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偏好陷阱

經濟學名詞。

名詞解釋

利息率極低時,有價證券價格處於高點,這時人們就會紛紛出售有價證券而持有貨幣,以免證券價格下跌時蒙受損失,此時,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趨向於無窮。

流動偏好陷阱又被稱為凱恩斯陷阱,是凱恩斯在分析人們對貨幣的流動偏好時提出的。它指這樣一種現象:當利息率極低時,人們預計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說人們預計有價證券的市場價格已經接近最高點,人們願意以貨幣形式持有其所有的金融資產,因而將所持有的有價證券全部換成貨幣,以至於人們對貨幣的投機需求趨向於無窮大。此時,投機性貨幣需求曲線平行於橫軸,貨幣政策失效,而財政政策有極大作用。

通俗地講,就是說,利率已經下降到人們認為的最低點,不可能再降,而人們都認為利率將會上升,這個時候,持有貨幣就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於是,人們不管有多少貨幣都願意持在手中。

描述

凱恩斯理論的極端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