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中國浙江舟山,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2009年通過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06年,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成立,且合併了東海學院、舟山航海學校(舟山水產學校)、定海職業學校三所學校。截至2017年4月,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占地500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8000萬元;學校設有5個二級學院,開設專業25個;共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1979年,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舟山工作站建立,後更名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舟山分校。
1984年,舟山水產學校建立。
1984年,定海職業學校建立。
1985年,東海業餘專科學校建立。
1993年,舟山航海學校(舟山水產學校)建立。
1994年,東海業餘專科學校、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舟山分校合併組建東海學院。
2006年,浙江國際海運職技院建立,且合併了東海學院、舟山航海學校(舟山水產學校)、定海職業學校三所學校。
2011年,舟山航海學校(舟山水產學校)脫離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獨立辦學。

院系專業

據2017年4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共下設航海工程學院、船舶工程學院、港口管理學院、海洋旅遊學院、國際教育學院5個二級學院,開設高職高專專業25個。除此之外,學校還設定了成人教育性質的東海教育學院,以及尚處於籌備階段的石油化工學院。
二級學院 專業
航海工程學院 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船舶電子電氣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航運管理方向)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工程技術、船舶檢驗、船舶動力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船舶電氣工程技術、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
港口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商務英語、港口與航運管理(港口管理方向)、報關與國際貨運、計算機信息管理(網路技術方向)、計算機信息管理(電子商務技術方向)、計算機信息管理(數字媒體技術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海洋旅遊學院 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國際郵輪領隊方向)、食品檢測技術、食品貯運與行銷
國際教育學院 船舶工程技術(中烏合作)、套用英語、工業機器人技術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4月,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在學校網站登記的名師達到54位,其中專業老師占65.09%。學校組建了19個科研和教學團隊,近50名教師開展套用型技術創新,服務地方經濟

教學建設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實施全員質量管理體系,為教育教學服務質量提供保障。學校採用ISO9001質量管理標準以及國家海事局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管理規則的相關要求,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手冊》,完善體系檔案,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加以規定,為全校教學、科研等質量活動和行政管理提供準則和依據。學校接受海事部門和第三方的質量體系審核。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共立項各類科研項目26項,其中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2項。

學術資源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由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每年出版4期,每期季末30號出刊。本刊主要發表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港口運輸、物流技術、海洋人文、旅遊經濟、教育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學術論文等。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名​​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校徽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為圓形,外圍是學校的中英文名稱,中央是破浪航行中的盾形船首圖案;中文校名字型為董建華題寫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校旗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旗根據不同需要,分天藍色和白色兩種旗面,由校徽和校名標準字型構成。天藍色旗面是白色校名,白色旗面是天藍色校名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旗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旗

精神文化

校訓
德行四海
校風
勤實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陳松華
院長 王捷
黨委副書記 王捷、胡國光、陳定梁、陳國強
副院長 張新傑、孔志光、李麗
黨委委員 張新傑、孔志光、劉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