建築映照在地面和牆體上產生的光影,增添了室內空間的趣味性。

何香凝美術館以收藏、陳列、研究何香凝書畫作品為主,亦將關注相關的美術家並對美術史料加以整理、保存,並組織海內外高品位的美術展覽與精品典藏,通過對現代美術的學術研究及美術教育的推廣等,弘揚中華文化傳統,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及我國美術界與海外的文化藝術交流。為藝術家和藝術觀眾、鑑賞家、收藏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與華僑城文化旅遊景區一流環境相融合。以舒適、典雅的環境氛圍,鼓勵人們問津藝術、座談作品、聆聽講座、參與創作;注重藝術家個人的藝術表達,搭建海內外美術界與廣大觀眾之間的橋樑,使藝術家、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者之間融為一體,從真正意義上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乘車路線

深圳市何香凝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公共汽車站)經過該站的公共汽車有:N1路<夜班>(蛇口碼頭-梅林檢查站)、N4路<夜班>(上海賓館-海上世界)、N5路<夜班>(火車站-動物園總站)、21路(同樂村-紫薇閣)、26路(皇崗口岸-桃源村)、101路(環線:火車站-野生動物園)、105路(海上世界-德興花園)、204路(慢線:建設路-松湖)、209路(松坪山-水貝)、222路(環線:德興花園-世界之窗)、223路(南頭汽車站-寧水花園)、223路區間(世界之窗-寧水花園)、234路(火車西站-(豐澤湖山莊)梅林聯檢站)、301A路(銀湖汽車站-福永鳳凰村)、319路(環線:銀湖客運站-西鄉碼頭)、323路(環線:布吉海關-西鄉客運站)、324路(龍華大浪(玉壺新村)-南山汽車站)、327路(福田客運站-寶安機場)、350路(龍華汽車站-青青世界)、365路(科技園-坪山)、373路(蛇口港-康僑花園)、473路(內環:火車站-科技園總站)、519路(福田保稅區-西鄉客運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