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國光科技集團

浙江國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坐落在衢州市高新產業園區春城路6號,是一家綜合性、現代型的產業投資和經營集團,產業以精細化工、啤酒、生物化工、機電電子為主,印刷、房地產、貿易為副,擁有9家控股公司。集團總部位於衢州市,現有員工2500人,其中,技術人員400人,是衢州市大型企業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浙江國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現代型的集產品生產與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主要以精細化工、電力設備、太陽能逆變器、醫療器械為主,擁有8家控股子公司,總資產逾10億元,年銷售10億元以上,年利稅1.5億元。
集團採用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機結合的經營方式,實行“以人為本,以資產為紐帶,以效益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形成穩定,多元的產業經營結構。公司屢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幹企業、浙江省“三星級”管理企業。擁有浙江名牌產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標等榮譽。集團總部位於衢州市,現有員工2500人,其中技術人員400人,是浙江大型企業之一。

業績

1、通過引進技術和上海新立工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合作開發了“發酵法生產飼料級L-蘇氨酸”(已申請了該技術的中國專利,申請號:031419941),投資近1億元進行規模化生產,填補了國內該項目產品技術的空白。通過引進國際先進鐵鉬法生產甲醛和多聚甲醛,投資5000萬元進行規模化生產。同時在以上產品投產基礎上又進行產品源及延生物產品的研究開發,集團計畫在生化園區實現5-7億銷售規模的精細化工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2、與世界500強英博啤酒集團進行合資,此次合作是個多贏的合作,實現了三個引進:一是引進資金,加大技改投入,從而使企業在搬遷的同時有能力引進先進的裝備。二是引進跨國公司先進的管理理念,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使企業的管理與國際接軌。三是引進先進行銷理念,並通過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國光品牌形象。從而達到三個目的:擴大集團啤酒生產規模、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增加國光啤酒綜合競爭力,並使之成為本地支柱產業長青樹的目的;增加地方稅收、促進社會就業的目的。
3、集團節能燈管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團變壓器產業220變壓器立項生產。
如今,國光科技集團採取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有機結合的經營方式,實行“以人為本、以資產為紐帶、以效益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不斷增強企業實力,集團內部關係得到和諧發展,公司多次獲得銀行優秀信用企業、產品信得過企業、工商免檢等榮譽,國光啤酒也多次被評為省、市著名商標徐建林同志廉潔自律,勤勉為企,並始終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從而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在企業界及社會上為集團樹立了良好形象。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光集團在徐建林同志的經營和管理下,會取得更好的發展,實現更大的目標。

大事記

2007年10月14日下午2時,江山中學29名貧困學生在校團委的組織下,乘車趕往衢州市高新技術園區國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部。順利到達企業集團,同學們首先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甲醛、蘇氨酸生產基地;了解了國光集團現代化的建設情況後,在國光科技集團會議室,集團主要領導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江山中學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王炳賢代表學校師生向國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建林表示了誠摯的感謝。臨別之際,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後一定會更刻苦地學習,爭取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董事長的愛心捐助,早日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把愛的接力棒傳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為支持我市的教育事業,浙江國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計畫從2007年9月開始,每年捐助10萬元幫助江山中學貧困學生解決就學困難,經過各年級推薦,學校審核,今年有29名貧困學生已享受了10萬元的資助。

董事長

徐建林,男,1958年3月出生
1975年11月~1977年11月下放茅坂鄉建二大隊
1977年11月~1983年9月江山化工總廠儀表工
1983年9月~1986年7月浙江省電視大學讀書
1986年7月~1992年10月江山化工總廠辦公室副主任、廠長助理、副廠長
1992年10月~1998年4月江山啤酒廠廠長、浙江國光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8年4月~2002年9月衢州國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8年~2002年江山市計經委副主任(兼任)
2002年至今浙江國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建林同志榮獲的榮譽有:
1999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勞動模範
1998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優秀企業經營者
1994年浙江省計經委授予浙江省優秀企業管理工作者
江山市中共十大、十一大黨代表,十大市委委員
江山市十一、十二、十三屆人大代表
衢州市三屆、四屆人大代表
衢州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三屆)常務副會長
衢州市民營企業協會(一屆)副會長
浙江省啤酒協會常務理事
徐建林同志自1986年於浙江電大管理專業畢業後,至今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已逾二十年,他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不斷創新企業經營管理方式,以公司的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務實創新的精神,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引領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江山化工總廠工作期間,他在協助總經理抓好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同時還主抓企業DMF工程項目,目前該項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在計畫經濟時代,他就率先提出把商品經濟規律引入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中,建立以經濟責任制為動力、以利益和人才為中心的企業分配及競爭機制,並付諸實施。其先後在《化工管理》、《化工會計》、《企業世界》等刊物上就企業現場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諸方面發表多篇文章。
1992年末徐建林調至江山啤酒廠擔任廠長,他從管理入手,在舊的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上引進實施完整科學的管理機制,且不斷創新,更新理念,先後實行了“紅牌管理”、“問題管理”、“目標管理”、“管制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經過綜合管理整頓,當年就實現了這個曾是江山市最大虧損企業的扭虧為盈,使該廠擺脫困境,盈利能力不斷提高,且獲得了一系列嘉獎。1993年被江山市政府評為“一九九三年度扭虧轉盈先進企業”;1994年被評為浙江省管理效益企業,進入全省“地區最大經營規模”工業企業評價序列;1996年進入全省“行業最佳經濟效益”工業企業評價序列,並被列入省管理先進典範企業。
1998年,在衢州市政府的推動下,徐建林以江山啤酒廠為龍頭,聯合組建了衢州國光集團,推行集團化管理模式,制定了一系列集團化制度,通過制度有效地進行集團化管理,使企業淨資產得到保值和增值。
2002年,根據省、市部署,他帶隊參與衢州國光集團有限公司的改制,從而實現了現有集團的民營化。改制後的集團在他的管理下,銷售額從原來的2億元發展到現有的近10億元;淨資產也從原來的1億元增至近8億元;從原來的欠稅到現在年上繳稅收5000多萬元,實現稅利1.2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