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吾

晉公子夷吾(晉惠公)

晉惠公(?~前637年),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獻公第三子,姬姓,名夷吾。前650~前637年在位,獻公二十二年(前655),因獻公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嗣,為避驪姬讒害出逃至梁(今陝西韓城南)。前651年獻公死後,大夫里克殺奚齊。他以割晉河西八城為約,使秦發兵護送他入晉即位。歸立後,殺晉大夫里克及其黨。背約不割許秦之地。晉惠公四年,晉飢,乞糴於秦,秦糧船自雍至絳相繼,稱“泛舟之役”。五年,秦飢,乞糴於晉,公辭之。六年(前645)九月,率晉軍與秦穆公戰於韓原(今山西河津萬榮間),兵敗被俘。由於其姊穆姬(秦穆公夫人)的斡鏇,得免一死。是年十一月,在答應入子為質和割讓河西八城後,被秦放歸。十三年病重,次年九月死。其子圉繼立,是為懷公。詳見:晉獻公詞條。

管仲

人物簡介

管仲,又名夷吾,也稱敬仲,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人。他的祖先是姬姓的後代,與周王室同宗。父親管莊是齊國的大夫,後來家道中衰,到管仲時已經很貧困。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在經濟、政治軍 事等許多領域都有卓著的建樹。齊桓公即位後,經鮑叔牙推薦,用管仲為相,被尊稱為“仲父”。管仲從政40多年,在齊國實行政治經濟改革,從而使齊國國力大振,使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的生平事跡和思想言論主要記載於《左傳》、《國語·齊語》、《 史記· 管晏列傳》。《漢書·藝文志》道家著錄 有《管子》86篇。
他一面強調“法治”,一面肯定道德教化,重禮與法和發展經濟。由於管仲的政治主張很切合齊國實際,因而大都能付諸實踐,對於成就桓公的霸業起了決定作用。管仲也被後人譽為名相。

詞中所及

著名詩人、學者和文學家阿袁(即陳忠遠)《沁園春.應邀出席全國政協禮堂常委會議廳首屆中國當代商會發展論壇感賦》詞:“馳逐風雲,劉項英雄,總不讀書。算名廳座上,曾知牧豕;鮮花台畔,仍戀呼盧。一旦從心,萬家駐足,滿賺金元卻膾鱸。今何日,看官商媚笑,左右歡呼。 紛紛權力尋租。更多少來回九尾狐!正世多苗晉,歸心元載;時無鮑叔,青眼夷吾。秋老燈紅,夜深酒綠,閒御金風憶五湖:扁舟外,問茫茫煙水,誰識陶朱!?”
按:詞中之苗晉,亦即即新舊兩《唐書》中之苗晉卿也,與元載同為唐人;此從李商隱詩稱司馬相如為“馬相如”之例耳。

吳國君主

夷吾,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君主之一,在位33年,(-794年~-762年在位)為吳國第十三任君主,承襲父親屈羽擔任吳國君主。夷吾死後兒子禽處繼位。

前任:
屈羽
春秋吳國君主 繼任:
禽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