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乾燥

流化乾燥

流化乾燥,又稱沸騰乾燥,一種運用流態化技術對顆粒狀固體物料進行乾燥的方法。

流化乾燥

正文

又稱沸騰乾燥,一種運用流態化技術對顆粒狀固體物料進行乾燥的方法。在流化床中,顆粒分散在熱氣流中,上下翻動,互相混合和碰撞,氣流和顆粒間又具有大的接觸面積,因此流化乾燥器具有較高的體積傳熱係數。在流化乾燥器(圖1)中,熱空氣或煙道氣經氣體分布板進入流化的物料層中。濕物料直接加進床層,與床內的乾物料充分混合。氣固兩相在流化床中進行熱量傳遞質量傳遞。穿過流化床的氣體,經鏇風分離器(見離心沉降)回收所夾帶的粉塵後離去。乾燥產品,從出料口溢出。

流化乾燥流化乾燥
立式流化床乾燥器分為單層的和多層的。由於物料的返混,單層流化床乾燥器不可能得到含水量很低的乾燥產品。在多層流化床乾燥器中,氣體與物料作逆向流動,以提高熱量利用率,且由於減少了物料的返混,可將乾燥產品的含水量降到很低程度。例如滌綸採用五層流態化設備進行乾燥,含水量可降至0.03%。多層流化床在操作上的困難是:如何保證物料在各層之間的定量溢流和防止氣流穿過溢流管短路。
臥式多室流化床乾燥器(圖2)的橫截面為矩形,沿長度方向用垂直擋板隔成若干室(一般為4~8室)。擋板底部與分布板間留有幾十毫米的間隙(一般為靜止料層高度的1/4~1/2)。熱氣流由分布板自下而上穿過流化物料層,經鏇風分離器回收夾帶產品粉塵後離去。濕物料由床層一側加入,依次通過各室。乾燥產品由另側溢出。入各室的氣體流量按需要調節。通常最後一室吹入冷風,使乾燥產品迅速冷卻,便於包裝貯存。

流化乾燥流化乾燥
流化乾燥要求所處理的物料未因受潮而結塊,粒徑宜在0.03~6mm之間。粒徑過細,流化乾燥時易產生溝流;粒徑過大則必須在高氣速下操作,能耗較大。
流化乾燥器結構簡單,維修費用低,熱效率較高(非結合水分的乾燥熱效率可達60%~80%),體積傳熱係數氣流乾燥相當。此外,物料在床層內的停留時間,可根據對最終產品含濕量的要求隨意調節,有較大適應性。由於流化乾燥器具有這些優點,所以在化工生產中的套用比較廣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