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礁島

黃礁島

黃礁島位浙江台州金清鎮東偏南11公里海上,昔稱“黃礁山”,為古代海上交通的主要航識島嶼之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黃礁島黃礁島
黃礁島位浙江台州金清鎮東偏南11公里海上,西北和西南兩側分別近白果山道士冠島,各相隔約千米水道。

簡介

黃礁島黃礁島

島域面積2.04平方公里,近弧狀盤曲,中間形成一個 大灣,最高點天燈盞山海拔173.5米。島上居民200人,分聚於黃海村山頭村長大古村,屬黃琅鄉管轄。島東之海域稱腳桶洋,隔洋與大陳島遙遙相望。近海特產有一種形似小章魚而叫作“望潮”的軟體類生物,俗以為大補之品。島民 多以筏式方法養殖紫菜,亦饒有風味。

黃礁昔稱“黃礁山”,為古代海上交通的主要航識島嶼之一,最早見於明代《鄭和航海圖》記載。建國初,該島和琅璣山以及龍門諸島為國民黨殘餘勢力所踞,沿海時受其騷擾。1950年春,解放軍攻克琅璣山,翌年春又相繼剿滅久踞黃礁島和道士冠的殘部。1952年,屯聚大陳島的國民黨軍隊在胡宗南策劃下,部署黃礁反擊戰,6月13日由王相義率2艘戰艦和15艘機帆船發動突襲,並占領相鄰之道士冠島,經激烈戰鬥,終於擊退登島之敵。經此役後,直至1955年1月解放軍攻克一江山島,金清近岸的軍事防禦與國民黨大陳守軍基本處於對峙狀態。
黃礁島形狹長,島脈伸延近5公里,但最窄處僅數百米,並多島岬。沿山崗逶迤南遊,如漫步海上長廊,四顧海色各異。尤於島南端眺望龍門列島,群嶼平 展而漸深漸遠,可稱佳景。島西側稱黃礁塗,低潮時出露淺灘泥塗萬頃,有蟶子養殖基地,遊人坐塗船在泥灘上滑行挖蟶,也別具海趣。島上富民間傳說,有望夫礁天燈盞寡婦岩掇舵門等動人故事。漁民們為祈求平安,在島上鵝冠山立小廟一座。
島上沒有開發,民風樸實。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由於是海島,就是離大陸再近,也要注意漲落潮,所以不算好,萬一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退潮,就只能在島上過夜了。

台州港黃礁作業區

台州港黃礁作業區位於路橋區金清鎮東南方向11公里處,其範圍主要包含大港灣周邊黃礁島、道士冠島及北港山各島嶼,各島間相隔數千米水道,島嶼間和灣底擁有大面積的灘涂。臨海港區頭門作業區位於臨海市東部沿海、椒江河口以北,涵蓋外海白沙、麂晴山大竹山小竹山面長山南山咀頭門島田岙島石坦島等島嶼。

軼事

1島的最高處有一廟宇,名曰鵝冠廟,裡面陳列了小木船等。

我們幾人來到金清,經金泉農莊,再從黃琅的劍門港坐了半個小時的小鐵船,來到黃礁島。

黃礁島離大陸不遠,只是浙南近海台州灣的一個小島,整個小島顯得很乾淨、寧靜,也因為沒有什麼打擾和更多外來人的痕跡,島上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淳樸、自然、自得。她一直在那裡,一直就是那樣子的。

看得出來,黃礁島以前還是很繁盛的,聽隨行的“黃礁島島主”楚雲兄講,10多年前島上住的人有三四千人,但現在只有100多人。我想小島太偏僻、孤單,無以施展,都到大陸地去發展了。

如今的黃礁島,房子還是很多,有的地方還很稠密,但十室九空,殘垣斷壁,破舊的木板門,落了厚厚一層灰的空屋子裡,飯桌上還有瓷碗、酒杯,有些木製的家具,輕輕一碰便成了細粉……

似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島上不論是有人住或無人住、有人在或無人在的任何一間房子,門都是大大敞開著的……

1這種馬燈現在已很少見了。

希望她不要被更多的人打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