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秋

《浪淘沙·秋》是由明代的朱栴寫的一首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浪淘沙·秋》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朱栴
【文學體裁】

作品簡介

《浪淘沙·秋》選自《宣德寧夏志》,是朱栴的作品。

作品原文

浪淘沙·秋①

塞下景荒涼,淡薄秋光,金風淅淅透衣裳。讀罷安仁《秋興賦》②,憀栗悲傷③。

廿載住邊疆,兩鬢成霜,天邊鴻雁又南翔。借問夏城屯戍客④,是否思鄉?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詞選自《宣德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弘治寧夏新志》、《萬曆朔方新志》、《朔方道志》亦收錄此詞,題目作《浪淘沙·塞垣秋思》。浪淘沙,詞牌名。

②安仁《秋興賦》:指西晉文學家潘岳,字安仁,工詩賦,曾作《秋興賦》。

③憀栗:同“寥栗”,悽愴貌。

④夏城: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老城。宋為西夏都城,明為九邊重鎮寧夏鎮城,故稱鎮城為夏城。屯戍客:駐守邊疆的人。

作者簡介

因當時寧夏糧餉不足,暫住古韋州城(今寧夏同心縣韋州鎮)。建文三年(1401年),奉命遷王府於寧夏(今銀川市)。死後謚曰“靖”,故稱“靖王”或“慶靖王”。朱栴天資聰穎,學問廣博,長於詩文、草書。著有《(宣德)寧夏志》等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