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瓊子

年寧宗降御香,建醮於洪州玉隆宮,玉蟾“為國升座”,後又於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 傳奇白玉蟾師事陳楠,相從流浪各地,盡得其道法。 白玉蟾遊歷於羅浮、武夷、龍虎諸山。

基本信息

簡介

海瓊子,名叫白玉蟾(1194~?),南宋道士,本名葛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又號海南翁、瓊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 少年即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幼舉童子科,因“任俠殺人,亡命之武夷”。及 長,遊方外,師事陳楠,學內丹,並相從浪遊各地。陳楠死後,又遊歷於羅浮、武夷、 龍虎、天台諸山。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 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與留元長為弟子。次 年寧宗降御香,建醮於洪州玉隆宮,玉蟾“為國升座”,後又於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 嘉定十五年四月,赴臨安(今浙江杭州)伏闕上書,“沮不得達,因醉執逮京尹,一宿 乃釋”。此後隱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 後由彭耜纂輯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謝顯道等編《海瓊白真人語錄》、彭耜編 《海瓊問道集》等。另據俞琰《席上腐談》稱,張紫陽《金丹四百字》、石泰《還源篇》、 薛式《復命篇》、陳楠《翠虛篇》等,皆為白玉蟾託名之作。

經歷

十二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遂篤志玄學,別家遍訪名師,苦志修煉,參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歸羅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後居武夷山得道,稱為瓊綰紫清真人。 後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陳楠逝後,遊歷天下,後隱居著述,致力於傳播丹道。 白玉蟾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後,始正式創建了內丹派南宗道教社團。飛升後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

傳奇

白玉蟾師事陳楠,相從流浪各地,盡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羅浮山得陳楠臨終付囑。白玉蟾遊歷於羅浮、武夷、龍虎諸山。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

白玉蟾於嘉定中(公元1134-1229),曾詔征赴闋,對御稱旨,命建太乙宮。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長為弟子。十一年寧宗降御香,玉蟾“為國升座”,主國醮於洪州玉隆宮,後又於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十五年赴臨安,伏闕上書,言天下事,“沮不得上達,因醉執逮京尹,一宿乃釋”,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眾。一日不知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