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公子重耳

流亡公子重耳

流亡公子重耳,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國即位。這就是晉文公。

公子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獻公年老的時候,寵愛一個妃子驪姬,想把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立為太子,把原來的太子申生殺了。太子一死,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險,逃到別的諸侯國去避難了。
晉獻公死後,晉國發生了內亂。後來夷吾回國奪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處逃難。重耳在晉國算是一個有聲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願意跟著他。重(zhong)耳先在狄國住了十二年,因為發現有人

流亡公子重耳重耳來到楚國
行刺他,又逃到衛國。衛國看他是個倒運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們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地方,實在餓得厲害,正瞧見幾個莊稼人在田邊吃飯。重耳他們看得更加口饞,就叫人向他們討點吃的。莊稼人懶得理他們,其中有一個人跟他們開個玩笑,拿起一塊泥巴給他們。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動手揍人了。隨從的有個叫狐偃的連忙攔住,接過泥巴,安慰重耳說:“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給我們送土地來啦,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嗎?”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階,苦笑著向前走去。重耳一班人流亡來到齊國。那時齊桓公還在,待他挺客氣,送給重耳不少車馬和房子,還把本族一個姑娘嫁給重耳。重耳覺得留在齊國挺不錯,可是跟隨的人都想回晉國。隨從們背著重耳,聚集在桑樹林裡商量回國的事。沒想到桑樹林裡有一個女奴在採桑葉,把他們的話偷聽了去,告訴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對重耳說:“聽說你們要想回晉國去,這很好哇!”重耳趕快辯白,說:“沒有那回事。”姜氏一再勸他回國,說:“您在這兒貪圖享樂,是沒有出息的。”可重耳總是不願意走。當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隨從們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車裡,送出齊國,等重耳醒來,已離開齊國很遠了。以後,重耳又到了宋國。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對狐偃說:“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們實在沒有力量發兵送他回去。”狐偃說:“這我們全明白,我們就不再打擾你們了。”離開宋國,又到了楚國。楚成王把重耳當做貴賓,還用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楚成王對待重耳好,重耳也對成王十分尊敬。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朋友。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請重耳的時候,開玩笑地說:“公子要是回到晉國,將來怎樣報答我呢?”重耳說:“金銀財寶貴國有的是,叫我拿什麼東西來報答大王的恩德呢?”楚成王笑著說:“這么說,難道就不報答了嗎?”重耳說:
流亡公子重耳重耳與介之推
“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夠回到晉國,我願意跟貴國交好,讓兩國的百姓過太平的日子。萬一兩國發生戰爭,在兩軍相遇的時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時候行軍,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動撤退九十里的意思。)楚成王聽了並不在意,卻惹惱了旁邊的楚國大將成得臣。等宴會結束,重耳離開後,成得臣對楚成王說:“重耳說話沒有分寸,將來準是個忘恩負義的傢伙。還不如趁早殺了他,免得以後吃他的虧。”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見,正好秦穆公派人來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國(都城雍,在今陝西鳳翔東南)去了。原來秦穆公曾經幫助重耳的異母兄弟夷吾當了晉國國君。沒想到夷吾做了晉國國君以後,反倒跟秦國作對,還發生了戰爭。夷吾一死,他兒子又同秦國不和。秦穆公才決定幫助重耳回國。公元前636年,秦國護送重耳的大軍過了黃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國即位。這就是晉文公。

人物簡介

流亡公子重耳晉文公姬重耳
晉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時霸主晉國國君(前636—前628)。名重耳。因其父獻公立幼子為嗣,曾流亡國外19年,在援助下回國繼位。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整頓內政,任用 趙衰、狐偃等人,發展農業、手工業,加強軍隊,國力大增,出現“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因平定 周室內亂,接襄王復位,獲“尊王”美名。城濮之戰,大敗楚軍。鏇於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會集諸侯,邀周天子參加,成為霸主。

晉文公,生於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於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在位九年,在趙衰狐偃狐毛賈佗先軫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輔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書本摘要

流亡公子重耳重耳復國.
宋襄公見齊國發生內亂,就通知各國諸侯,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把宋國的通知擱在一邊,只有三個小國帶了點人馬前來。
宋襄公率領四國的兵馬打到齊國去。齊國一批大臣一見四國人馬打來,就投降了宋國,迎接公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齊國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齊孝公靠宋國幫助得了君位,宋國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這次他約會諸侯,只有三個小國聽從他的命令,幾個中原大國沒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國去壓服小國,就決定去聯絡楚國。他認為要是楚國能跟他合作的話,那么在楚國
流亡公子重耳重耳復國
勢力底下的那些國家自然也都歸服他了。他把這個主張告訴了大臣們,大臣公子目夷不贊成這么辦。他認為宋國是個小國,想要當盟主,不會有什麼好處。宋襄公哪裡肯聽他的話,他邀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先在宋國開個會,商議會合諸侯訂立盟約的事。楚成王、齊孝公都同意,決定那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約各國諸侯在宋國(今河南睢縣西北,盂音yú)地方開大會。到了七月,宋襄公駕著車去開大會。公子目夷說:“萬一楚君不懷好意,可怎么辦?主公還得多帶些兵馬去。”宋襄公說:“那不行,我們為了不再打仗才開大會,怎么自己倒帶兵馬去呢?”公子目夷怎么也說不服他,只好空著手跟著去。果然,在開大會的時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當盟主,爭鬧起來。楚國的勢力大,依附楚國的諸侯多。宋襄公氣呼呼地還想爭論,只見楚國的一班隨從官員立即脫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鎧甲,一窩蜂地把宋襄公逮了去。
後來,經過魯國和齊國的調解,讓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宋襄公回去後,怎么也不服氣,特別是鄰近的鄭國國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對他,更加使他惱恨。宋襄公為了出這口氣,決定先征伐鄭國。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不去救鄭國,反倒派大將帶領大隊人馬直接去打宋國。宋襄公沒提防這一著,連忙趕回來。宋軍在泓水(在河南柘城西北,泓音hóng)的南岸,駐紮下來。兩軍隔岸對陣以後,楚軍開始渡過泓水,進攻宋軍。公子目夷瞧見楚人忙著過河,就對宋襄公說:“楚國仗著他們人多兵強,白天渡河,不把咱們放在眼裡。咱們趁他們還沒渡完的時候,迎頭打過去,一定能打個勝仗。”
宋襄公說:“不行!咱們是講仁義的國家。敵人渡河還沒有結束,咱們就打過去,還算什麼仁義呢?”說著說著,全部楚軍已經渡河上岸,正在亂鬨鬨地排隊擺陣勢。公子目夷心裡著急,又對宋襄公說:“這會兒可不能再等了!趁他們還沒擺好陣勢,咱們趕快打過去,還能抵擋一陣。要是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宋襄公責備他說:“你太不講仁義了!人家隊伍都沒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不多工夫,楚國的兵馬已經擺好陣勢。一陣戰鼓響,楚軍像大水沖堤壩那樣,嘩啦啦地直衝過來。宋國軍隊哪兒擋得住,紛紛敗下陣來。宋襄公指手劃腳,還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經中了一箭。還虧得宋國的將軍帶著一部分兵馬,拼著命保護宋襄公逃跑,總算保住了他的命。宋襄公逃回國都商丘,宋國人議論紛紛,都埋怨他不該跟楚國人打仗,更不該那么打法。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議論告訴宋襄公。宋襄公揉著受傷的大腿,說:“依我說,講仁義的人就應該這樣打仗。比如說,見到已經受了傷的人,就別再去傷害他;對頭髮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當俘虜。”
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他氣憤地說:“打仗就為了打勝敵人。如果怕傷害敵人,那還不如不打:如果碰到頭髮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乾脆讓人家抓走。”
宋襄公受了重傷,過了一年死了。臨死時,他囑咐太子說:“楚國是我們的仇人,要報這個仇。我看晉國(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公子重耳是個有志氣的人,將來一定是個霸主。你有困難的時候,找他準沒錯兒。”
 

相關網站

1.http://www.tianyabook.com/5000nian/019.htm

2.http://www.lbx777.com/ywfj/bkxzs/zt01/sxwqn19.htm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