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式蝶泳

海豚式蝶泳

人們將蝶泳打腿稱為海豚式打腿,因為兩腿的動作與海豚尾部動作相似。

蝶泳是一種蛙泳的變形,產生於30-50年代。那時,有的蛙泳

海豚式蝶泳海豚式蝶泳
運動員採用兩划水到大兩側後提出水面,從空間向前移臂的技術,形狀好像蝴蝶。這種蝴蝶狀的蛙泳比老式蛙泳在速度上明顯占了優勢。從1953年起,國際泳聯把蝶狀蛙泳和老式蛙泳分成蝶泳和蛙泳兩個項目進行比賽。後來蝶泳運動員又模仿海豚游進時的波浪動作,把腿部動作作了改進,這就成了海豚泳。沿襲至今,蝶泳又叫海豚泳,其腿部動作可用海豚式的上下打水,也可用蛙泳的蹬夾腿。

技術特點

海豚式蝶泳技術由身體姿勢、軀幹和腿部動作、臂的技術動作、臂和呼吸的配合、臂、腿和

海豚式蝶泳海豚式蝶泳
呼吸的配合等幾個部分組成。在常規教學中也按這個順序依次進行。蝶泳在游進過程中,身體呈波浪性起伏,沒有固定的身體位置,軀幹各部分和頭部不斷地改變彼此間的相互關係,這是蝶泳和其他泳姿的根本區別,也是蝶泳技術的難點之一:
蝶泳打水由腰部發力,以大腿帶動小腿鞭狀的打水動作,整個打水動作軀幹和腿是聯繫在一起進行的。在一個動作周期中,這種鞭狀打腿一般都進行兩次,兩臂動作是經空中前移,在頭部前方與同寬處入水,入水順序是手指、於掌、前臂上臂。臂划水時先由手和前臂內鏇向側下方抓水,接著再向內抬肘屈臂划水、抱水和加速划水.兩手劃至髖部兩側時推水,接著提肘出水,整個划水路線呈“漏斗”形。
臂和呼吸的配合是兩臂划水結束進入推水時,藉助推水時的慣性抬頭使嘴露出水面吸氣。臂、腿和呼吸的配合—般都採用臂划水一次、腿打水二次,呼吸一次的配合方法。
在以上這幾個技術動作中,對於初學者來說難點是:手臂划水後,出水移臂困難;臂、腿和
呼吸的整體配合失調;腿打水沒有波浪動作其中尤以空中移臂和整體配合最為關鍵,因為
移臂不出水,整體配合失調,整個動作就不像蝶泳了。

練習順序

(1)在掌握蛙泳技術的基礎上.水中俯臥,兩臂前伸不動,腿部連續

海豚式蝶泳海豚式蝶泳
做兩次蛙泳的蹬夾水
稍停片刻讓身體滑行一會兒,接著再做兩次蹬夾水,如此反覆練習數次。注意:在這個練習
中,兩臂—定要在水中保持前伸不動。
(2)同上練習。在腿第二次蹬夾水結束時,兩臂先向外再向內做猛力划水, —直劃到髂關
節兩側,然後推水作空中移臂.待臂移至頭前方入水後即不再繼續划水。兩臂划水、推水和空中移臂必須連貫,一氣呵成.中途不可停頓,注意:兩臂經空中移臂人水後,一定要保持前伸不動,不可連續划水,否則就會造成下一次空中移臂出水困難。
這一練習是蝶泳成形的關鍵,對於已掌握蛙泳技術的人來說,難度並不大.反覆練習數次即能掌握規律。
(3)緊樓上一練習,在兩臂入水後處於前伸不動的狀態時,兩腿再連續做兩次蛙泳的蹬夾水動作。
(4)以上三個動作反覆練習,使臂腿動作配合協調後,在開始做空中移臂時抬頭使嘴露出水面吸氣,臂入水後埋頭在水中慢慢呼氣。
(5)以上練習熟練以後,已具蝶泳雛形。這時可以把兩腿的蹬夾動作改為上下打水,並逐漸使兩腿併攏。
(6)在兩腿併攏做上下打水的基礎上,逐漸體會用腰部發力,以大腿帶動小腿做鞭狀打水大小腿之間保持110°~130°,腳背繃直),同時,隨著臂、腿的協調配合動作,使整個身體做自然的波浪形擺動。

要點解析

1.特別的身體姿勢
海豚泳沒有固定的身體姿勢,以中心軀幹和腿做有節奏的上下波浪擺動。

海豚式蝶泳海豚式蝶泳
頭部和肩部相對穩定,只是吸氣時頭才抬出水面,接著又潛入水中。

2.優美的波浪打水
海豚泳的波浪式打腿似乎與別的泳式打腿差別很大,可實際上它與爬泳打腿有很相似的地方,都是直腿向上,大腿帶動小腿和腳屈腿向下的鞭狀打水。不同之處是海豚泳是兩腿併攏同時動作,並加上腰的帶動。

其要領是:身體俯臥在水中,兩腿伸直再向上,大腿開始下壓,兩膝跟著彎曲,屈膝程度進一步增加,使腳抬得靠近水面,臀部正常到最低點,接著提臀開始向下打水,這時打腳產生的推進力最大,套用力加速進行;當兩膝伸直時,向下打腿結束。然後,臀部又下沉,兩腳伸直向上,開始第二個周期的打水。

3. 強有力的雙臂划水
蝶泳臂的動作可分為入水、划水、出水和移臂三個部分。
(1) 入水:兩臂經空中向前再移後,在頭前與肩同寬,手稍外翻斜插入水
(2) 划水: 臂入水後向外側方屈腕抓水,再轉向內側形成屈臂高肘姿勢,這時臂在肩下,上臂、前臂和手處於向後對水的有力划水面;然後進一步加屈臂,不停頓地在軀幹下用力加速划水,直劃到髖部兩側。
(3) 出水和移臂:划水結束,利用推水的慣性提肘帶動整個手臂出水,並向前移臂。蝶泳的移臂對肩關節的靈活性要求很高,肩關節靈活性好,移臂就輕鬆。

4. 臂、腿、呼吸完整配合
蝶泳的完整配合是:劃一次手,打兩次腿,手臂抓水時腿向上,當兩臂劃至肩下時打第二次腿,臂划水與第二次打腿同時結束。臂與呼吸的配合:臂劃至肩下時頭隨上體抬起,利用推水與第二次打腿的合力,伸頸抬頭吸氣,臂移至肩側時結束吸氣,臂入水時頭也跟著入水,同時打第一次腿。

變化特點
1.運動更注重水平基線,身體的起伏小.
2.儘可能保持游進過程中身體的流線型.
3.頭的位置相對較底.
4.划水路線圍繞著肩的延長線進行.
5.注意肩的向前移動.
6.抓水點遠,抓水時高肘且手指指向池底,划水時前臂與上臂成直角.
7.划水不是很深.
8.二次腿不用力打.
9.還原動作放鬆,注重肌肉的緊張與放鬆節奏.

相關條目

蛙泳 蝶泳 自由式 混合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