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比賽

消極比賽

消極比賽,指為了避開提前與本方隊友在淘汰賽中相遇,而選擇在小組賽中故意輸球,從而為奪取更大勝利創造有利條件。長期以來這是困擾足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一種醜惡的誘惑。2012年8月1日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比賽,中國隊女雙比賽于洋、王曉理組合因“消極比賽”被取消的奧運參賽資格。

基本信息

簡介

在體育競技中,消極比賽其實很常見。但按嚴重程度不同,可以劃出層次。有一些消極比賽已被默許,比如世界盃確定小組出線的一方派遣替補陣容;但另一些則會受到輿論譴責,還有一種,一方想贏一方樂於送分的‘默契球’,也會遭到輕度鄙視;而在一場比賽中,雙方都竭力想輸掉比賽的情況,是最嚴重的消極比賽。

按照賽場共識,替補上場“消極比賽”保存體力以保證更好地面對接下來的淘汰賽,是相對無害的做法。但另一種則為人們所深惡痛絕,為避免遭遇強隊或兩強相遇卻爭相輸球,已近似假球。這不僅損害其他球隊的利益,比賽的明顯違反體育精神也會讓觀眾大倒胃口。

產生原因

1、比賽中,當一方領先另一方很大比分的時候,失敗一方因為沒有可能再贏回來而不認真比賽的

2、比賽中,因為外界原因, 比如:對 裁判執法的不滿;隊員對教練、俱樂部甚至球迷不滿而不認真打比賽的都稱為消極比賽

3、在小組賽中,因為已經提前出線,為保存實力而消極比賽。

4、在小組賽中,已經提前出線的情況下,為了避開下一輪強勁對手、提前遭遇本國對手等因素,選擇性消極比賽,以此來選擇下一輪的對手。

影響

1、“消極比賽”踐踏了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

2、“消極比賽”有可能對運動員產生負面的心理暗示。在個人層面上,會使運動員產生無助感,突出表現為對比賽結果無法自我控制,只能被動接受和執行;在團隊層面上,會嚴重影響運動隊凝聚力,特別是在關係導向的凝聚力方面,降低了運動員的滿意感,影響了團隊士氣。”

3、“消極比賽”往往會破壞了正常的比賽節奏,比賽失敗所形成的負性體驗,伴隨媒體和大眾的消極評價,會對運動隊形成了消極的心理暗示,最終影響整個賽程結果。

4、“消極比賽”罔顧職業倫理得不償失。在國際賽場上,運動員的表現往往與國家形象聯繫在一起,“消極比賽”帶來的輿論反而會造成國家形象傳播的困境 。

中國案例

籃球場1打5

2011年亞錦賽上,卡達隊成為亞錦賽51年歷史上最離奇一幕的主角,比賽開打之前,亞籃聯突然開始嚴查歸化球員的國籍問題,結果,卡達隊中的5名球員因不符規定遭到禁賽,其中包括頭號球星恩貢博,這讓志在亞錦賽上放手一搏的卡達怒從中燒,全隊上下相當不滿。

為了抗議亞籃聯,首場比賽面對烏茲別克斯坦,卡達隊員比賽一開始就故意採用犯規戰術,只要對方球員一拿球,卡達隊員就上前犯規,比賽支離破碎,全場球迷看的目瞪口呆。首節僅打了6分鐘,卡達隊已經有4名球員被罰下,場上一度形成1打5的“盛景”。沒過多久,當值裁判判定比賽提前結束。

誰曾想一次醜聞演化成了“連續劇”,第2比賽日中,由於卡達隊抗訴沒有成功,5名球員依舊禁賽。卡達隊同首場一樣繼續採取犯規戰術。4名球員5犯離場後,比分被定格在4-40,4分創下了亞錦賽史上單場最低得分。

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雙
2012年8月1日,2012年倫敦奧運,國際羽聯就隊員“消極比賽”事件召開發布會。2012年8月1日,2012年倫敦奧運,國際羽聯就隊員“消極比賽”事件召開發布會。

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雙A組中國組合于洋/王曉理與韓國組合鄭景銀/金荷娜,以及女雙C組的韓國組合河貞恩/金旼貞與印尼組合波莉/喬哈里,都選擇了消極對待比賽。這四對組合在場上缺乏鬥志和求勝欲,擊球不是下網,就是出界。兩場奧運級別的對決,水平卻還不如業餘選手。

由於中國另外一對組合田卿/趙芸蕾早前在小組賽最後一輪中意外輸給了一對丹麥組合,只能以小組第二名出線。一旦于洋/王曉理在自己的小組以頭名出線八強,兩對中國組合就將被分在一個半區,提前在半決賽相遇。而鄭景銀/金荷娜如果以小組頭名出線,甚至會和強勁的中國隊相遇。兩隊組合都想輸掉比賽,就有了這么一場消極比賽的出現。

中國男足1比5慘敗泰國

2013年6月16日,國足在合肥1-5慘敗給泰國二隊,一樁慘案幾乎席捲體育界。賽後中國足協表示,要對比賽態度有問題的球員進行處罰,那些在比賽中表現消極的球員不會進入下一屆國家隊。似乎印證著“消極比賽”存在主觀原因。

2013全運女子橄欖球決賽演鬧劇

2013年9月3日下午的全運會女子橄欖球決賽中出現了這樣讓觀者憤怒的一幕!由於對西班牙籍主裁判不滿,北京隊在比賽中採取了不積極、不進攻、不防守的方式,導致0:71這種離奇比分的產生。

3日晚,遼寧全運會官方對此鬧劇做出了回應,認定外籍裁判的判罰公正、準確,北京隊的行為屬於“消極比賽”,並取消北京女子橄欖球隊體育道德風尚獎的評選資格。

3日晚,北京代表團就此事件發出致歉信,表示消極比賽的行為給全運會抹了黑,願誠懇接受各界批評並認真整改。

相關評論

消極比賽源自無視體育道德應處罰
2013年9月3日,北京隊球員拒絕比賽2013年9月3日,北京隊球員拒絕比賽

評論指出,2013年9月3日,在瀋陽全運會女子橄欖球決賽上發生的北京隊消極比賽事件令人震驚,但並不奇怪,因為,這類“奇葩”在國內賽場上曾經多次“怒放”過。雖然這種行為踐踏了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屢屢被抨擊,但在網路上卻也得到過不少人的力挺,在價值取向混亂的當下,這種過激行為依然有褒有貶。

北京隊今天消極比賽的動因源於自我認定裁判判罰不公,因而,理直氣壯,義憤填膺地採取了場上“木頭人”的對策。這裡,不想去分析裁判是否有問題,因為,即便真是外國主裁判判罰不當,甚至有冤情,作為已經上場比賽的選手和場下的教練,都應該尊重裁判,服從判罰,規則就是這么制定的,即便這個規則有漏洞,不公允,但只要你參加了比賽,你就必須服從。

這類事情以往有過,倫敦奧運會上的羽毛球女雙消極比賽就是一個例子,不尊重體育精神和違背體育道德,本來應該受到批評,但卻被不少網民視為正當。上屆全運會,男籃賽場上也發生過往自家籃筐里投籃的怪事,那是對體育精神的公然踐踏,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合理利用規則,予以認同。

應該說,今日發生的這個事件正是多年來社會上只看重金牌,無視體育道德的思潮所釀成的惡果。規則意識的嚴重缺失,對規則缺少應有的尊重,在中國體壇和中國體育人身上相當普遍。這次,對北京隊的消極比賽如果繼續姑息,不予以處罰,未來更加怪異的“奇葩”依然會層出不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