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礁島

海礁島

海礁島中國領海基點之一。

簡介

海礁島,別名童島、泰簿礁(北緯30ø 44'6" 東經123ø 09'24)位於舟山群島東北側,中國領海基點之一。屬於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嵊山鎮管轄,位於海礁島群的東南部,西距嵊泗縣城約68公里。海礁島、浪崗島和寧波的漁山列島被列為浙江三大釣場。

地理特徵

組成

海礁島海礁島

群礁由大小13個明礁、3個乾出礁和2個暗礁組成。原先未分別定名,僅有大塊、中塊、小塊和船礁的習稱。1985年分礁定名,其中主要的4個明礁和1個主要乾出礁,由於接近公海,故利用我國名山“五嶽”之名,命名為華礁、嵩礁、恆礁、泰礁和南嶽礁。各明礁基岩由侏羅紀火山岩及花崗石組成。裸露無植被,唯華礁東端礁頂石縫中長几棵灌木石艾。各礁岩壁陡峭,不易攀登。

主礁

主礁習稱“大塊”,定名為華礁,位於群礁西部,面積0.031平方千米,最高點居東部,海撥46米。有淺灰、米黃色岩層,橫隔成彩條。礁顛建有燈樁。

東側近旁

東側近旁有高36米和5米的2個小明礁,分別命名為龍門礁、武當礁。1個高4.5米的乾出礁為嵊礁,西北近旁有一個高7.8米的小明礁,命名為泰嶺礁。

中塊

原習稱的“中塊”定名嵩礁,面積0.01平方千米,高19米,礁頂有小水潭

小塊

海礁島海礁島

原習稱的“小塊”定名為恆礁和泰礁,面積都較小,恆礁略北,礁面呈蜂窩狀,數千隻海鳥棲息於該礁,晴日早晚,飛翔其上。

小塊近旁另有5個小明礁和1個乾出礁,分別命名為洪濤礁、熊耳礁、呂梁礁、太白礁、餚礁和太岳礁。南嶽礁(地圖上標稱為餚礁)居泰礁東南方,也是我國領海基點之一,系乾出礁。乾出時狹長似船,故習稱船礁。附近水深浪大,曾傷船。華礁北3.3千米處深8.6米的暗礁命名為龍淵暗礁。恆礁與嵩礁之間深19.4米的暗礁命名為魚潭暗礁。

泰薄礁

泰礁居群礁之東,其東旁高4.7米的明礁命名為泰薄礁,是我國的領海基點之一。

海域狀況

群礁附近海域水深9~30米之間,外圈等深線50米,最深處70餘米。海水澄碧,為嵊山漁場外緣,歷史上盛產帶魚、黃魚、鰳魚、石斑魚等。與嵊山間海域為迴轉性流。漲潮最大流速5.6米/秒,落潮最大流速5.1米/秒。

船程

海礁距離最近的嵊山島約需2小時船程。而抵達嵊山島的途徑是從上海(或者舟山)經小洋山乘快艇抵達嵊泗本島——泗礁島菜園鎮。然後換乘一天一班(旅遊季節是2班)的快艇或者是交通航班船。算下來確實是需要換上3次船。現在上海也有乘快艇直達海礁,從小洋山出發計四小時抵達釣場。夜宿嵊山鎮,第二天釣嵊山周圍然後返回的行程團。

游釣

海礁島海礁島

海礁島是嵊泗最東面的一個無人島嶼,位於海礁島群的東南部離嵊泗30多海里。魚的品種多,是海釣的天堂。

歷史記載

宋寶慶《四明志》稱海驢礁,元至正《四明續志》稱海螺礁。該礁群遠望如螺浮在海面,故名。明嘉靖《定海縣誌》已標有海礁一名,海礁為海螺礁之簡稱。清光緒《新譯海道圖說》載西名為無產道,後改譯為童島。無產島、童島及礁山,均按該島無土、幾無植被而稱之。

相關知識

上海海事空巡之海礁

上海海事空巡之海礁篇海礁島上海海事空巡之海礁篇海礁島

海礁面積4000平方米左右,海拔高度在50米,其主礁名“華礁”。海礁燈塔位於華礁頂,航標燈光射程約16海里,且安裝雷達應答器。

1977年1月,航標部門在海礁主礁頂上架設了為航海服務的航標燈樁,燈光射程僅4海里。

1991年對燈樁進行了一次改建,使燈光射程達到10海里,2007年7月,上海海事局寧波航標處完成了燈塔改造,經改建後的該座塔身高12.5米,塔身鑲嵌著中國海事標徽及中國海事海礁燈塔紅色文字,使燈光射程達到16海里。

海礁燈塔離最近的嵊泗島約36海里,航標養護船全速前進也要3個小時。海礁海域素有“無風三尺浪”的說法,上海海事空巡支隊充分發揮飛機速度快的特點,把海礁作為日常海事空中巡視點,協助監視海礁燈塔運行情況,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