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剩餘原則

消費者剩餘原則

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與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異。在假定貨幣的邊際效用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總剩餘可以用需求曲線下方,價格線上方和價格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表示。

概述

消費者剩餘是買者為購買一種商品願意支付貨幣量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的節餘部分。 
消費者剩餘的概念,是劍橋大學教授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來的。消費者剩餘是衡量消費者福利的重要指標,被廣泛地作為一種分析工具來套用。產業的社會福利等於消費者剩餘加上生產者剩餘之和,或者等於總消費效用與生產成本之差。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將內在規模經濟引進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了市場考慮最適度邊際利潤而社會考慮消費者剩餘的結論。一般認為, 消費者剩餘最大的條件是邊際效用等於邊際支出
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又稱為消費者的淨收益,是指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簡單地說,就是買者賣者都希望從市場活動中獲得收益。

計算公式

消費者剩餘=買者的評價-買者的實際支付

舉例說明

就舉買電腦的例子吧。雖然都知道蜀漢公司的電腦質量和性能不錯,但是,願意支付的價格是有差異的。孫權富甲一方,願意出9 000元的價格買天想電腦;張遼覺得關羽不會騙他,願意出8 700元;周瑜願意出8 300元;曹操只願意出8 000元成交。假如現在蜀漢公司就只有1台電腦可賣,由4位買者競價,最後的勝出者肯定是孫權,當他以8 750元買到這台電腦的時候,他的額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他願意出的9 000元來,他還得到了250元的“消費者剩餘”。假如現在有4台天想電腦出售,為了使事情簡單化,就統一以8 000元的相同價格賣出,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曹操沒有得到消費者剩餘之外,其他幾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費者剩餘。其中最多的當然是孫權,他獲得了1 000元的消費者剩餘,張遼獲得了700元的消費者剩餘,就連周瑜也獲得了300元的消費者剩餘。這樣算來,4台天想電腦的消費者剩餘之和是2 000元。實際上曹操雖然沒有獲得消費者剩餘,也並沒有覺得自己吃虧,因為他沒有以高於自己願意支付的價格去買。

影響因素

1.壟斷對消費者剩餘的影響

西方經濟學認為,壟斷導致產量減少、資源浪費和技術上的低效率。壟斷使消費者剩餘向生產者剩餘轉移。處於壟斷地位的廠商作為謀求壟斷利潤的組織,必然造成較低產量和較高價格,使消費者剩餘減少,並造成社會性損失(即無謂損失)。哈伯格對壟斷引起的社會福利損失進行了測度,提出了“哈伯格三角形”。塔洛克認為“哈伯格三角”沒有全部包括壟斷引起的福利損失,並提出了“塔洛克方塊”。波斯納對“塔洛克方塊”進行了數學化處理和進行實證檢驗。

2.政府規制對消費者剩餘的影響

政府規制一般都有著維護公共利益的目標,但是因為每一項規制措施出台的背後都有多種力量的博弈,在實際過程中卻往往偏離這一目標。奧爾森提出了著名的“集團規模”理論。他認為,政府對某個產業的監管從設計到實施都首先從被監管對象的利益出發,並非從公共利益出發。斯蒂格勒提出“監管市場”理論,認為所有的監管制度同樣由需求和供給來決定,政府對產業的監管調控進程往往被少數存在利益相關性的廠商所左右。佩茲曼認為,產業部門比消費者更有積極性去影響政府決策。小的利益集團比大集團更容易組織,它們能比大集團表現出就某項規制政策的更強烈的偏好。由此,規制將傾向於保護小的利益集團,而以犧牲大團體的利益為代價。

3.尋租對消費者剩餘的影響

尋租與消費者剩餘之間有內在的聯繫。馮分析了“對人為剩餘的尋求”,這種剩餘包括兩個部分: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Parente和Prescott研究發現,如果要素提供者共謀成為下游廠商的壟斷供給者,使得均衡產出是套用較落後的技術來實現較低的效率,將使得窮國相對更窮,而消除壟斷權力會使得相關行業的國內生產總值提高2倍以上。

4.稅收對消費者剩餘的影響

不合理的稅制會減少消費者剩餘。超額負擔問題是西方財政理論中最古老的問題之一,Dupuit在1844年的著作中已經進行了論述。20世紀初,西方財稅理論界開始用馬歇爾的基數效用理論來分析超額負擔問題,從而形成了所謂的馬歇爾式超額負擔理論。其核心是以消費者剩餘理論為基礎,說明課稅扭曲了被課稅商品與其他商品的消費選擇,並由此造成超額負擔。哈伯格在《公司所得稅的歸宿》中提出了“三角形”超額負擔理論,並進行數理推導,得出了線上性需求曲線條件下測定超額負擔的計算公式。

5.國際貿易和關稅對消費者剩餘的影響

一個國家不一定能真正從貿易中受益。如果消費者從國外廠商所生產的產品中得到的利益大於國內生產者所遭受的損失,即國內消費者剩餘的增加大於國內生產者剩餘的減少,那么進行國際貿易就是有利的。進口稅變化對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和社會福利的損益都有影響。 Brander和Spencer開創了戰略性進口貿易政策的研究。他們假設生產完全替代品的一個本國企業與一個外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進行古諾式競爭,則關稅一般會提高本國福利。

內涵闡述

消費者剩餘源於遞減的邊際效用。更確切地說,它表現為一種物品的總效用與其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人們之所以能夠享受“消費者剩餘”,並從他們各自的購買行為中獲得福利感,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對所購買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單位,即從第一單位到最後一單位,支付了相同的價格,而且所支付的又都是最後一單位的價格。然而,“邊際效用 遞減規律.告訴我們:對同一物品因占有的次序的不同給人們帶來的滿足感就不同,因而人們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也就不同。隨著人們對同一物品占有數量的增加,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即每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效用是遞減的.但總效用是增加的,當總效用達到極大值時,邊際效用趨於零;當超過極大值繼續消費時邊際效用為負,從而總效用開始下降。由於商品的價格是由最後一單位商品的效用決定的,而最後一單位商品的效用低於它之前的每一單位商品的效用(事實上每一個處於n+1位置上的商品的效用,都低於位於它前面的商品的效用,或者說前面的每一單位的商品的效用,都高於最後一單位商品的效用),因而人們在他們的購買行為中,就可以從前面的每一單位中享受到效用剩餘。
如果以貨幣效用衡量尺度來說明一個人對水的消費,比如說水的價格是每加侖1美元(在供給等於需求的前提下,最後一單 位水,第8加侖水的效用決定水的價格)就可以得到水的需求曲線
因為第一加侖的水非常有用,能夠消除極度的饑渴,消費者願意為它支付9美元(即消費者價格是9美元)。但是這一加侖水的真實代價只不過是水的市場價格1美 元,於是,消費者就從中得到了相當於8美元(9美元-1美元)的“消費者剩餘”。假如第2加侖的水對消費者來說值8美元,但水的成本依然為1美元,於是消 費者又從第2加侖的水的購買中獲得了相當於7美元(8美元-1美元)的“消費者剩餘”。如此推論下去,直到第9加侖的水,它對消費者來說只值50美分,從而消費者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消費者剩餘”為負,從理論上來說,消費者是不會購買這一加侖的水的,而在第8加侖水上,消費者達到了均衡(消費者購買了全部 “消費者剩餘”)。
從消費者對水的購買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消費者為購買8加侖的水只支付了8美元,但消費者從8加侖水的購買中卻得到了價值44美元(9美元+8美元+ 7美元+6美元+5美元+4美元+3美元+2美元)的總效用。這樣,消費者也就得到了超過其支付額36美元的“消費者剩餘”。由於在購買行為中,消費者總是按照最後一單位的價格支付全部單位的價格,因此他們得到了成本之上的效用剩餘。然而,“消費者剩餘”作為一種額外的效用,僅只是一種心理感覺。如上分析,這並非消費者真的得到了36美元的現鈔,而是得到了價值36美元的福利感或滿足感。然而正是這種滿足感或福利感,對消費者來說,如同亞當斯密所說的 “看不見的手一樣”,左右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著市場上的需求
事實上,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在現實的買賣行為中都存在兩種價格。一種是由收入和偏好決定的消費者價格,另一種則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市場價格。前者遵循著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而後者則遵循著供求規律;前者之和體現了消費者獲得的效用之和的總量(對同一物品的購買),後者則體現了消費為獲得一定的效用總量 所實際支付的貨幣總量。消費者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差,就是體現消費者滿足感或福利感的“消費者剩餘”。因此,當消費者以低於消費者價格購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時,心裡會很舒服,有一種划算的感覺,甚至有一種占了便宜的竊喜。當這種便宜感很大、很強烈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完全可能再繼續下去,直至購買到這種 “便宜感”減弱、消失為止。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對價格變得便宜的商品自然多買的原因所在。反之,當一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結果使其大呼上當或感到吃虧時, 那一定是失去了“消費者剩餘”,從而失去了一種滿足感或福利感,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切切實實地失去了可以計算的有形的貨幣收入。當我們明白了消費者價格 和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後,我們就可以解釋虛假廣告和不法商家僱傭“托”來害人的“原理”——通過誇大商品的效用或人為製造緊缺感,提高消費者價格,從而增加購買者的“消費剩餘感”,誘發人們的購買行為。

理解消費者剩餘應注意的問題

在理解消費者剩餘時要注意兩點:
第一,消費者剩餘並不是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種心理感覺。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剩餘大。因為消費者對此類物品的效用評價高,願意付出的價格也高,但此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並不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