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江西派

朝鮮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一個較有影響的詩派。代表人物是朴誾、李荇。高麗朝中期至李朝初期,詩人們大多推重中國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至朴誾和李荇,轉而欣賞北宋詩人黃庭堅和陳師道的詩歌,故有“海東江西派”之稱。兩人都是李朝前期詩壇上聲望最著的詩人。18世紀著名文章家金昌協評朴誾的詩是“雖學黃陳,而天才絕高,不為所縛”;17世紀著名小說家許筠說李荇所作“五言古詩,入杜出陳”。可見他們並不蹈襲古人,而是自成一家。

朴誾(1467~1503),字仲說,號挹翠軒。歷任弘文館正字、修撰、知制教。一度受迫害,罷官歸農,以詩酒自娛。曾上書劾權臣柳子光遭禍,死於獄中。所作大多抒發憤世不公、憂國憂民、抱負不得展的沉鬱心情。他被認為是“天下奇才”,後代文人多為他的早喪而惋惜。李荇(1478~1534),字擇之,號容齋。官至大司諫、左議政等職。敢直言,不為腐敗的朝廷所容,前後被流放10年。《旱》、《又聞熊川城陷》、《累累吟》、《夏雨嘆》、《記事》、《有鼠日夜唐突設機殺之》等詩,寫出天災、倭寇入侵、官家的賦稅徭役和巧取豪奪造成的社會災難,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有《容齋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