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

介之推

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為不慕虛名,不計報酬的晉國國君晉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祿”、“功成身退”。傳說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此,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簡介

介之推介之推
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臣子,驪姬之亂發生時,他跟隨重耳出奔,但是當晉文公即位時,晉文公忘記了他的功勞,而且他不敢向晉文公請求俸祿賞賜,所以他感到委屈。他決定和他母親隱居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晉文公後來發現自己的錯,但是他找不到介之推,因此把一塊田奉給介之推,作為他的祭奠。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市綿山

補充修改

補充修改:晉獻公時,晉國宮廷內訌,公子重耳出逃衛國,衛國不敢收留,於是逃往齊國,途中無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飢。重耳自幼長在宮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個侍從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端給重耳喝,說是麻雀湯。重耳喝完後連稱味道好,後來在趕路時,重耳發現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經過追問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動不已。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平定了叛亂並當上國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跟隨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賞,介之推不願為官,帶著老母歸隱山林,躲進了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介之推下山,就下令放火燒山。沒想到的是,介之推或許下山不及,或許寧死也不下山,與老母親抱著一棵大樹被燒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